法治网首页>>
人大立法>>
全国政协委员王静的春天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人民政协报发布时间:2022-06-08 11:37:52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王静简介: 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副理事长、快速检测技术及仪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哈尔滨工业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

“农场里的母鸡在孵窝,却没有小鸡破壳而出。农夫抱怨着他们无法再养猪了——新生的猪仔很小,小猪病后也只能活几天。苹果树开花了,但花丛中没有蜜蜂嗡嗡飞来……”

1962年,美国作家蕾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一开篇,虚构出这样一个被农药严重污染的“寂静小镇”,大胆预言了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学制剂将会给自然生态带来的毁灭性破坏。

2020年5月,一篇题为《〈寂静的春天〉之后的中国》的读书笔记,出现在全国政协“委员读书群”中——

“截至2019年12月,我国已批准登记农药710个,微毒/低毒新农药登记数量占年均登记农药的96.6%;高毒农药品种从占总产量的70%下降到今天的约1%;蔬菜产品农药残留例行监测合格率从2001年62.5%上升到了97.4%……”

这篇读书笔记中,作者结合翔实的数据,为读者展现了我国在农药管理、环境污染治理上的巨大进步,并呼吁大家进一步科学认知农药,发展绿色生产。

“看到这些详细的数据,我一猜就是你写的。”在农业农村部工作的朋友看到文章后,第一时间精准“锁定”了作者——全国政协委员王静。

王静自己也没想到,这一次“无心插柳”的创作,会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

“起初,读书群里大家正在读《寂静的春天》,当时的群主谷树忠委员建议我写个四千字左右的读书感想,我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为了写好这篇读书笔记,王静结结实实熬了四个夜晚。其实,花费的岂止是四个夜晚,更是王静这位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在与农产品、农业投入品打交道的30多年来,所沉淀的思考和探索。

这些思考和探索,为了我国农产品行业发展得更好,食品消费更加安全;也是为了万紫千红、蝶飞蜂舞,共赴每一个烂漫的春天。


底气——“我们的技术牛不牛?”

一个六边形白色托盘上,卡槽当中已经放置了六根浸取过测试样本的试纸条。打开手机App,对着托盘进行拍照,然后将照片上传到手机A系统……只一会儿的工夫,结果就弹了出来——

“这是灭蝇胺、腐霉利、苯醚甲环唑,出现的这个‘笑脸’,意味着未检出这些农药或农药没有超标。”在中国农科院质标所六层的办公室里,王静一边利落地演示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系统,一边对记者进行着农药知识的“扫盲”。

据王静介绍,这项农残快速检测技术同时集成了农药残留免疫检测、图像识别、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只用5分钟即可完成多种农药残留检测。

从2017年开始,王静团队着手研发这套“快速检测图像识别系统App”,至今已经打磨了5年。若算上背后的技术积累,时间还可以拉得更长。

2003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工作时,王静已经开始研究基于免疫学方法的兽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和传统发酵食品的安全性评价。这些前期研究基础,使她成为国内较早研究这一领域的科研工作者之一。2006年,王静拿到她首个关于免疫分析快检的专利。多年来,她研究农残快速检测技术的脚步一直没有停下。

“研发快检小程序,其实是十几年前我在一次会议报告上展望未来时拍脑袋说的。”当时,谈到未来快速检测的发展趋势,王静断言:未来可能只需要用手机扫一扫,就能知道检测结果。

如今技术已成真,王静却只是在演示结果出来后,转头问了记者一句:“你看我们这个技术牛不牛?”刚一问完,她自己先笑了。

科学家的底气,在于实力。

在王静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张大合影。这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国家奖获得者代表的合影照片,拍摄于2020年1月10日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会上,王静团队完成的“农产品中典型化学污染物精准识别与检测关键技术”获得201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围绕现在的这套智能快速检测技术,我们有17项知识产权。它不仅可以用来检测农药残留,还可以拓展检测兽药残留、真菌毒素、违法添加物,甚至病毒等。”据王静介绍,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在博鳌亚洲论坛、生鲜电商平台以及一些大型单位食堂进行内测使用,很快就能进入市场。

