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首页>>
人大立法>>地方人大>>
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浙江的生动实践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浙江人大杂志发布时间:2021-09-18 15:33:22

原标题: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新概括、新论断、新要求。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虹桥街道考察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时就深刻指出,我们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

栗战书委员长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近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省各级人大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融入到履职全过程各方面,使人大各项工作更好体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激发人民创造,涌现出许多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鲜活载体和响亮品牌,有力地彰显了中国式民主的巨大优势和旺盛生命力。


义乌市:打造“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

民意是立法工作的基石,立法过程需要最大限度吸纳民意。参与人民民主实践的主体越广泛,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就越容易形成。

2020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明确义乌市人大常委会为第二批基层立法联系点,自此,浙江省首个“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落地,义乌开通了参与国家立法工作的“直通车”。

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义乌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为双组长的立法联系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1+3+X”的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网络:“1”是设立义乌基层立法联系点办公室,增加行政编制3名;“3”是征询单位、联络站、立法咨询专家库三大立法建议收集平台,其中征询单位侧重让行政单位发挥职能部门优势,联络站负责收集乡村、社区、企业、律所等的意见建议,侧重发挥深入基层群众的优势;“X”是立法联络员、信息采集员、人大代表、基层群众等队伍。

目前,义乌全市共有征询单位47家、联络站15家,立法咨询专家25名、立法联络员51名。在基层网络的布局过程中,各个站点立足自身实际,自成体系构建独具特色的工作网络,组建覆盖面广、典型性强的信息采集队伍,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稠江街道锦都社区立法联络站采用“1+2+3+4”的工作模式,强化社区法治宣传长廊一个阵地,组建好工作领导小组和立法信息员两支队伍,用好代表联络站、人大代表和议政会代表三个微信群,坚持重点对象征集、微信群线上征集、座谈会征集、总结通报等工作方法,既提高了意见建议质量,又调动起百姓参与立法的热情。

鸡鸣山社区素有“联合国社区”之美誉。作为首批基层立法联络站,依托多民族、多国籍、多文化的特点,在信息员队伍的选择上更加体现了广泛性、民族性。在向社区征求反食品浪费法草案意见建议时,一位居民基于超市内商品保质期标注的位置“五花八门”而提出的针对性意见,被吸收到相关条文中。

商城集团立法联络站,立足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借助草案的意见征集,深入市场一线,为集团全体员工和市场经营户开展面对面、一对一的法律知识讲解,使相关立法精神深入人心。

自授牌以来,义乌基层立法联系点充分发挥民意“直通车”作用,为全过程民主的基层实践提供了最佳载体。截至目前,义乌基层立法联系点已接到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征求意见的法律草案18部,立法调研任务1次,先后组织调研、座谈会60余次,收到各部门和个人提交的意见建议1200余条,上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意见建议777条。其中,在已出台的刑法修正案(十一)、反食品浪费法等法律中,35条意见建议被吸收采纳。

延伸阅读: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要求,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设立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等4个基层立法联系点,2020年又增设江苏省昆山市人大常委会、浙江省义乌市人大常委会、河北省正定县正定镇“人大代表之家”等5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和中国政法大学1个立法联系点,2021年新增第三批12家立法联系点单位。截至2021年6月,各立法联系点对109部法律草案、立法工作计划等提出近6600条意见建议,经认真分析研究,许多意见建议被吸收采纳。


上城区:“湖滨晴雨”让立法更接地气

杭州市上城区羊血弄10号,是郑凌退休10年来去得最多的一个地方。这里是“湖滨晴雨”工作室所在地,也是浙江省人大常委会、杭州市人大常委会的基层立法联系点。郑凌便是立法信息员之一。

“湖滨晴雨”基层立法联系点,是全省22家基层立法联系点中唯一设在社区社会组织的联系点。以“湖滨晴雨”工作室既有场所为主阵地,上城区人大常委会吸纳了民情观察员、人大代表、居民骨干、基层干部等近百人作为立法信息员,广泛听取民意。

