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首页>>
人大立法>>要闻>>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种子植入孩子心田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人民政协报发布时间:2020-12-02 10:13:08

原标题: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种子植入孩子心田

——全国政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本、进课堂、进校园”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发言摘登(一)


全国政协常委、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宋大涵作前期调研和网络议政情况综述:

多措并举 保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进”的系统性、全面性、可持续性

本次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由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民进中央精心谋划、认真组织,并分别开展了相关调研活动。

通过调研,委员们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而更加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对加快推动各项工作落实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形成了高度共识。

调研中了解到,有关部门在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本、进课堂、进校园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很大成绩。比如,构建教学体系、设计传承载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但是发展还不平衡,特别是在中央政策的落实方面,还有一些工作要细化和明确。委员们在委员移动履职平台主题议政群中也进行了热烈讨论,提出了许多意见建议。截至11月26日晚,共有26个界别的92位委员发言208次、3.6万余字。委员们的建议主要有以下五方面:

一、加强统筹规划和政策引导。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高度,对如何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本、进课堂、进校园加强规划。特别是对如何统筹好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与教育改革、减轻学生负担的关系,明确目标任务、职责分工等,鼓励支持各地各级学校结合区域特点,研发相关教材,开设相应课程。引导各地依据现有条件,制定符合各地实际的具体计划和实施细则,以保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进”的系统性、全面性、可持续性。

二、进一步明确“进”的内容和原则。精选有利于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时代特点、有利于培养文化自信的内容,充分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三、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坚持以学校为主阵地、课堂为主渠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融入各学段教育教学和各课程体系之中,创新授课方式,运用生动鲜活的事例,把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下实际结合起来。

四、拓宽各方力量参与渠道。将“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使教育部门需求和各方面文化资源有效对接。建设校外传统文化实践锻炼基地,搭建活动载体和平台,在条件成熟的地区,可将校园活动常态化、固定化,形成品牌活动。引导和鼓励文博单位、文艺团体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参与“三进”活动,实现场地、资源共享。

五、探索确立评价考核标准。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教师教学述评、学校和区域教育质量考评体系的内容,并探索在学业水平测试中增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考核的办法。


全国政协常委,安徽省政协副主席,民进安徽省委会主委,安徽省教育厅厅长李和平:

立法先行 夯实根基 全面推进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近年来,教育系统按照中共中央要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本、进课堂、进校园,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是,面对新时代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目前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政策体系不完备、工作机制不健全、规划编制不到位、经费保障不充分等问题。为此建议:

一、加大立法保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健康、有序、良性发展,应上升为国家意志层面的立法保障。我国教育法第六条规定:“教育应当坚持立德树人,对受教育者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第七条规定:“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实际问题是,目前的法律条文比较原则,落实起来没有抓手,实施过程中的制度保障、机制建立、推进举措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实化。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政策支持体系,加大评价考核力度。同时,要出台相关激励引导措施,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创造性,大力推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衔接、协同与配合,形成“无时无刻”“无所不在”和“无缝衔接”的传承发展综合育人体系。

二、夯实保障根基,做到多元支撑、推进有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重要保证,要把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纳入相关规划和财政预算当中,做到规划有保障、资金有来源、工作有抓手。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将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现到部门和地方规划中,完善课程和教材体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在当前背景下,我们要切实把宝贵的资金用好,在教育经费支出当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保障范围,加大传统文化教育场地设施建设和相关教师培训、教科研经费投入,合理确定传统文化教育在生均公用经费当中所占的比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全面、均衡地开展。


全国政协委员,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副主任,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铺染青少年生命底色

一、传统文化“三进”要抓住根脉,固本培元

文化的深层在于道德意识与价值观念,中华民族有人能弘道、自强不息、家国同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有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有在困难、灾难面前永不低头、绝不妥协的坚强意志;有百折不挠、百炼成钢,越是艰难困苦越风雨同舟、团结奋进的气魄。这些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

文化强在人心强,文化“三进”要抽象真精神、聚焦价值观、锻铸民族魂。我们有责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厚植于青少年的心灵,以文化浸润心田,培养他们的高尚品格和坚韧品行,突出弘扬民族自信心、自豪感的爱国主义教育,突出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民族精神教育,让广大青少年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在他们心中牢固树立起国家和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传统文化“三进”要干部垂范,师德引领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干部是主导,学校是主场。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对学生有全方位的影响,学校领导和教师必须重师道、严师德,严于律己,垂范引领。

人之为师,首在传道,重在传道。教师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礼以正身,师以正礼”,学校领导和教师首先要明理正心。教师是教育的主导,是“道”的载体,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可能在学生心中深深扎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教师不讲“师道”,后果不堪设想。教师要传授知识,更要塑造理想人格。当前,相关工作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与此同时,要继续大力提倡尊师重教,以“师道尊严”挺立民族信仰。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尊重。要创新形式,例如,可在学年之初倡行拜师礼、诵读拜师贴等等,以合理恰当的仪式进行感召,让广大青少年了解何为尊师重教、为何尊师重教。


