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首页>>
人大立法>>代表风采>>
姚顺武:用绿色发展助力脱贫攻坚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中国人大》发布时间:2020-12-22 17:40:07

核心提示:他是来自古徽州州府所在地的基层农民代表,通过推进产业兴村、旅游扶贫,让村民们过上富而美的好日子。他还勇担“为绿色发展建言”的时代使命,为新安江水生资源的保护与徽派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积极发声。他就是来自安徽的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深渡镇大茂社区党总支书记姚顺武。

全国人大代表姚顺武在北京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姚顺武供图)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深渡镇大茂社区历史悠久,钟灵毓秀,素有“安徽南大门”之称。12月初,在占地百亩的大茂移民新村,记者看到统一规划的农民新房已建成100多栋,另有50多栋在建设中,村集体投资500万元的游客接待中心也已初步建成。

据了解,大茂社区位于深渡镇西南端,距县城30公里。村域面积9.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7亩,山林近10000亩。站在大茂社区往山下看,一片片果园、茶园、树林尽收眼底。全国人大代表、大茂社区党总支书记姚顺武向记者介绍,这是大茂社区的“三个一千亩”产业基地:一千亩高产优质枇杷、一千亩有机无害茶园、一千亩毛竹科技示范园。

村民们告诉记者,“大茂社区风光秀丽,但过去交通闭塞,还被贴上了‘贫困村’的标签。如今通过推进产业兴村、旅游扶贫,大茂村民们过上了富而美的好日子。这些喜人的变化,都离不开‘当家人’姚顺武带领大家全力以赴投身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努力!”

全国人大代表姚顺武和村民们在一起忙碌。(姚顺武供图)


勇挑重担 当“领头雁”

村民们说,在过去,大茂是个不折不扣的穷地方,村委会连个像样的办公场所都没有。1985年,姚顺武初中毕业后跟着当“赤脚医生”的父亲学艺,成了一名村医,并担任了村团支部书记。后来,他到市里学了几年牙医,考取执业医师资格证后,在镇上开了一家牙科诊所,成了当时最早的“万元户”之一。热情的服务态度和强烈的责任心让乡亲们对这个年轻的小伙子赞许有加。1993年,在村委会换届选举中,24岁的姚顺武被选进了村“两委”班子,任村委会委员。2002年,33岁的姚顺武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挑起了大茂“领头雁”的重担。

2002年,村里人均纯收入不足5000元,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为零。村里写个通告买张大红纸,还得村干部自掏腰包。这样一穷二白的村子,工作怎样干?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姚顺武首先建强村“两委”班子,用党建来引领正确方向。多年来,大茂党员干部始终率先垂范、冲锋在前。当村里修路等完善农村基础设施需要捐款时,他们带头掏出家里积蓄;当任务重、事情多、人员不够时,他们人人都身兼数职,工作起来就没日没夜地干。如今,大茂社区有农户610户,常住人口共2168人。村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共有党员83名。党员干部个个早出晚归,时时处处走在群众前面。

全国人大代表姚顺武(左一)和村民们在一起交谈。(姚顺武供图)


绿色发展 产业富民

突破集体经济瓶颈,带动村民共同致富,才是发展的关键。

起初,村集体经济只有几千元的公益林补助,除去一般的护林开支,略有剩余。在姚顺武的带领下,村“两委”用这仅有的一点钱买来枇杷树苗,分给村民免费栽种。同时,借力当地久负盛名的“三潭枇杷”品牌,将农民从单一的茶产业中解放出来,全村发展枇杷果林1000余亩,如今枇杷已成为当地一大特色产业。

2005年,一个旅游度假村项目落户大茂,姚顺武独具慧眼,看到了“商机”。原来,村里有一些村民常年以跑工程运输为业,人多活少的时候经常恶性竞争。一年下来,有的村民跑运输也挣不了多少钱。姚顺武把这些松散的运输车辆组成了一支专业运输队伍,由村委会出面承揽度假村工程运输业务,对运输队实行统一规范管理。此举很快得到村民的认可。村民跑运输致富、村集体承揽业务有收入、项目施工有序高效,可谓一举多得!仅此一项,当年就为村集体增加收入近十万元。

初步试水成功之后,村“两委”班子又立足当地实际,成立林业合作社,对山林资源进行统一管护和经营,全村所有林农以林权入股分红。此举既盘活了当地山林资源,带动林农致富,又为村里增加了每年5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

“村民不富,人心不齐。”姚顺武把发展村集体经济、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作为第一要务。2008年,大茂村顺应发展需要改为大茂社区。近年来,社区“两委”积极努力,不断开发集体经济源头活水——盘活老旧村办公楼、闲置教学点、沟渠水塘等资源,对外租赁,每年收益6万元;以黄千高速重大项目实施为契机,为项目提供物料场地租赁,收取租金10万元;开发利用佛坑水库,同时还通过招商引进千百渡庄园,为庄园休闲民宿餐饮、枇杷博物馆、土特产展示馆建设提供资源合作服务,并以土地入股方式持有股份,每年获得分红收益4万元。