“没想到,一部地方性法规采纳了我提出的4条立法建议。”“湖滨晴雨”立法信息员、湖滨街道吴山路社区居民徐伟麟成就感满满。

今年4月,杭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就《杭州市西湖龙井茶保护管理条例(草案)》向“湖滨晴雨”基层立法联系点征求立法建议,徐伟麟仔细阅读,利用退休前法院工作的经历,围绕立法依据、惩罚标准、主管部门、文字表述等方面提出了多条修改建议。

跟徐伟麟有同感的,还有立法信息员张鑫泽。《浙江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将于今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中关于文化礼堂建设的内容,就与当初张鑫泽提出的建议不谋而合。

据统计,截至2021年8月,该联系点已就33部地方性法规开展了意见征集,累计收集各类“原汁原味”“土言土语”的立法建议1190条,被采纳77条。

除了“被动”承接立法意见征集任务,“湖滨晴雨”基层立法联系点也在拓展立法“直通车”功能,不断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普法宣传延伸。一些未被立法机关采纳但属于街道层面权限范围的意见建议,联系点通过街道居民议事会,提交街道办事处研究处理。

比如在讨论《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时,立法信息员张秋国提出:“清理楼道垃圾不能光由社区、物业‘单打独斗’,建议与消防安全、垃圾分类、疫情防控等工作紧密结合,统筹推进。”以此为思路,湖滨街道推出了楼道清理“五步法”,由社区宣传发动、居民动手整理、物业清运消杀、消防安全排查、行政执法现场指导,五方力量各司其职、合力保障公共空间整洁、生命通道畅通。

“现在我们的立法信息员,不仅是立法的参与者,也是普法的宣传者。”“湖滨晴雨”基层立法联系点负责人徐利民说,通过红色港湾市民学校、晴雨广场、科普长廊等阵地,法治大讲堂、普法微课堂等法律宣传活动受到越来越多的市民欢迎。

“‘湖滨晴雨’基层立法联系点不仅是宣传中国民主法治的一个新窗口、新阵地,更是将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融会贯通,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写照。”上城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顾敏达介绍,下一步,“湖滨晴雨”基层立法联系点还将探索建立立法评议人才库、设置流动立法建议收集箱、完善立法意见奖励办法,努力推动联系点成为实现“全过程民主”的硬核力量。

延伸阅读:

2014年,浙江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制度,选设了首批27家联系点单位。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成立后,为适应新要求、实现新发展,2020年8月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修订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规则,并重新确定22家联系点单位,正式启动实施全省基层立法联系点2.0版。2021年3月17日,省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座谈会在杭州召开,为新确定的22家基层立法联系点进行了授牌。


海曙区:联络站“蝶变”书写基层民主新实践

打开手机“钉钉”软件,进入“网上联络站”模块,查看选民留言并开展“移动”接待,是当下海曙区人大代表接待选民的新方式。

为方便闭会期间选民与代表的联系,2005年海曙区人大常委会在白云街道探索建立了代表联络站。联络站常年向市民开放,16年来共组织接待活动440余次,来访群众1650余人次,解决各类问题1489余件,办结率达97.5%,群众满意率达98%。代表联络站成为代表与群众联系的好桥梁、社情民意收集反馈的好场所、全过程民主基层实践的好阵地。

一年前,张师傅拿着一封信来到海曙区江厦街道代表联络站,反映奉化江中有捕鱼工具、江中鱼虾越来越少的问题。当值市、区两级人大代表通过实地察看、走访调研,形成代表建议并提交到市人代会上。建议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认真办理,江中违规捕鱼现象基本杜绝。从反映问题到迅速解决,全程参与的张师傅由衷地竖起了大拇指。

海曙区还创新推出“流动联络站”,将接待功能延伸至社区、写字楼和高山地区,提供“送上门”的接待。章水镇位于宁波市的最高峰四明山区,高山居民生活用水主要靠山塘蓄水。今年1月,受极端干旱天气影响,山塘缺水严重,山民用水困难。流动联络站到章水镇杖锡片接待后,第一时间联系相关部门组织紧急送水,加快山塘引水工程建设,及时为高山群众“解渴”。全过程人民民主就这样延伸到了海曙区的每个角落。

代表联络站运行几年后,如何对接年轻人偏好、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成为亟需破解的课题。2009年,白云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试点网上人大代表接待工作,代表联系选民的智慧之窗自此开启。

