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首页>>
人大立法>>代表风采>>
翟友财:回归乡土的脱贫致富带头人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重庆人大网发布时间:2021-01-04 14:29:40

核心提示:在乡亲们眼里,全国人大代表翟友财是他们的骄傲。贫困农民家庭出生的他,艰苦创业20年,打造了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黑龙江东粮集团,成为农民创业和当地群众致富的带头人。但谁也没想到,他放弃了数亿资产的企业集团董事长、总经理职位,回到生养他的村里。当选了村支书后,他带领群众把一个贫困落后的村子发展成为远近有名的文明村、富裕村、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  

在乡亲们眼里,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密山市柳毛乡团结村党支部书记翟友财是他们的骄傲。贫困农民家庭出生的他,艰苦创业20年,打造了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黑龙江东粮集团,成为农民创业和当地群众致富的带头人。  

但在他个人最成功时,却放弃了数亿资产的企业集团董事长、总经理职位,回到生养他的黑龙江省密山市柳毛乡团结村。当选了村支书后,他带领群众用几年时间把一个贫困落后的村子发展成为远近有名的文明村、富裕村、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  

说起翟友财的这段故事,就要从他的成长经历说起。  

翟友财出生在一个极度偏远的山村,儿时最深刻的记忆是穷,总吃不饱饭。他17岁揣着母亲四处借来的200块钱离家创业,从骑自行车走街串户收羊毛、貂皮,当“小贩子”开始,到收购杂粮、农副产品,再到搞粮食贸易、发展粮食加工产业,一路走来,历尽艰辛,最终成为当地有名的农民创业者。

翟友财获得黑龙江省“最美脱贫攻坚奋斗者”称号。(代表供图)

虽然日子过得越来越富裕,他始终记得自己是农民,始终没有忘记“让乡亲都过上好日子”的愿望。翟友财于2008年带头创办的黑龙江东粮集团,以“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打造与农民的利益共同体,发展绿色优质水稻种植基地18万亩,带动了当地农业发展和上万户农民增收。  

事业做大的同时,翟友财每次回到生养自己的团结村就感慨万千。偏远的山村依旧偏远,家家的日子依旧不富裕……他捐了钱,修了路,帮困难家庭解决了一些一时之需,可总觉得缺了点什么。他总想起小时候跟小伙伴说过的“要当村长”“要让家家吃上白面馒头”的那些话。  

“当初我返回村里当支书,家人非常不理解,特别是要辞去公司职务时,全家都反对,认为可以兼职做村支书,扶贫可以,花钱也行,但不能把人都‘扶’进去。”但翟友财认为,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要在人生最好的年龄、精力最充沛的时候,集中精力再努力地为生自己、养自己的团结村和乡亲们干成点事。

翟友财(左二)帮助困难群众发展肉牛养殖。(代表供图)

最终,他辞去了企业所有职务,也不再参与企业经营,一门心思当好村支书。几年来,通过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畜禽特色规模养殖、新建粮食仓储加工项目等,原本人心涣散、贫困落后的团结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远近有名的文明村、富裕村、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  


抓产业、上项目,荒山飞出“金凤凰”  

团结村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同时也是周边村子当中人均耕地最少、土地最贫瘠的村,村民收入主要靠种植业。翟友财刚回到村里当支书时,村里年收入只有10来万元,年年不够花,账上还欠了13.8万元的外债。团结村首要问题就是增加村集体和村民收入。  

经过深入研究,翟友财和“两委”班子确立了“抓产业、上项目、增财源”的发展思路。村里的耕地少,这是劣势。但是荒山多,适合搞养殖,这是优势。  

2016年,翟友财带领团结村利用村里“三资”清理收回的荒山,引进投资220万元建设了畜禽养殖繁育基地和养殖合作社,发展以大鹅、土鸡、火鸡、大雁为主的畜禽规模养殖。为带动产业发展,村里无偿提供荒山作为养殖场地,无偿投资6万元帮助安装动力电、打机井,翟友财个人提供了70万元无息借款作为启动资金。目前,合作社年养殖“溜达”鸡、火鸡、大雁、野鸭等2万余只,10几户农民年增加收入120余万元。  