多年的工作经历也让王静意识到,快检技术和监管执法都是从终端倒逼农户进行安全生产。若想彻底解决农残问题,还要从源头——农业投入品入手。

农业投入品是指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或添加的物质。如农药、兽药、肥料及农机、农业工程设施设备等。

结合专业领域,王静还带领团队围绕投入品中的农药助剂展开研究。“农药制剂中除有效成分外各种辅助物质都被称为助剂,其作用主要是增加农药使用效果和功能。”王静以平时吃的药片为例进行解释,“药片外层的包衣、里面的淀粉其实就是助剂。”

据了解,王静带领全国十余家科研团队开展农药助剂残留调查、安全风险评价及覆盖1200多种高毒、中毒、低毒、无毒助剂的分类目录。她自己也清楚,这些工作不会产生直接经济效益,“但可以指导农产品安全生产,让行业发展更健康更绿色,带来的是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诚实——“不是我的专业我不说”

“您说,现在市场上那些又红又大的草莓到底安全不安全?会不会用了激素农药?”借着采访的机会,记者说出了存在心中已久的疑问。

“有些草莓个头大是因为本身品种的特点。草莓生长过程中,可能会用一些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用药的过程实际上是为了它更安全。”王静耐心地解释。

这样的场景,对王静来说已是司空见惯。很多人总是喜欢向专业人士请教,或者打听他们的“生活秘诀”,似乎这样才能让自己心安。所以,王静总会不时收到身边人关于“平常都是在哪里买菜、挑选蔬菜要注意什么”的咨询。疑问背后折射出的,正是社会大众面对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普遍心态。

王静团队曾在微信朋友圈发起过一项调查:提到农产品质量安全,您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

不到24小时,就收到763条信息回复。统计结果显示,农药残留、添加剂、激素位列关注榜前三。

“当前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存在消费者信心不足的问题。尤其社会上一些谣言的传播,更需要我们这些掌握真实数据和专业知识的人进行科普和宣传,增加社会信心。”

3年前,王静在全国政协录制“委员讲堂”,那一期的话题是《舌尖上的安全》。在录制现场的提问环节,一位观众突然抛出一个问题:“王静委员,你平时会去购买超市里的有机食品吗?”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身为行业内的科学家,一言一行都可能会被外界过分解读甚至误读,以至于给行业带来不良影响。王静灵机一动:“有机食品的成本比较高,总体上品质相对好一些,价格相应也比较贵,适应不同需求的人群。”观众听了,会心地笑了。

平日里,王静买生鲜常去的地方,也就是小区旁的超市。当下因为疫情影响,她开始使用一些生鲜电商平台。“并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因为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王静了解的业内信息更多,反而更加笃定。

早在2001年开始,我国就实施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针对重要农产品开展例行监测。多年来,王静参与、见证着我国农产品在质量安全方面发生的每一个变化。以蔬菜为例,当时农药检测范围只有十几种的情况下,监测蔬菜农药残留合格率为62.5%。现在抽检农药近70种,合格率已连续7年达97%以上。

增加消费者信心,并不是一味“唱高调”。在录制节目、参加讲座时,王静也会列举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诸多问题。“作为科研人员,应该无保留地把掌握的专业知识传播出去。”

但对于不熟悉的领域,王静很谨慎,尤其对于“请您谈谈吧”这一类看似没有门槛的邀请,她一概婉拒。

一次活动中,王静被邀请参会并作发言。主办方当时划定了“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两个发言范围,出于会议效果的考虑,主办方倾向于让王静围绕“粮食安全”主题进行发言。这下,平时看起来很好说话的王静与主办方开始了“据理力争”——“粮食安全既包括数量安全,又包括质量安全。粮食安全我不专业,我不能说自己不专业的事情吧。”一再坚持下,王静还是以自己熟悉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为主题作了会议发言。

这个爽朗直率的科学家有自己的坚持,“说话要有科学依据,不是我的专业,我肯定不说。”


胸怀——“给年轻人更多机会”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王静发言时以《筑牢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石》为题,从支持绿色生产技术推广、支持快速产品研发应用和支持农产品风险监测评估三个方面提出建议。

王静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的身份也引起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注:“创新团队主要做哪些工作?”

