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首页>>
人大立法>>地方人大>>
广东探索打造县乡人大工作“岭南品牌”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法治日报发布时间:2021-01-20 10:47:41

原标题:四年持续发力激发基层人大活力 

广东探索打造县乡人大工作“岭南品牌” 

2018年以来,广东省每年有9万名各级代表参加主题活动,共收集群众意见建议59459件,形成代表建议7200多件,一批群众关切的难点堵点问题由此得到解决;3年间,全省共建成8430个代表联络站,推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已成基层人大闭会期间的常态工作;去年,815个县乡人大通过票决制共决出民生实事4800多项,一大批事涉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实事得以落地实施……

这组数据表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广东基层实践中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和活力,曾经县乡人大工作存在的问题已经在南粤大地一去不复返。

《法治日报》记者了解到,广东省人大常委会自2017年开始先行先试,在持续强化县乡人大工作制度之治的同时,探索实施针对县乡人大会议制度、组织建设、干部培训等创新举措,以往县乡人大工作存在的权责“虚化”、地位“弱化”、“运行难、履职难、活动难”等一系列难题得到有效解决。

经过4年的持续发力,广东探索的县乡人大工作“岭南品牌”,实现了基层人大工作发生质的飞跃:县乡人大组织建设得到全面改善,工作经费得到充分保障,工作规范化水平明显提高,代表依法履职能力和水平得到全面提升,联系群众更加务实有效,有力推动激发基层国家权力机关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金十条”推动县乡人大步入新轨道

“以前,我们县乡人大工作没有方向感,想干却不敢干;县乡人大代表没有积极性,能干却不想干。”这是许多县乡人大工作者多年以前的共同“困窘”。

在五级人大中,县乡两级人大是实现基层民主的有效形式,更是党和国家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县乡人大的现实运行始终是一大“短板”,人大机构设置不全、人大代表履职难和人大权责被“虚化”、地位被“弱化”等情形并不罕见。

2017年前,广东有37%县级人大机关工作人员在15人以下,近一半区(市)未设置街道人大工委,1144个乡镇仅有29个单独设立人大办公室,且近三分之二的乡镇无专职工作人员,县乡人大组织建设和工作力量十分薄弱。

2017年8月,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联合省委组织部、省编办、省财政厅和省人社厅制定《关于大力推进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若干意见》,搭建起县乡人大工作的“四梁八柱”,直面广东县乡人大最关心的工作和反映最集中、最强烈的突出问题,以加强党的领导、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和工作规范等实实在在的十条措施创新打造“广东特色”,切实解决了一系列长期制约县乡人大工作发展的难题,被誉为推进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金十条”。

2019年5月,广东省委专门对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把“金十条”的实施成果全部予以巩固。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把县乡人大工作摆上重要日程,省委书记、省长带头赴联络站接待选民群众,市县党政正职领导都积极参加代表主题活动,为县乡人大强筋骨、补短板、筑基础。

统计显示,2017年至今,全省122个县级人大共增设专委会和工委209个,机关工作人员全部达到16名以上;全省乡镇全部单独设立人大办,并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乡镇人大主席79.5%为中青年干部,63%的乡镇人大配备专职副主席。484个人大街道工委基本配备专职主任和专职工作人员。

经费保障是推动县乡人大建设的重要一环。2018年起,在省人大常委会的积极协调下,广东省财政已连续3年对欠发达地区997个乡镇人大予以经费支持,合计补助8.973亿元,推动乡镇人大硬件设施标准化、履职工作规范化、代表活动常态化,基层人大工作面貌有了极大改善。


将基层人大工作深植于人民之中

七月的盛夏,骄阳似火。为期一个月的广东省2020年“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主题活动在全省各地如约而至。

2020年7月22日下午,东莞市石碣镇人大代表伍志鸿、叶仲球顶着烈日来到石碣村人大代表联络站,围绕“水污染治理”听取当地居民的意见,实地了解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和处理效果,根据实地视察和日常调研对“水污染治理”工作情况提出建议。