在白云街道试点成功后,海曙区人大建成了全区统一的街道人大网站,并建成了网上联络站地理信息平台,涵盖了公共服务、民生实事、代表履职等多项内容,成为代表联络站的2.0版。通过“面联+网联”机制,群众与代表线上随时互动、线下无缝对接,自2017年开始,网上联络站的接待量就赶超了实体站。同时,海曙区政府网站首页开通了“代表直通车”频道,代表在“代表直通车”上反映的问题,直达政府部门负责人。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化、智能化成为网上代表联络站的发展方向。2018年,海曙区人大打通人大官网、代表网上联络站、微信公众号、代表直通车、地理信息平台等后台数据,以钉钉为载体开发了“代表钉”履职平台,海曙区人大代表联络站进入3.0时代。

未来已来。乘着全省数字化改革东风,海曙区人大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对接基层治理“四个平台”数据,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筛选群众反映集中、呼声强烈的高频热点事项,集中开展主题接待。如在2020年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创建中,洞桥镇通过“四个平台”了解到群众反映集中的占道经营问题,通过主题接待活动,督促镇政府快速处理占道经营52起。通过智能搜索,截至目前,全区17个镇(乡)街道开展联络站主题接待258次,涉及“打赢两战促进发展”、老旧小区整治、生活垃圾分类、安全生产等众多领域,收集社情民意1000余条,解决实际问题420余个。

延伸阅读:

2014年8月,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加强全省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2018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在浙江调研期间,到衢州市柯城区府山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视察,对代表联络站建设工作给予肯定。2019年5月,浙江省人大常委会下发《关于深化全省代表联络站工作和建设的指导意见》。截至去年9月,浙江已建立5825个人大代表联络站(点),全省8.3万多名五级人大代表就近编入相应站点,领导干部代表进站听取民意、接待选民已成为常态。


南湖区:架设政策落地民意上达“直通车”

最近,嘉兴市南湖区人大常委会收集整理了一批地方税收信息以及完善税收征管机制、财税立法等方面的意见建议,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反馈。作为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基层联系点,南湖人大已成为上情下达、反映民意的直通快车。

2020年7月,南湖区人大常委会被确定为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基层联系点。一年多来,南湖区人大常委会创新思路,精心组织实施,全力推进基层联系点建设。基层联系点在成为民意“直通车”的同时,也成为中央政策方针落地的重要窗口、基层人大工作创新的试验基地、密切联系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

成为基层联系点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直接向南湖人大基层联系点和人大代表发送简报等,既将中央相关政策和工作重点第一时间传递到基层,又在第一时间倾听了解基层声音。南湖区人大常委会围绕2021年人大预算审查监督、“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工作,先后向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提出了近20条意见建议。

今年初,收到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关于请协助调研有关财税立法工作情况和意见建议的函》后,南湖区人大常委会深入调研,先后到南湖区财政局、税务局等部门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并逐项进行梳理,就财税立法提供了详细的意见建议。

作为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的基层联系点,南湖区人大常委会在财经监督方面走在前列,得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的充分肯定。今年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主任史耀斌一行莅临指导,观看了南湖区人大财经联网监督系统的演示,肯定了南湖区人大常委会高标准做好财经监督工作、高质量推进基层联系点建设的做法。

在成为基层联系点后,南湖区人大常委会完善提升了原有财经联网监督系统,制定出台了12项财经监督制度,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财经监督制度体系。特别是创新打造了精细化预算审查、常态化财经联网、规范化审计跟踪、特色化决算公开、系统化预算绩效等五大监督体系,完善财经监督闭环,更细更实管好政府“钱袋子”。如南湖人大对区教体文卫系统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开展了特定问题调查,对政府债务进行审查监督等,财经监督成效更加明显。

南湖区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区人大常委会把每月5日、15日、25日设为财经监督日,邀请人大代表参加监督活动,提高财经联网监督系统使用效率,目前已有30批次280余人次进行查询使用。“这个系统让政府财政支出更透明,代表们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财政预算的执行情况。”南湖区人大代表李正峰表示。