王静介绍说,在国家科技创新工程的支持下,农科院建立了一系列创新团队,自己的团队是其中之一,主要围绕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典型化学污染物开展检测技术研究。

“对了,我现在已经不是团队首席了。”

采访快结束时,王静忽然来了这么一句,叮嘱记者注意职务上的差别。此前各类报道中,王静的头衔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化学污染物残留检测与行为研究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

按照农科院的规定,首席科学家58岁之后就变成了资深首席。今年59岁的王静,在3月全国两会后,就从首席位置上退下来了,回归到普通研究员的身份。对于这种安排,几年前在院里的座谈会上,王静就提出过首席科学家提前让位的建议,“这样扶上马送一程,让年轻人来接班,给他们更多机会。”

谈起身边的年轻人,王静又打开了话匣子。话里话外,隐隐透露着一份担忧。

而这份担忧,源于自己年轻时的一段经历。

当年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来到农科院质标所的王静可以说是名“三无”人员——既没有固定的实验室,也没有自己的科研项目,甚至没有助理和学生。头几年,科研的压力、环境的不适甚至让她一度动了离开的念头。

“哪里都不能去,一定要坚持!”时任质标所所长叶志华一直鼓励她支持她,靠着坚持,王静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带领团队在科研上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突破。

如今,“捉襟见肘”的情况已不复存在,团队也从最初的1个人扩大至近50人。其中,大多数成员都是年富力强的“80后”,团队发展到现在也让王静很欣慰。

但她心里,仍有担忧。

“为什么国家在高校、科研院所投入那么多经费,做出的科研成果普遍零散不成体系,质量也不高?”

“现在很多年轻科研人员处于一种焦虑状态,总为房子、收入发愁,怎么能真正坐‘十年冷板凳’围绕一件事做长期研究?”

在王静看来,科研人员基础待遇得不到有效保障,致使他们大部分精力都去做一些“短平快”开发项目用来弥补工资绩效,逐渐忽视长期的基础研究。为此,这些年来,王静一直在呼吁:要给年轻人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

刚加入团队的年轻人基本没有项目,工资待遇很低。为了提高他们的收入,王静一方面会把自己的资源让团队共享兼顾每个成员的工资绩效,另一方面又会适当奖励一些工作突出的团队成员,做到既有保障又有激励。

对此,现任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作物学会大麦青稞营养功效与加工技术传播团队首席科学家佘永新感触颇深:“有些团队很难做到对成员一视同仁,所以年轻人流动性比较大。但是我们团队,只要进来都不愿意离开,我很庆幸自己是团队成员之一。”

佘永新是王静来到农科院后招收的第一位博士研究生。这位出生在河西走廊的甘肃小伙大学毕业后曾经响应国家科技援藏的号召,在西藏高校和科研单位从事过科研教学工作。2007年他到了北京,博士后出站后就一直留在了王静团队。

2019年,佘永新主导的科研成果“特异性高效样品前处理技术及其产品”实现成果转化1200万元。据他介绍,今年团队又迎来一个两千多万元的成果转化,该项目的主导人曹振博士只有35岁。

“一个团队能有连续两个重大成果转化,跟王老师对年轻人的信任分不开。这是对我们最大的激励。”佘永新说。

为了更好发挥每个人才的科研作用,团队会根据不同成员的研究兴趣确定不同研究方向和内容,充分调动和鼓励年轻科技人员勇挑重担,逐渐成长。目前,团队先后培育了国家高层次领军人才、农科英才、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等各级各类人才。

保护年轻人,给他们时间去成长;重用年轻人,给他们空间去发挥。这些年来,王静一直在身体力行。从王静团队中的年轻人身上可以看到,爱护、信任年轻人的品质,将会在团队中传承发展,扎根结果。(见习记者 杨智嘉)

责任编辑:张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