记者发现,进入了第三个年头的主题活动依然精彩。让人挥汗如雨的高温丝毫不能阻挡各级人大代表的履职热情,受疫情影响被按下“暂停键”的不少代表履职活动,随着主题活动的深入推进,以适应形势需要和因地制宜的新形式重新展现在群众面前。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关键在于它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广东推进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也始终秉承这一宗旨。

广东省现有县乡两级人大代表108806名,占全省代表总数的93.46%。为了密切县乡人大代表与群众的联系,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可谓是费尽了心思,探索各种创新举措来推动打通代表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

从2018年开始,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在每年7月发动全省四级人大联动组织五级代表,聚焦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等,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更好发挥代表作用”主题活动。三年来,各级人大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精心组织安排,每年均吸引9万名左右各级代表参加主题活动,共收集群众意见建议59459件,形成代表建议7200多件,切实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切的难点堵点问题。

2020年疫情期间,网上联络站为广东的基层代表履职增添了新的动力。其中,深圳市各级代表全天候网上轮值,广州建成网上联络站367个,肇庆等市通过代表履职“云平台”、公众号等畅通网上联系群众渠道。

据介绍,2017年以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致力于搭建代表与群众的沟通桥梁,在全省镇街全面推开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2019年,省人大常委会印发指导意见,全面规范联络站工作和建设。截至目前,全省共建成代表联络站8430个,其中代表中心联络站1611个,村(居)代表联络站6819个。

有基层人大工作者向记者表示:“当前,依托联络站组织代表接待群众,推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已成为基层人大闭会期间的常态工作。”

实践中,广东省人大常委会还在全省积极探索代表履职监督。目前,全省90%以上的县乡人大开展了代表向原选区选民述职工作,不少地方做到代表每年书面述职一次,每届向选民述职并接受评议一次。


人大代表成为基层治理重要力量

东莞市人大代表陈均权到光明社区代表联络站开展联系群众活动时,接到群众反映光明社区停车难、车辆乱停放秩序混乱等突出问题。

此后,陈均权多次实地调研后发现,光明社区周边拥有两所该市最好的民办中学、一所民办职业技术学校和市人民医院普济分院,每到上下学的高峰期,数万名学生家长涌入社区,再加上每天到医院看病的病人,对占地面积只有2.7平方公里的光明社区来说,因停车位欠缺造成停车难的问题非常突出。

为了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陈均权通过代表联络站组织交通运输、交警、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等部门,会同市人大代表、专业人士、选民代表等一起来到光明社区实地调研。在听取了多方意见后,陈均权牵头提出建议,推动光明社区在相关路段增设停车位,并在影响行车安全的路段划定禁停区,规范群众停放车辆,一举解决了群众反映的上述问题。

经过4年时间的建设,当前,广东县乡人大代表的履职热情得到全面提升,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采访中,不少人大代表向记者反映:“如今,县乡人大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更能放开手脚去做‘自选动作’,让人大工作者想干也敢干,让代表能干也想干。”

在县乡人大组织建设基本完备的基础上,省人大常委会将充分发挥县乡人大职能作用作为重中之重,确定连续3年开展“推进县乡人大工作年”工作,推动全面提高县乡人大工作水平。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广东全省县级人大普遍制定议事规则,全部建成电子表决系统,会议审议质量明显提高。71.3%的乡镇人大每年都能开好两次人大会议,并在闭会期间组织代表开展大量监督、视察、调研等工作,这一比例在珠三角地区达80.5%,90%以上的乡镇人大每年组织代表听取讨论专项工作报告和执法检查等。

值得关注的是,2019年,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在全省全面铺开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工作,得到了各级人大代表的热烈回应。仅去年一年,815个县乡人大通过票决制共决出民生实事项目4800多项,一大批事涉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实事由此落地实施。

“现在,县乡人大的监督工作有活力有实效。”这位负责人说,122个县级人大实现与本级政府财政部门联网,建立了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监督和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制度。约90%的县乡人大开展了工作评议,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调研、反馈、评议、整改工作机制,且被各乡镇人大主席认为是最有效的监督方式。(章宁旦)

责任编辑:张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