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首页>>
人大立法>>
用议事“小场景”撬动民生“大幸福”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人民政协网发布时间:2022-06-06 14:14:09

原标题:用议事“小场景”撬动民生“大幸福”——杭州“民生议事堂”建设升级记

“加强‘民生议事堂’活动与政协工作的统筹协同、互融互促、聚智聚力、联系联谊、共识共进等文章,把‘民生议事堂’打造成协商为民、双向发力的常态化空间,进一步释放政协专门协商机构的潜能效能。”5月26日,杭州市政协发布2021年度“民生议事堂”优秀协商案例和精品协商案例,公布2022年度“民生议事堂”重点协商活动项目,总结交流经验,部署推进工作。由此,“民生议事堂”建设进入了新阶段。

截至2021年12月底,杭州全市13个区、县(市)全部印发“民生议事堂”建设实施意见,191个乡镇街道实现“民生议事堂”建设全覆盖,其中上城、拱墅两区还以区委文件形式出台了实施意见。通过协商在基层、委员下一线,聚焦群众关键小事、基层民生实事、社会治理难事开展的“民生议事堂”协商,推动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解决。一年来,杭州“民生议事堂”组织协商活动379次,镇(街)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参加184次。

“党委重视,政府支持,政协主导,委员主体,群众参与,各方协同。”翻看“民生议事堂”建设“成绩单”,这样的建设速度、推进力度和工作实效,让市政协主席马卫光满怀信心。他说,杭州政协人有责任有义务,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民生议事堂”建设,努力把这一政协履职“金名片”擦得更亮,为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好发挥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走深走实贡献更多杭州智慧和力量。

初夏,杭州的“民生议事堂”迎来了参加海峡两岸青年发展论坛的台湾青年,他们深入了解体验协商过程,对外展示传播政协协商的魅力。


精心搭台 协商议题从民众需求中汇集产生

以人民为中心是“民生议事堂”建设最鲜明的底色,也是“民生议事堂”扎根基层、深入人心的品牌魅力。杭州市各地政协始终坚持把“民生议事堂”建设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载体来打造,引导群众用心炒好每一盘“民生小菜”,汇聚成“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基层社会治理“一桌家宴”。

为了炒好这盘“民生小菜”,各区、县(市)政协不断探索协商议题的多元化选择。如萧山区政协出台了《镇街“民生议事堂”建设实施办法(试行)》,探索建立了“选题定题、制订方案、组织调研”等七步协商流程法。桐庐县莪山畲族乡建章立制明确“谁来议”“议什么”“怎么议”,吸纳在外能人、乡贤、村民代表参与议事,实行党委交题、各办报题、委员荐题等形式收集、筛选议题,让协商有的放矢。

建设美丽村社、加强民生保障、老旧小区改造、推进基层治理、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提升特色产业……越来越多的基层群众从开始关注身边的民生小事,转而主动关注全区经济发展大事,实现了从“局外人”到“局内人”的蜕变。

拱墅区小河街道小有名气的“民生议事堂·红茶议事会”,有专门的民意汇集环节,有关公共服务、公益事业、居民关切的信息,会在“城市眼·云共治”小河网驿平台中汇集,聚合形成民意数据库,再通过大数据分析比对,生成近期民意热度,动态感知辖区民意,及时回应民众诉求。对出现频次比较高的民意热词,自动匹配成为“红茶议事会”议题。小河街道党工委委员顾建峰说,通过大数据采集数据的最大好处是,议题产生变得更加精准,“协商议事之所以能取得良好成效,选择合适的议题是关键一步。”


创新引领 协商形式从最贴近实际中丰富

作为“家门口”的议事堂,民生议事以怎样一种方式打开才能更好让群众感知和参与?杭州市各地政协坚持因时因势,因地制宜,把协商议事平台搬到了群众家门口、田间地头、村社楼宇商圈、线上云端,在更大范围内汇聚人心和力量。

富阳区通过构建“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协商平台的方式,建立起24个乡镇(街道)“民生议事堂”和28个村(社区)“民生议事堂”,同时鼓励和支持基层单位和政协委员设立“小队议事会”“台门议事会”“议事长廊”“议事亭”“百姓茶座”等协商“微平台”,做到“哪里有利于问题解决就在哪里协商,群众喜欢哪种方式就采用哪种方式协商”,积极打造政协特色鲜明、规范有效运转、干部群众满意的基层协商民主实践范式,累计助推280余个基层问题解决,打响了基层协商民主的“富阳品牌”。如富春街道后周社区,通过“民生议事堂”化解停车难的协商案例,引起中央党校调研组关注,作了专题调研,被编入教育部小学高年级版教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本》。

地处杭州西郊的余杭区径山镇小古城村,是“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基层民主协商法宝的发源地。政协委员履职小组把民主协商展示馆作为“民生议事堂”主阵地,纵向以地域划分 7个网格议事小组,横向建立“百姓议事会”“调解和事佬”等5个协商议事平台,政协委员被分派到各协商议事会中开展协商,村党组织根据协商议题内容,或向7个网格议事小组派单,或向5个协商议事平台派单,做到“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围绕加快推动小古城村农文旅融合和共同富裕建设开展多次专题协商,凝聚各方力量,共同出谋划策,提出“以‘1+X’的模式成立小古城乡村新社区共富联盟”等意见建议,直接推动当地景点、村庄、园区的串珠成链,偏僻小村成了“网红打卡地”。


找准跑道 议事从“单一性”到“全流程闭环”中聚效

“‘红茶议事员’和居民可实时监督反馈过程。”拱墅区小河街道彩虹桥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主任沈墨,既是“红茶议事会”主持人,也是一名“红茶议事员”,他见证了“红茶议事会”的议事成果通过平台分类归集,由街道各职能部门落地转化的全过程。“这意味着形成了全流程闭环机制,以民主促民生。”

这样的案例,也发生在西湖区转塘街道龙坞茶镇。瞄准西湖龙井夏秋茶的综合利用问题,转塘街道政协委员履职小组组织18名委员、高级农艺师、茶农代表,与区有关部门开展面对面协商,提出意见建议20余条,有力推动西湖白茶项目落地,实现每年回收茶青5万余斤,茶农获得500万多元的额外收益。

桐庐县莪山畲族乡的“石榴红”民生议事堂,在打开群众“话匣子”的同时,萃取出乡村振兴的“金点子”。如龙峰民族村,在协商中凝聚了“大力发展红曲酒产业”共识,促成红曲酒酿造中心建成并投入生产,预计年生产红曲酒5-10万斤;沈冠村在协商中,助推建成了三区一体的粮油加工中心,并承接临近乡村的加工业务,增加了村集体收入,提高了合作社效益。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正在成为杭州百姓生活的新常态。

目前,杭州全市政协“民生议事堂”建设已经从全面铺开进入到巩固深化阶段。这一浙江全省三级政协共推共建、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的创新举措,把一个个散落在各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协商“小场景”,转化为共同富裕大背景下撬动基层民生的“大幸福”。

责任编辑:张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