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首页>>
人大立法>>代表风采>>
张林顺:画好“山水画” 共享生态福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中国人大》发布时间:2021-01-18 10:28:21

核心提示:1997年,习近平同志来到常口村调研,殷切嘱托大家要画好山水画,做好山水田文章。在此指引下,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常口村党支部书记张林顺带领乡亲们充分利用生态优势,发展生态产业,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一步步实现“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愿景,真正让村民吃上生态饭,享上生态福。

去过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常口村的人,都会对这个风景如画的美丽乡村留下深刻印象。青山巍巍,明波荡漾,山水之间白墙黛瓦的洋房整齐划一,遍布花草的亭台水景错落有致,秀美的常口村宛如一座大花园,令人心旷神怡。

谁能想到,20多年前的常口村,还是个“三无”村——没有一条宽敞的水泥路,没有几幢新房子,没有几盏能亮的路灯。那时村里人均年收入仅2000多元,村集体年收入不足3万元。虽然坐拥好山好水,但村民过的却是穷日子、苦日子。

从“三无”贫困村到美丽新农村,常口村实现华丽蝶变,靠的是什么?全国人大代表、常口村党支部书记张林顺给记者的答案是:青山绿水这个“无价之宝”。

珍惜无价宝,画好山水画

1997年4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来到常口村,调研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工作。他走进村民家中,和乡亲们一起喝擂茶、话家常。在村口,他望着对岸金溪环绕的葱茏青山,语重心长地说,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叮嘱大家要画好山水画,做好山水田文章。

回想起20多年前的这一幕,张林顺还历历在目,说起来如数家珍。“那时我是村里的民兵营长,有幸在现场聆听总书记的这番嘱托。正是这句嘱托,指引我们常口村一路画好山水画,才有了今天的美丽图景。”

图为张林顺代表参加全国人代会审议。(代表供图)

2019年3月全国人代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福建代表团审议。作为发言代表之一,张林顺激动地向习近平总书记提起了这段深印在常口村百姓心中的往事。让张林顺十分感动的是,习近平总书记竟然还记得在常口村喝过的擂茶的味道。听了张林顺介绍常口村20多年来发生的变化后,习近平总书记细致询问村里环境卫生整治得如何、厕所问题解决得好不好等情况,叮嘱要继续发展好村里的生态产业,一如既往抓好生态文明建设。会后张林顺将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和嘱托带回常口村,一字一句讲给村民们听,大家听了备受鼓舞,更加坚定了“画好山水画”的决心。

但这条生态发展路上,常口村也曾面临过巨大“诱惑”。2003年,一家木筷厂提出以20万元的“天文数字”收购村里的天然林。“那时候的20万元,真的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可以解决村里很多问题,说完全不动心是不可能的。”当时已担任村委会主任的张林顺带着大家开会讨论了好久,最后还是咬牙拒绝了。“这片山都是石头山,如果当时为了这20万元把山林卖了,砍光的树用再多的20万元、用几个20年都可能长不回来。不能赚了一时的钱,毁了子孙后代的山。”如今,包括张林顺在内的所有常口村村民都为当时抵住短期诱惑保住了这2000亩青山茂林而庆幸。他们要更加珍惜这幅“山水画”,并在这画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做好山水田文章,共享生态福

守山山聚宝,护水水淌银。如今的常口村村民更加深切地意识到习近平总书记对常口村嘱托的高瞻远瞩和深远意义。在张林顺的带领下,常口村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一步步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让村民们实实在在吃上了生态饭、享上了生态福。

合理利用林地资源,乡亲们钱包更鼓了——

张林顺说,那片保留下来的2000多亩山林,如今的生态价值已无法估量。常口村人把山林视为珍宝,主动淘汰了森林资源利用型的企业,选择和上市林业公司开展合作造林项目,既解决村民就业问题,又实现林业长效发展。2020年福建省旅游集团更是投资6亿元,在常口打造养生休闲为一体的文旅康养综合体和“两山学堂”,更多的乡亲们将从中受益。

发展特色生态漂流,村子的名声打响了——

这几年,好多人奔着云衢山漂流来到常口,生态漂流成为常口的特色“名片”。蜿蜒曲折的原生态漂流河道全长3.2公里,游客们坐着皮艇穿梭于峭壁峡谷间,既能体验飞流直下、与浪共舞的惊险刺激,又能欣赏夹岸古树参天、满目秀色的生态景观。2019年全国人代会上,张林顺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常口办起生态漂流的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很关心。备受鼓舞的张林顺回来后就立马着手对云衢山漂流作了进一步改造提升,“我们特地从广州请来漂流设计师,对漂流线路、趣味性、刺激度等进行升级。”

