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首页>>
人大立法>>要闻>>
全国政协“三农”对口协商座谈会发言摘登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人民政协报发布时间:2020-11-23 09:25:00

原标题:紧紧围绕五中全会重大决策部署 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作出新贡献——二〇二〇年度“三农”工作对口协商座谈会发言摘登

■编者按:

“十三五”时期,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争取了战略主动。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十四五”期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任重道远。11月18日,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召开2020年“三农”工作对口协商座谈会,组织委员、专家学者围绕“三农”工作重大问题,制定明年“三农”工作政策文件,与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开展对口协商,建言献策、凝聚共识。


陈雷:端牢中国“饭碗”保障粮食安全

“十四五”时期,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须臾不可放松,粮食安全的警钟要始终长鸣,巩固农业基础的弦要始终绷紧,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要始终坚持。

建议: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科技支撑作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要实施藏粮于技战略,做大做强农业科技创新企业,加强农业生物技术研发,实施现代种业创新提升工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体系,把节水灌溉作为粮食生产技术的革命性措施,加快推进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

二要推动耕地健康发展,维护农业生态安全。要落实藏粮于地战略,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推进优质粮食工程。严守耕地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完善土地执法监管体制机制,严控建设占用耕地,完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加强农业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加强永久基本农田管理,提高耕地健康水平。

三要加强粮食综合管理,确保粮食安全供给。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强化政府储备公共产品属性,围绕粮食生产、粮食储备、粮食质量、粮食产业建立健全制度体系,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健全粮食监测预警体系,创新粮食监管方式,多措并举制止浪费。

(发言人系全国政协常委、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水利部原部长、党组书记)


余欣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尽管我国农业现代化在“十三五”期间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压力不断加大、现代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支撑不足、政策支持力度还需加大等问题依然不容忽视,为此建议:

一、以农业现代化为总目标,科学规划“十四五”农业现代化工作。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突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加强政策创新,建立促进现代生产要素向乡村集聚的制度体系,提升全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二、分区推进农业现代化,分类推进农业现代化,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要以发展优质粮食为主。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应加大设施设备支持力度,都市型现代农业区要以稳定“米袋子”“菜篮子”保障为首要任务,在特色产业、精深加工、产业融合上多下功夫。

三、以绿色化、数字化引领农业现代化。一方面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产业发展全过程,另一方面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产加销各环节,提升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数字化水平,并树立一批农业现代化典型示范区。

四、创新农业现代化推进体制机制。在财政投入上,把推进农业现代化作为财政资金支持重点方向,督促各地切实落实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的政策要求。在政策支持上,实施产业用地分类管理制度,加强金融机制创新,积极争取政府债券和金融机构的支持。

(发言人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理事长,农业农村部原副部长、党组副书记)


解学智:强化统筹协调加大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力度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但当前农村产业基础薄弱,村经济缺乏有效引领带动,农村基础设施也仍是短板和薄弱环节,尤其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还存在供需不平衡的问题。

建议:要注重协同发力。一是国家层面要形成有效的政策合力,打好组合拳,全力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投入。二是地方政府要加大投入,以“小”博“大”,使更多农村客户获得信贷支持。要注重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适当延长产品期限,确保贷款周期与农业生产周期相匹配。适当降低贷款担保要求,积极探索“三权”抵押等贷款方式,大力发展小额贷款等普惠金融产品。要注重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的作用,充分发挥其服务乡村振兴“当先导、补短板、逆周期”的重要作用。要注重差别化监管,进一步明确各金融机构的职责边界,进一步完善针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差异化监管政策,提高“金融支农”的精准度。

(发言人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董事长)


程永波:关于建立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激励机制的建议

社会资本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农业农村投资造成巨大冲击,为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更多更快更好地参与乡村建设,建议:

一、夯实载体,引导社会资本精准投向。构建形成覆盖全面、体系完整、分级分类、长短结合的乡村振兴重大、重点项目库,制定项目建设专项规划,明确项目投资方向和运行机制,精准引导社会资本下乡。建立乡村振兴投资信息服务平台,完善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平台,为社会资本下乡建立良好产权交易环境。

二、综合施策,增强政策聚合叠加效应。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对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短板领域的投资项目给予优先重点支持。充分发挥信贷支持优势,为具备条件的社会资本投资项目提供长期稳定的金融产品和差别化服务。

三、多措并举,补齐乡村营商环境短板。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原则,持续加大公共财政向“三农”领域倾斜力度,优化投入结构,加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薄弱状况。健全政务信息公开制度,推动政务服务向企业需求导向转变,加强宣传引导,完善政策解读机制,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营造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的良好氛围。

(发言人系全国政协委员,南京财经大学校长)


朱定真:关于进一步盘活农村闲置住房资源的建议

近年来,农村宅基地和农房闲置问题日益突出。北京、浙江等地开展了闲置农房盘活利用的探索,并在实践中发现存在制度设计有待完善、利用水平有待提高、利益分配机制有待健全等问题。

