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首页>>
人大立法>>
赵雯:建议成立国家知识产权研究院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发布时间:2022-03-07 14:53:55

原标题:加快知识产权高端人才培养 赵雯委员建议

成立国家知识产权研究院

从未有间断——在作为政协委员履职的每一年,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赵雯,始终保持着对中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建言献策的热情。

今年,赵雯对知识产权的关注点放在人才培养上。在她看来,要建设知识产权强国,落实此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和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知识产权人才“十四五”规划》,必须加快知识产权高端人才的培养。


高端人才缺口大

建设知识产权强国需要大量“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专业化高水平知识产权保护人才队伍”“能够促进知识产权资本化和产业化的知识产权高效运用人才队伍”;

需要“有理工、管理、法律等学科背景的复合型高素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人才队伍”;

当前特别需要“拥有国际视野,具有丰富国际交流经验和处理国际事务能力的知识产权国际化人才队伍”,以及“知识产权审查、宣传等各级各类基础人才队伍”……

梳理国家相关政策,赵雯提炼总结出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上述人才要求。但与之不匹配的是,现实情况并不能满足上述要求。

赵雯观察到:目前设立知识产权本科专业的高校仅100所(在全国高校中占比不足3%),每年毕业生不足2万人。“十三五”期间,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共约69万人,要实现2025年知识产权人才队伍规模超过100万人的目标,缺口很大。

此外,仅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等少数高校开展知识产权方向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具有国际视野、交叉学科背景的知识产权高端人才缺口更大。


起步晚需求强烈

为什么会发生知识产权高端人才缺口大的问题呢?

赵雯分析说,我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起步较晚(1993年北京大学法学院成立我国第一所知识产权学院),长期存在培养知识产权人才的院校少、师资缺、低水平重复、国际化程度低等问题。加之现有学科体系下,知识产权培养层次偏低,多数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以法学学位为主,其专业方向、培养层次、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都难以满足知识产权保护、运用、服务、国际化的现实需要。

同时,在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中,知识产权国际竞争空前激烈。“新形势下,国家急需具有丰富国际交流经验和处理国际事务能力的知识产权国际化人才,深度参与国际知识产权治理,应对知识产权国际竞争,捍卫国家利益与安全。企业急需大批有理工、管理、法律等学科背景的复合型高素质知识产权高端人才,提高知识产权自我保护与依法维权能力,提高避免侵权、规避陷阱的应对能力。”赵雯说。

由此,赵雯认为,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应对挑战,亟待提高知识产权学科地位,改革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


建世界一流智库

在加快知识产权高端人才的培养上,赵雯认为,首先,健全顶层设计。知识产权保护、运用、服务、国际化涉及诸多行政管理部门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知识产权人才具有复合型、专业化、重实务的特点。其高端人才培养应以《纲要》为指引,从国家层面健全顶层设计。

具体来说,一要成立国家知识产权研究院,荟萃现有高层次研究力量,建设世界一流的知识产权智库。二要将知识产权明确为一级学科,下分知识产权保护、运用、服务、国际化与基础五个二级学科,细化培养方向。三要逐步增加知识产权硕士点、博士点,扩大培养规模。在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主导下,选择有条件的高校开展知识产权一级学科建设试点。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以分级分类培养复合型、专业型人才为出发点,规范学科培养体系及相应的知识体系、教学内容、实务要求。

其次,坚持优增量与强存量并重。借鉴培养工商管理硕士的成功经验,支持高等院校在知识产权高端人才培养中引入实务师资、增加实务教学、提高实务能力。扩大现有知识产权人才的继续教育范围,采取进修、培训、轮岗等形式,帮助他们及时更新理论知识、提高实务能力。优增量与强存量双管齐下,尽快满足现阶段知识产权各领域、各环节、各层次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再次,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国际合作。深化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合作,提升向国际知识产权机构输送中国人才的能力,推动构建开放包容、平衡普惠的知识产权国际规则。推进“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合作。

责任编辑:张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