为最大限度提高农业种植收益,翟友财带领乡亲们从调整种植品种入手,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几年来,团结村发展订单农业1.5万亩,全村90%的耕地实现订单生产,每户年均增收近千元。利用废弃土地引进投资2200万元的粮食加工项目,年加工周边玉米、水稻3万吨,每年安排村里剩余劳动力2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年人均增收近2万元。

翟友财走访困难群众。(代表供图)

村里的一个贫困户,50多岁了,身体不太好,干不了重活,但是会养牛。了解到他的情况后,翟友财借给他7万元,又帮助联系贷款,还帮他找了一个合伙人,两个人利用村里的荒山搞肉牛养殖。两年时间,几头牛变成了将近20头,彻底脱了贫。他脱贫之后,主动介绍养殖经验,带动村里一些群众也开始养殖肉牛。  

针对因疾病缺少劳动力的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为切实提高他们的收入,长远解决增收问题,村里把畜禽养殖合作社作为扶贫产业项目基地,设立了产业扶贫专项资金,每年春季作为本金提供给合作社使用,年末收回,循环投入,由合作社每年为全村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托管代养畜禽,贫困户获利润50%,每户每年近5000元,实现团结村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稳定脱贫。  


破除陋习,从富口袋到富精神  

翟友财回到团结村任支书时,全村没有一条像样的路,没有村干部集中办公场所,垃圾随处堆放,路边排水沟臭气熏天。乡亲们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翟友财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改变面貌,他筹集资金近千万元,其中个人无偿捐助150万元,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  

这些年,团结村新建了450平方米的村民服务中心,修建了1200平方米的文体广场;新修硬质路面20公里、石砌排水渠4.1公里,基本实现硬质路面“户户通”;新安装太阳能路灯300盏,所有主干道路路灯全覆盖,一到夜晚灯火通明;村内所有道路两侧全部栽满绿化树和果树,有路就有树,有树就成荫;新设置了垃圾集中回收设施。  

基础设施改善的同时,村民们也积极响应号召,清边沟、种花草、修路植树,打麻将的杜绝了,喝大酒的少了,乡村文明程度越来越高。  

过去村里开会,村民代表都不愿意参加。现在一说要开会,大伙积极性特别高,群众凑到一起学文化、学科技,关注国家发展,关心村屯建设,全村互帮互助,处处呈现出蓬勃生机,成了真正的“团结村”。  


扶危济困,尽最大力量奉献社会  

这些年,翟友财把精力全都放在村里的发展上,牺牲了自己“小家”成就了老百姓的“大家”。他早在2007年就捐资25万元帮助村里修通村公路。这些年,他长期坚持公益事业,近20年来,他和他创办的私营企业在捐资助学、修路架桥、扶危济困、抗震救灾、残疾人事业、社会文化活动等社会公益事业方面累计捐款超过1900万元,其中500多万元用于设立“东粮助学基金”,连续11年资助贫困学生。  

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翟友财不断向防疫一线慷慨捐赠,用物资支援方式与全国人民共同“战疫”。疫情之初,翟友财了解到密山市防疫一线急缺医疗物资,他想方设法多方联系,从北京、新加坡、德国、日本等地花费30多万元采购医疗物资,捐助医用口罩、N95口罩、防护服等一大批一线医务人员急需的医用防疫物资。3月初,他向湖北省汉川市捐赠两个车皮、120吨兴凯湖畔优质大米。他得知密山市4名医护人员舍小家为大家,义无反顾奔赴湖北孝感战“疫”最前线,第一时间派人慰问家属,送去米面粮油,帮助解决后顾之忧……疫情期间,翟友财连续7次捐赠,累计折合人民币达百万元,被人们称做是农民爱心善举的代表。  

翟友财总说:“群众想什么,需要什么,我们就干什么。”无论是创办企业,还是当选村支书,翟友财始终把根扎在兴凯湖畔的黑土地上,一心一意带领乡亲们走农业产业化脱贫致富路,成为深受群众信赖的当家人。  

面对成绩和大伙的信任,翟友财说,他还有很多的想法要一步步去实现,要带着乡亲们把脱贫后的日子过得更好。

责任编辑:张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