建议:进一步完善“三权分置”改革。落实宅基地所有权,稳定宅基地资格权,放活闲置宅基地和农房使用权。允许农民、农民合作社、市场主体、政府等多主体共同参与闲置农房开发利用,允许以土地征收、租赁等多种方式实现使用权流转;加强闲置农房盘活利用统筹规划,注重开发与保护平衡;完善公司、农户、村集体三方共赢的协作机制,鼓励农户通过自行出租或者委托村集体统一出租等方式,探索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农房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办法;完善政策支持,构建闲置宅基地和农房盘活利用信息平台,实现闲置农房的供需对接,探索建立闲置宅基地和农房租赁进场交易+评估担保+抵押融资+资产处置机制,开展闲置宅基地和农房长期租赁合同质押融资。对于开发利用闲置宅基地和农房达到一定规模的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建设。

(发言人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高级编辑)


夏涛:聚焦产业发展,接续推进脱贫摘帽地区乡村振兴

要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必须坚持一体推进产业扶贫与乡村产业振兴,进而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为此建议:

一是要因地制宜制定产业发展规划。认真总结扶贫产业发展经验,深入调查研究,科学编制县级及乡村产业发展规划。依据当地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和主导产业;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坚持长短结合,推动扶贫产业由短平快为主的特色种养产业,向以二三产业为牵引的长效产业发展,着力延伸乡村产业链条,增加产业综合效益。

二是要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在资金项目、金融保险、用地用电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推进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合作,引导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间加强合作,提升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

三是要着力构建利益联结共同体。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通过订单农业、入股分红等方式,将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扎实推进农村“三变”改革,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着力构建农户、村集体、农业经营主体深度联结的利益共同体,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发言人系全国政协常委,安徽省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委、安徽省委会主委,安徽农业大学校长)


蔡其华:关于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的建议

9月下旬,随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调研组,赴河南、山东就保障农村饮水安全进行专题调研,了解到农村饮水取得历史性成就,但还不稳定不牢固。建议:

一、坚持人民至上,把农村饮水安全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一环,纳入地方党政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考核范围,严格目标管理,加强绩效考核;坚持政府主导,把统筹各部门力量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强化发改、财政、水利、卫健、生态环境等部门沟通协调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二、坚持因地制宜,把城乡供水一体化作为主攻方向。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坚持建管并重,把完善农村饮水安全管理机制作为重点任务加以推进。充分发挥专业供水企业的优势和作用,实行企业化、专业化、规范化管理。

三、坚持改革创新,把建立稳定的资金投入渠道作为有力措施。建议继续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用于支持和引导乡村振兴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和改造,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多方筹措工程建设资金;坚持与时俱进,把完善政策法规作为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的治本之策。建议对农村饮水工程暂缓征收水资源税,继续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运营税收给予优惠政策。

(发言人系全国政协常委,水利部原副部长、党组成员)


黄季焜:把农村低收入人口作为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重点

“十四五”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解决相对贫困问题与实现共同富裕是“十四五”和未来相当长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艰巨任务。而实现以上任务的关键是要确保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公平生计和收入的快速增长。

建议:一、确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相对贫困线,并把农村低收入家庭作为重点扶持对象。明确相对贫困特别是农村低收入人口未来收入增长具体目标。制定至2025年、2035年和2050年分阶段的发展目标、主要衡量指标和政府考核指标体系。要把农村低收入人口收入增长和基尼系数作为解决相对贫困和乡村振兴的两个重要考核指标。

二、构建相对贫困特别是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的体制机制。以目前的扶贫攻坚体制机制为基础,构建更加适合解决相对贫困特别是农村低收入家庭生计与福祉的体制机制。延续五级书记抓的责任体系,推动五级书记抓相对贫困及农村低收入人口问题与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相衔接,延续脱贫攻坚“精准”理念,同时出台农村低收入家庭人力振兴计划,促进公平生计与发展。

三、中央财政资金支持要更多地向欠发达地区倾斜。中央财政和社会资金要更多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倾斜,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公共服务的资金投入;提升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本和信贷支持力度。同时促进城乡和地区间的社会保障标准一体化。

(发言人系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北京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吴晶:让“数字乡村”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中共十九大以来,国家作出实施大数据和数字乡村战略的重大部署安排,“数字乡村”成为实现乡村振兴、强化基层社会治理、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建议:

一、加强顶层机制设计,推动城乡数字化融合发展。数字乡村建设要超前于城乡融合、产城融合的步伐,提前布局空间融合治理的机制。统筹各部门信息资源,依托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体系,推进各部门涉农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开放、有效整合。促进数字乡村的全球交流合作。

二、加快新一代智能设施投入,探索乡村基层治理数字化。要进一步应用大数据、云计算、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布设视频监控、污水监测、交通设施等智能感知设备,提升乡村医疗、养老、助残、垃圾分类等“最后一公里”便民服务实效。

