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首页>>
人大立法>>
广东省政协为北部生态发展区建设破题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人民政协网发布时间:2020-12-21 10:23:13

原标题:北部生态发展区如何“弯道超车”

——广东省政协为北部生态发展区建设破题

“我们在‘一核’‘一带’上花了很多精力,也做了很多工作,但在‘一区’上稍显落后。能否通过省、市政协联动,为‘一区’破题?”这是省政协主席王荣出的题。

一直以来,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的突出“痛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广东在2018年提出了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一核”即珠三角地区,是引领全省发展的核心区和主引擎。“一带”即沿海经济带,是新时代全省发展的主战场。“一区”即北部生态发展区,是全省重要的生态屏障。

12月16日广东省政协召开北部生态发展区研讨座谈会,韶关、河源、梅州、清远、云浮市政协负责人和省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共同参与,讨论工作方向和计划。

今年,广东省政协围绕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开展了多项履职工作,其中,省政协港澳台委开展了“以旅游产业为抓手,助力北部生态发展区建设”的专题调研,省人资环委联合广东省科学院开展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北部生态发展区建设发展”的专题调研。

4月至5月,广东省政协人资环委调研组先后实地调研云浮、清远、广州、韶关4市,书面调研梅州、河源、惠州等涉及北部生态发展区的其他8个地市,深入基层一线、企业部门、生态保护区等地,通过听取汇报、座谈交流、实地察看和问卷调查等方式,“线上”“线下”同步了解北部生态发展区在统筹发展与保护中面临的实际困难,以及迫切需要的政策支持,形成了报告建议。

调研组认为,广东省立足北部生态发展区生态、资源、人文、区位和后发等优势,加大对“一区”建设发展的研究、投入和支持,粤北建设有了明确目标方向,也取得良好成效。

同时,调研组也指出,“一区”发展目前遇到“六难”:区域发展规划缺乏,整体协调发展难;生态保护压力较大,巩固核心优势难;产业发展基础薄弱,推进转型升级难;基础设施条件落后,短期建设完善难;基本民生保障短板突出,配套资源供给难;政策支持体系不健全,绿色发展推进难。

“区域虽然当前发展较为落后,但可以更好吸收先进经验,多加速、少绕弯。广东省连续31年GDP排名全国第一,有能力让该区最终实现‘弯道超车’。”调研组认为,中央关于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更大战略部署的推进落实,为北部发展区优化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模式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在构建生态安全屏障的同时,如何有效地把绿色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呢?这是广东省和相关市都在思考的命题。

在12月16日的研讨座谈会上,韶关市政协人资环委主任刘德泉坦言,韶关作为北部生态发展区,以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为首要任务,而生态产品如空气、水源等目前是不能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的,需要省里支持韶关发展科技含量高且无污染的产业。河源市政协人资环委主任黄福平对此亦有同感,认为要着重解决发展与保护的矛盾问题。

产业是发展的基础。第一产业大而不强,第二产业散而不精,第三产业多而不优,三产融合联而不紧,要素支撑虚而不实。这是当前北部生态发展区五市面临的普遍问题。

会上,五个市政协代表不约而同发出了呼吁建议:对符合生态特别保护区域生态功能定位的产业,如大数据、大健康、新能源、生态环保等产业,应通过税收优惠等必要的手段,鼓励企业投资发展生态经济和总部经济;对不符合生态功能定位的现有产业,则要通过设备折旧补贴、设备贷款担保、迁移补贴、土地置换等手段,促进产业跨区域转移或关闭。

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周永章建议,探索发展碳排放交易、环境权益交易市场等,实现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双赢。

广东省政协人资环委副主任、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杨胜强提出通过开展林权收储工作,促进森林资源资本化。

广东省政府参事、广东海事局原局长梁建伟“应该花大力气补齐水运短板,下功夫把梅江、韩江打通,既能促进生态循环,又能通过水路运输降低成本”的建议得到了与会人员的热烈响应。

只有绿水青山才有金山银山。省政协调研报告也建议,加大生态保护力度,确保核心优势更优。同时,强化政策体系支撑,促进绿色发展。改革考核管理模式,建立给予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领导干部考核与任用制度,不“简单以GDP论英雄”;优化转移支付方式;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绿色制造体系。

“北部生态发展区要实现弯道超车,要超车不能翻车,快了就翻车,慢了就落后,这就要讲技术。”省政协副主席薛晓峰强调,要抢抓善抓发展机遇,利用“双区”建设的契机,实现跨越式发展。(林仪 揭春雁罗继生)

责任编辑:张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