图为张林顺代表(右)在了解常口村生态农业发展情况。(代表供图)

引入脐橙种植等生态农业,村民就业变近了——

“巩固脱贫成效,产业发展是很重要的。我们常说‘输血’不如‘造血’,产业兴旺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带着这样的理念,张林顺积极张罗招商引资,在2019年引进了种植脐橙的客商,建设800亩脐橙生态种植基地,开辟了村里脱贫致富的新路径。张林顺说,从脐橙的种植、养护到采摘、销售,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人手。村里的贫困户经过技术指导培训后很快就能上岗,实现家门口务工,大大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他算了一笔账,到了脐橙丰产期,常口村每年能增加村财收入80多万元,真正通过产业发展激发了村里脱贫的内在动力。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家园更美人气更旺了——

过去的常口村“垃圾随便倒,鸡鸭满街跑”,一度影响了村容村貌。为了让村民有更优美的生活环境,张林顺致力于打造园林化村庄,牵头建成了污水处理站,开展垃圾分类处理,所有电线“下地”,家家户户装上了天然气管道,公园、沿河栈道等景观设施也纷纷建成。2019年,常口村被列入福建省“全福游、有全福”旅游精品线路,常青旅游区也获得了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称号,更多远方的客人慕名前来。

人来了,机会也来了。村民老杨在自家三层小楼里开了一家农家乐,有了村里补贴的一万五千元启动资金,再加上逐渐增加的游客,餐馆生意兴隆,每年收入都有十几万元。“现在我们村发展这么好,我们的生意也跟着红火起来了!”老杨的经历是常口村民的一个缩影。据张林顺介绍,2019年常口村村财收入已达122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2.3万元,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摘帽。而且,常口村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不忘帮扶周边贫困村,带动周围村镇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步发展、共同富裕”。


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

物质上脱贫了,精神上也要更加丰盈。张林顺深信,移风易俗,提倡文明的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脱贫致富的必要条件。如今常口村这幅大美乡村的画卷正徐徐展开,这美丽不应仅停留在山水间,更要体现在民风民俗中,融入乡情人心里。

记者看到,曾经设在村口的老村部,现在已被改建成党建馆。馆内精心布置的党建宣教展览,记录着常口村践行“两山论”的成功经验。作为常口村党支部书记,张林顺积极抓好党建引领,主张修建了党建馆和党风廉政宣传长廊,带领全村紧跟党的领导,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叮嘱,坚定走生态发展道路。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在党建馆门口,矗立着一块厚重的石碑,被玻璃罩小心地保护着。张林顺说,这是常口村第一块村规民约碑。习近平同志来常口调研时不仅为村民指明了脱贫的道路,还殷切嘱托村民要勤劳致富、培养好子女、邻里和睦、互帮互助等。村民们随之将讲话内容总结为“爱国爱村、爱护集体、严教子女、勤劳致富”等72字村规民约,刻成石碑立在村部前。党的十九大后,村民们怀着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与时俱进修订村规民约,融入了“饮水思源、牢记嘱托、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等内容,于2017年再立一块石碑。这两块村规民约碑成为村里的精神标杆,擦亮了常口村亮丽的文明底色。

张林顺还组织村民开展“创十星•评十户”活动,努力让村规民约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常口村人的自觉遵循。老范就被评为了村里的十星级文明户。在这之前,他一家三口因残因病,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张林顺常到老范家与他谈心、了解情况,主动联系协调帮助老范翻建房子,为老范介绍镇林业站护林员的公益岗位。老范干活卖力,入股村脐橙基地每年又有2000多元收入,如今日子越过越好,更加积极主动争做文明户。“这是非常荣誉的事情!活动开展以来,大家都你追我赶,争当十星户!”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虽然眼前成绩可喜,但张林顺明白,自己肩上的担子还很重。作为人大代表,他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绿水青山让常口村端上了‘金饭碗’,实现了脱贫摘帽。接下来,我将更加努力履职尽责,带领常口村从实际出发,充分用好绿水青山的资源优势,坚持可持续的生态发展路径,以崭新面貌步入全面小康。”张林顺满怀信心地说。(王晓琳 宫宜希)

责任编辑:张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