三、做好政策引导与服务,探索乡村智治改革新模式。要依托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加快推广“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等改革模式深入乡村。要做好政策引导,因地制宜、合理设定数字乡村建设路径和目标,扶持本地乡村新业态。

四、增强主体参与度,激发乡村智治的内生动力。要建立让各类乡村主体主动广泛参与的数字化建设平台,不断提升数字乡村建设参与能力为数字乡村的可持续发展输入内生动力。

(发言人系全国政协常委,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委、浙江省委会主委)


宁崇瑞:关于乡村规划建设工作的建议

乡村规划建设与人居环境整治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基础,更是乡村振兴战略五大要求中“生态宜居”为基础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抓手,也是提升广大农民幸福指数的一项重要工作。建议:

一、各级政府要加强对乡村建设的规划编制和建设实施管理的重视程度。建议适时进行必要的执法检查,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涉及乡村部分内容切实落地执行。

二、坚持规划引领,加快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进度。要把编制村庄布局和建设规划放在首要位置,推进与国土空间规划相衔接和“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的编制。要有序推进村庄布局调整,避免千村一面。要从国家和地方层面制定《美丽乡村建设规范》等规范、标准和指导性的图集。要动员、鼓励城乡规划编制单位、建筑设计单位积极投入乡村建设。

三、加大资金方面的支持力度。中央及各级政府要加大乡村建设的支持力度,严格要求各级政府将乡村规划的编制和管理经费纳入本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同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格局。

(发言人系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甘肃省委会主委,中国地质工程集团公司兰州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杨玉成:推进乡村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现代化的建议

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须多措并举、重点发力,形成更高效的乡村治理新结构、新秩序。

一、健全乡村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引领社会治理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为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组织保障;健全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体系,通过“1+N”方式组建辐射状网格化构架,将乡村治安维稳等各项工作纳入网格管理。

二、优化乡村治理权限。明确权力清单,建立责权利一致,事、财、人相匹配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强化部门乡镇协作,理顺派驻机构管理机制,做好基层审批服务和执法规范,实行属地管理;支持村级组织依法履行职责,强化村级组织服务功能,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的自律规范作用。

三、发挥“乡贤”引领作用。支持鼓励“乡贤”在促进乡村思想道德建设、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发挥乡贤的亲缘、人缘、地缘优势,凝聚优势资源,增强农村的“自组织”能力。

四、加强基层协商民主。积极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从“做群众工作”到“由群众做工作”,坚持“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政协搭台、各方参与、服务群众”原则,邀请部分乡村干部、乡贤代表、村民代表开展协商议事,为推进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助力。

(发言人系全国政协委员,民盟河北省委会副主委、河北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


王义军:加强教育培训造就一代新型农民

振兴乡村的主体是一代新型农民。通过教育培训将农民工,培养成具有现代文明观念,适应农村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新型农民,应该成为“十四五”期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从培养农村农业现代化进程主体的角度看,目前我国的农民工教育培训还存在不足,建议:按“全人教育”理念,设计培养目标。将人的整体发展作为根本价值追求,培养素质全面发展社会人的“全人教育”;加强培训顶层设计,形成多主体参与的治理格局,通过推动政府主导、企业配合、职校联动、社会协同、个体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实现治理主体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丰富培训内容,加强社会融入能力培训。建议在现有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内容上增加社会能力及人文素养模块,重点培养其价值观念、心理素质、法律意识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创新教育培训方式,满足新生代农民工多样化需求。要结合群体特点创新教育培训方式,增强培训灵活性。可依托网络新媒体开展培训,将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引入国家在线学习平台。构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生产与学习相结合的“混合教学”场景,提高培训针对性和有效性。

(发言人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青年交流中心党委书记)


白清元:以建设现代化农业特区为抓手,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和国际关系走向造成巨大不确定性,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面临的环境条件和内部动因已经发生深刻变化。

为此建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参照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借鉴美国专业化生产和日本农业特区的经验,分地区、分类型探索建设现代化农业特区,加快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农业生产由传统农业组织化模式向工业组织化模式转型、经营管理方式由分散化到集中专业化转变。

其中,探索建设现代化农业特区,要坚持中央统筹谋划与地方改革创新相统一,由中央定底线、定方向,鼓励各地开展原创性、差异化的改革;要坚持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出发,推动改革创新从原有“七区四园”分层分散化的模式向农业特区集成体系化的模式转变:一是加强现代化农业特区的顶层设计,高位推进现代化农业特区建设,科学布局现代化农业特区。二是加强现代化农业特区的集成改革,有效提高政策集成能力,切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三是加强现代化农业特区的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创新管理运维模式,着力构建现代化农业体系。四是加强现代化农业特区的科技支撑,推动科技创新全面融入,强化种业资源攻关。

(发言人系全国政协委员,民革内蒙古自治区委会主委,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

责任编辑:张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