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首页>>
人大立法>>代表工作>>
上海人大代表呼吁给可回收垃圾箱装上盖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上海人大网发布时间:2021-01-13 15:27:51

原标题:生活垃圾分类期待“进阶版” 代表呼吁给可回收垃圾箱装上盖 

1月1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推进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布考评结果,2020年度上海各区及各街镇(乡、工业区)生活垃圾分类实效情况有了最新排名。杨浦区以97.2的生活垃圾分类实效综合考评得分,位居上海所有行政区首位,长宁区和虹口区紧随其后。绝大多数区的生活垃圾分类实效均达到了优秀水准。各居民区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人大代表在检查监督时,却发现公共区域的垃圾箱普遍存在混投现象。为此,代表建议给可回收垃圾箱加装上盖,减少混投。


公共区域垃圾箱为何难分类

上海市人大代表施政在近期的执法检查和监督中发现,相较于居民区的垃圾分类情况,路边、车站码头、商场医院的公共区域等流动性场所的垃圾箱,混投情况的存在较为普遍。

施政代表表示,仅从执法检查和随机暗访抽查中发现的情况看,路边垃圾箱的干垃圾和可回收垃圾混投现象几乎在90%以上。公共交通站点和医院候诊大厅中的干垃圾和可回收垃圾的混投率虽然相对路边垃圾箱要好一些,但也很普遍。“在公共场所设立干垃圾和可回收垃圾二分类垃圾箱,原意除了方便市民,还有宣传上海的垃圾分类工作的意图,但如果随机抽检的混投率居高,那么非但起不到宣传的作用,更有可能给坚持垃圾分类的市民泼了一盆冷水。”施政说。

为此,她建议对如何区分,规范投放以及分出可回收垃圾以后产生的效果和意义加强宣传引导,尽快将低价值可回收物的补贴落实到位,对于社区内从事低价值可回收物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等扶持措施,以期尽快建立覆盖可回收垃圾全生命周期的清运回收再利用网络。

同时,可以给高流动性区域的可回收垃圾箱加装上盖,使其仅可投放类似饮料包装瓶等垃圾。通过进一步分析路边、车站等区域可能产生的可回收垃圾物,90%以上是瓶装水包装或各种饮料包装物,因此她建议对路边、车站等高流动性区域的两分类垃圾箱做统一改造,在可回收垃圾箱上加装上盖,留适当大小的圆型投放口,以设计引导大家把饮料瓶包装等最常见的可回收物从干垃圾中区分出来,同时减少其他垃圾向可回收垃圾中混投,以切实提高两分类垃圾箱的使用效率。


加装上盖已纳入今年工作

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对此回复称,本市深化可回收物体系科学规范管理。截至2020年,全市已建成1.5万余个可回收物点、201个中转站、10个集散场。2020年1-10月间,可回收物回收量为5948吨/日(可回收物量主要受年初疫情影响,1-4月回收量较低,7月后达已到7000吨/日以上水平),到2020年年底完成全年日均6000/日的指标。

同时,随着可回收物体系运行的逐渐起步,点站场管理正逐步规范,原有因粗放收运模式而引发市民投放不便的情况有所好转。今后,要进一步对点站场的存放、责任、信息公开、数据统计等方面深化管理要求,确保可回收物回收有序稳定。通过加强对于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科普宣传工作,以及对可回收物正确投放的规范进行设计和引导,逐步细化分类方式方法,力争做到市民欢迎,操作简便,利于回收的良性互动。

目前,全市16个区均已发布本区低价值可回收物补贴办法,其中有10个区已落实补贴发放。各区基本参照本区生活垃圾处置费的标准制定补贴办法,对本区主体企业在区域内回收利用的回收量给予补贴。同时,鼓励各区政府加强精细化管理,在制定区域性可回收物补贴政策细则过程中,创新制定和实施面向废玻璃、废泡沫、杂塑料、杂纸等特定品种的补贴政策。同时本市还将抓紧研究可回收物经营单位增值税优惠或相关抵扣政策,或依托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相关税收优惠,促进本市可回收物回收企业和资源化企业的转型升级。

在城市公共区域的垃圾箱设置情况方面,市绿化市容部门在道路、公共广场等公共区域设置垃圾箱5.6万余组,以可回收物、干垃圾两类收集垃圾箱为主,并落实专用分类收集机具,实施精细化的垃圾箱分类收运、保洁等工作。

针对高流动性区域分类实效不明显,建议在可回收物垃圾箱上加装上盖的方式,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已将该事项列入明年工作内容之中。下一步,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将结合公共场所垃圾箱设置规范,研究容器改造方案,在减少混投概率的基础上,有效引导市民正确分类投放的行为。(陈颖婷)

责任编辑:张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