政府的钱用在了哪里,怎么用的,始终是人大监督的重要内容。中央直达资金使用情况导入南湖区人大财经联网监督系统后,方便人大代表在第一时间开展监督。南湖区人大常委会还专题听取和审议了区政府关于直达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的报告,并每两个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通过南湖基层联系点,更加全面了解掌握基层关于直达资金使用管理的实际情况,包括资金到达、资金分配、资金公开、资金使用绩效等,跟踪监督政策落实情况,确保各项惠企利民政策落到实处。

延伸阅读:

2020年初,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提出将设立基层联系点。同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正式发文,确定北京市海淀区东升镇人大、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人大常委会、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人大常委会、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人大常委会、陕西省韩城市人大常委会为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基层联系点。其中,南湖区人大常委会是浙江省唯一被列入的基层人大常委会。


象山县:首创“代表督事”破解民生难事

“废弃电线杆如‘蜘蛛网’一样,杵在村口水域几十年。”这曾是宁波市象山县大徐镇海口村全体村民心头的痛。

这些电线杆与电力、电信、移动、联通、广电,家家都有关系。为了拔掉,村委会曾一家家找过去,却总是“你推过来,我推过去”,成了历史遗留的“老大难”问题,这也让村里搞旅游开发的计划一再搁浅。

为了破解这件关乎民生的“关键小事”,2019年6月,象山县、大徐镇两级人大代表现场“督事”,有关部门负责人悉数到场,面对面厘清责任、商量对策,随即开展了废弃电线杆整治行动。在人大的助力下,如今海口村“星罗棋布”的废弃电线杆已悄然消失,村里建起了亲子庄园,发展翻开了新篇章。这只是象山人大“代表督事”的一个生动案例。

2018年,象山县人大常委会首创“代表督事”制度,即:依托“三站一体”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以“代表督事”小组为主体,探索实施“问、议、督、评”闭环机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致力于破解民生“关键小事”。

“问就是一线问情,通过实体联络站、网络联络站、一线联络站多方收集社情民意,确定拟督办事项;议就是调研合议,通过组织‘代表督事’小组讨论,确定督办事项;督就是跟踪督办,由‘代表督事’小组不定期开展督查活动,有效推动问题解决;评就是公开评价,在事项办结后,组织‘代表督事’小组到现场进行效果评估,邀请反映问题群众共同参与评价。”象山县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大徐镇是“代表督事”制度的策源地,也是试点镇。自2018年以来,大徐镇“代表督事”共开展活动98次,收集民生事项263项,筛选重点事项154项,解决142项。

将视野放到象山全县,数据也让人欣喜:2018年至2020年,象山全县代表联络站已开展“代表督事”活动532次,收集各类民诉民求627件,开展督办287项、解决273项,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86项,其中初信初访72件。

“以前遇到问题或者有诉求都是到镇政府或村书记那里去提,现在直接找到村里的人大代表,很快就会有答复。反映的渠道更多了,问题解决也更快了!”大徐镇海口村村民徐龙有感而发。

代表们的感受同样强烈。象山县大徐镇人大代表刘文成说:“现在选民对人大代表的认可度不断提高,我们的成就感也不断增强,不再是一年开一次大会后就结束了,而是有了更强的职务意识和责任感,真正实现了‘人大代表人民选、人大代表为人民’。”象山县人大代表蔡带娣说:“除了把调研的共性问题写成建议提交人代会,我现在花更多精力收集社情民意,为群众解决身边烦恼。因为,我身后是7个村的6346位选民。”

“代表督事”制度虽孕育于乡里,但能真正破解民生的“关键小事”,故而它从乡村里来,却能到全市里去。“乡镇是治理体系的末梢,直接面向基层群众。”宁波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象山县“代表督事”制度通过常态化收集民意、调研合议、跟踪督办、回访评价,使乡镇治理的闭环运作更加高效,目前这项制度已在宁波全市推广。

延伸阅读:

2020年初,宁波市人大常委会深入总结各地创新实践经验,制定出台《关于全面推行人大代表督事制度切实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在全市范围全面推行人大代表督事制度。一年来,人大代表督事制度推进顺利,成果丰硕,人大代表督事制度被评为2020年度宁波市改革好方案、宁波市直机关“三服务”活动“最佳服务机制”。(陈凯 方琪 蔡静 荀筱筱 尹继群 冯成 胡安武 林迅 周誉东 陈波)

责任编辑:张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