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首页>>
人大立法>>代表风采>>
耿福能:为凉山发展建言为人民群众发声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发布时间:2022-01-11 15:52:16

原标题:全国人大代表耿福能:为凉山发展建言为人民群众发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我深有感触并深受启发。我将继续坚守‘多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的履职初心,带着责任感与使命感尽心竭力为民代言,更好地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全国人大代表、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近日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人大代表怎样才能做到正确履职、依法履职,充分发挥作用?耿福能认为,人大代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来自人民、植根人民的特点,联系群众、联系实际,把真的问题找出来,把实的建议提出来,最终形成推动问题解决的动力。


以中药材助力脱贫攻坚

2021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回忆起曾经奋战在扶贫一线的日子,耿福能记忆犹新。

作为曾经脱贫任务最重的“三区三州”之一,四川大凉山地区的脱贫攻坚事关全国脱贫攻坚的大局。耿福能经常说,作为一家从大凉山走出的企业,他从未忘记“做好人,制好药”的初心,“我们深知,人民是企业发展的土壤,只有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才能实现企业更好地发展”。

自2013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耿福能每年都深入大凉山腹地调研考察十余次,撰写巩固扶贫成果的相关建议三到四件,并将这些民意带到全国人大会议上。

凉山州布拖县火灯村地处海拔27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曾经饱受贫穷的困扰。2014年,耿福能带领企业积极引导,典型示范,免费提供中药附子良种,捐赠生产生活物资,加强技术培训指导,全村每年种植附子收入100多万元。2020年全村高质量脱贫摘帽,历史性地告别了延续千年的贫困历史。近年来,耿福能带领企业积极投身脱贫攻坚战,在凉山9个县的57个乡发展川续断、附子、金银花、木香、大黄、一枝黄花等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万多亩,带动1.5万户7万多群众走上稳定脱贫奔小康的道路。

2021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耿福能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的荣誉。在他看来,这个历史性的荣誉是党和国家对自己的激励,“凉山结束了贫困的面貌,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也会与之一起踏上新征程”。


号召企业参与乡村振兴

作为中医药行业的一名“老代表”,耿福能在实践中感受到,帮助凉山地区成功脱贫的中药材全产业链可持续发展模式,能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独特的优势,让中医药这块民族瑰宝焕发更多活力,惠及更多群众。

2021年9月,耿福能再次前往火灯村调研,看到了村民喜获丰收的笑脸,“村支书马查阿俄告诉我,种植的4亩附子长势良好,全家人采挖交割附子,当天就领到收购款28784元。更加重要的是,种植附子还帮助孩子走出凉山,考上了四川文理学院,成为村里第一个大学生”。

近年来,耿福能一直关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在经过实地调研和深入研究后,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提出在脱贫摘帽地区大力发展道地中药材种植,壮大集体经济,强化教育扶贫,推广农业科技、现代化耕种,探索企业参与乡村振兴新模式等建议。

去年,耿福能还联合10位民营企业家向全国民营企业发出《让我们积极投身到“万企兴万村”行动中来》的倡议,将号召化为行动,目前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


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

66次调研、83次发言、106件建议——这是耿福能在9年代表履职期间交出的“成绩单”。

履职期间,耿福能坚持立足本职、发挥专长,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2021年全国人大会议期间,耿福能共提交13件建议,内容涉及中医药创新、巩固扶贫成果、乡村振兴、品牌和知识产权保护、中医药文化、基层医疗等。

2021年7月,农业农村部专门回复了耿福能提出的“关于在脱贫摘帽地区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建立完整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并给出了详细规划。耿福能说,自己会认真践行、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切实以行动履行职责,推动凉山中药材产业种植,更好助力乡村振兴。

“人大代表是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人民群众。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多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就是我的履职初心。我将继续为凉山发展建言、为当地群众发声,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肩负起人大代表的光荣职责,展现新时代人大代表的风采。”耿福能说。

责任编辑:张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