全国政协委员,澳门森利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梁树森: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本、进课堂、进校园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本、进课堂、进校园,对于引导港澳青少年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和基本国情,更加深刻地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要意义。

澳门回归祖国以来,特区政府不遗余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加强青少年对国家的了解,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达到良好效果。主要经验有:一是发挥语言文字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推广普通话教学、诵读中华文化经典等活动,展示普通话和语言文字的魅力,展现中华文化的广博精深。二是加强历史学科的主体性,促进历史学科健康发展。把澳门历史发展的脉络置于中华文明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从澳门的乡土情怀扩展至家国情怀,统编中学历史学科新教材,为澳门的历史教师开展爱国教育打下良好基础。三是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项目。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参与。要努力构建全方位的教育氛围,通过结合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开展一系列活动,让青少年学生在实践中认识传统文化、弘扬民族文化,培养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本、进课堂、进校园,建议:

一、做好相关教材编写工作。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内容编进教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的故事性比较强,有的学术性比较强,有的对文字理解能力、艺术审美能力要求比较高,要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选择合适的内容编进教材。

二、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把传统戏曲、武术、美术、书法等引入校园,鼓励大中学生成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校园社团,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更多青年学生参与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中来。

三、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建议财政、教育等部门为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社会各界尤其是工商界企业家可为校园文化活动提供一定的经费赞助,共同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本、进课堂、进校园作出应有的贡献。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

加强统筹协调 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进”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围绕优秀传统文化进课本、进课堂、进校园出台系列文件,取得重要进展,总体情况是好的。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把握不齐,一些地方没有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对“进什么”缺乏顶层设计和统一规划。二是“三进”形式比较单一,各个学校都设置了自编教材和专门的课时课程,但对学生的接受度与兴趣偏好差异性考虑不够。三是“三进”效果缺乏客观标准,不少学校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往往重形式轻内容。怎样客观准确评价“三进”工作的方式方法及其效果,需要认真研究。四是缺乏对地域文化与中华主流文化关系的准确阐述。讲支流多、讲主流少,不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文化观。针对上述情况,建议:

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进”的统筹规划。传统文化的知识体系庞大复杂,未必都适合纳入“三进”范畴。应结合教学实际,加强顶层设计,有选择、有重点明确哪些传统文化能进,哪些不能进,形成统编教材或参考资料,并出台统一明确的课时安排和要求。

二、结合学生知识结构形成的规律有序推进“三进”。“三进”归根到底都是要入脑入心,因此,要遵循教育规律,通过提高教师水平、改进教材编写方式、充分利用博物馆及美术馆等校外阵地来推进工作,即使是理科教材和教学也应该融入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

三、回归素质教育的本原。开展“三进”工作要合理设定预期目标,对道德规范、传统礼仪、书法写作、诗词歌赋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本要素应严格要求掌握,而对类似戏曲曲艺等应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重在培育提高欣赏能力,不宜以技能方法的掌握为主要目标。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湖南省委会副主委,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雷鸣强:

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教学工作的建议

近年来,各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教学工作方面,创造了许多鲜活有效的经验和案例,但仍存在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是“精神传承”与“技艺传承”的脱节问题。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教学,文化精神传承是内核、灵魂,文化技艺传承是载体、血肉。两者合则两强,分则两弱。但是,有些学校在文化技能技艺传承当中,重技艺、轻灵魂,导致技艺技能不能升华到精气神,形成不了文化基因、文化底色。

二是“分段传承”与“贯通传承”的统筹安排问题。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教学贯穿于启蒙教育到继续教育各学段。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育要求来确定教学的重点和方式,形成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全程贯通的课程教学递进体系。要避免出现低幼儿、小学生读高难经典,死记硬背、揠苗助长的情况;要减少大中学生补读三字经、弟子规,不读文史哲等,次序颠倒、层次不高的现象。

三是“专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问题。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教学需要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各环节,这就需要适当开设专门课程,但更主要的是要深入融入原有学科课程当中。如,在思想品德课程中融入和加强“中华优秀文化精神要义”的教育。

四是“共性课程”与“特色课程”的结合问题。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教学,主要是要有效进入“共性课程”,即国家或地方颁布的教学计划的必修课程教学当中。作为补充,还要有效融入“特色课程”,即作为选修课程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当中。要把两类课程相互贯通融合起来,但是要以“共性课程”为统领、为主体,“特色课程”为补充、拓展。

解决好以上四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有关部门加以统筹考虑、统一设计、同步安排,研究出台相关指导意见、课程教学指南和实践教学案例,从而推动建立系统、协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的教学体系。

责任编辑:张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