同时,充分利用深渡旅游重镇的优势,积极开拓创新,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上,实施“三个一千亩”工程,以产业基地带动农民实干,助力农产品提质增产增效,促进农民增收。姚顺武还推动发展观光农业,鼓励农户搞采摘游,兴办“农家乐”。如今,大茂社区上规模的农家乐达到30户。通过农家乐这个突破口,村民们增加了可观的收入,吃上“旅游饭”,逐步成长为“新型农民”。

大茂社区还规划建设大茂移民新村,让有能力有意向的农户到新村建房,从事旅游服务业开办农家乐。“大茂新村”可以定居200多户村民,这样,大茂村有1/3农户可以实现成功转型。

如今,大茂村旅游服务业快速兴起,成为群众致富的新路子。姚顺武介绍:“大茂移民新村的房子有八九成都要发展旅游民宿、农家乐,村里也在新村建设了游客接待中心和群众服务中心,并且已经和旅游公司达成合作意向,预计每年村集体收益不低于10万元。”

产业虽然发展了,但是想要有长久发展必须要做大做强。姚顺武带领村干部多方征求群众意见,谋求发展枇杷深加工产业项目。目前深加工产业项目已全部完工,待设备安装调试结束后,将对外公开招商,既可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也可以吸纳老百姓就近就业。

随着集体经济实力增强,大茂社区“两委”班子为民办实事的底气更足了。2019年10月份,大茂社区最后一个自然村板壁屋从镇自来水厂引水3公里,实现了所有自然村通自来水、通公路、统一保洁。大茂中心村“三线”下地、路面黑化、污水统管等项目将全面开工。漫步在大茂社区绵延1200多米的滨江大道上,远山近水尽收眼底,美丽乡村风景如画。

全国人大代表姚顺武(右一)在枇杷园向果农了解枇杷的生长情况。(姚顺武供图)


心系扶贫 躬身为民

姚顺武介绍,大茂社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共21户64人,现已全部脱贫。

2019年11月15日,姚顺武来到贫困户周爱武家中,专门给她送去一套桌椅。姚顺武告诉记者:“周爱武是大茂社区2019年确定的最后一户脱贫户,之前上门时见她家里没张像样的桌子,村里便帮她置办了一套送给她。”早些年,周爱武家房屋年久失修,在申请危房新建项目后,因缺乏启动资金迟迟未动工。姚顺武得知后主动为周爱武担保赊购材料,并安排人员对房子及时进行维修,还帮助周爱武进行门前道路硬化工作,极大改善了周爱武家的生活条件。

朱来富是大茂社区的另一户贫困户,家中共3人,因重度残疾无法正常劳动,生活十分困难。村里安排朱来富妻子当上了社区里的保洁员,确保他的家庭能有一份收入。朱来富病逝后家里没有钱安葬,姚顺武得知后第一时间帮助他家解决墓地事宜。姚庆群也是大茂社区的另一户贫困户,在得知姚庆群女儿上学难的事情后,姚顺武积极联系爱心企业老板助其圆了上学梦,每年资助1万元。同时积极帮助姚庆群女儿申请助学金,帮助她解决上学难的问题。

“作为一名党员和全国人大代表,既然干了农村工作,干就要干好,不辜负组织和村民的信任。”近20年来,姚顺武把主要精力放在乡村工作上,村民的人均年收入从原来的几千元提高到现在的2万余元,而他自己的诊所却成了“副业”。

一路走来,虽然充满了艰辛与苦累,但姚顺武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写进了乡村工作的每个细节中,写在了群众的心里,用行动践行了他的诺言。

全国人大代表姚顺武(左一)在茶园向茶农了解茶叶的生长情况。(姚顺武供图)


积极履职 为绿色发展建言

作为人大代表,姚顺武时刻不忘履职工作,在调研搜集民情的基础上积极建言献策。担任市、县人大代表时,他曾提交促进乡村旅游的相关建议,强调要培育特色精品农业产业旅游,通过种养一体、农游融合,全面打造特色旅游民宿中心,努力助推乡村振兴。如今,深渡镇的旅游业在他的积极推动下得到蓬勃发展。

担任全国人大代表后,姚顺武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是鞭策更是责任。我将牢记初心和使命,努力为百姓办更多更实在的事情。”

姚顺武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从小在新安江边长大,对这条母亲河和浓郁的徽州文化饱含深厚感情。在2019年全国人代会上,他提出了关于加快新安江水生资源保护和关于加强歙县徽派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两件建议。在2020年全国人代会上,他提出了关于加大支持力度推动黄山茶产业绿色发展的建议。

“在基层要想让党的事业兴旺发达,让老百姓富裕,让村庄更美,就要走绿色发展的道路,就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姚顺武说,“这些建议都来自老百姓,反映了老百姓的真实心声。群众利益无小事,人大代表要为民建言,还要在奋斗实干中推动社会进步。人大代表也是中国梦的追梦者、实践者、奋斗者。”(王萍 张艳红)

责任编辑:张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