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首页>>
人大立法>>要闻>>
人民的健康,我们的牵挂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人民政协报发布时间:2020-11-11 10:26:06

原标题:人民的健康,我们的牵挂——全国政协委员为健康中国建设议政建言述评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

                                                                                 ——习近平

人民健康是立国之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亲自谋划、亲自推动健康中国建设,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健康基石。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出发制定防控战略策略,书写了壮丽的中国抗疫答卷。这份答卷更加凸显出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意义。

用全民健康托起全面小康,彰显了党执政为民的情怀,也是全国政协委员的牵挂。

从双周协商座谈会到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从专题调研到提案办理协商,“十三五”期间,全国政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健康中国建设系列重要论述,持续贡献智慧和力量。在健康中国的美好蓝图一步步变为实景的过程中,全国政协委员是重要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将健康的关口前移

“医疗卫生事业很重要,但我不赞成把关注点全放这里,解决健康问题的关口要前移。”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主任袁贵仁说到“不赞成”,略略抬高了音调。

“老谈医院就不‘健康’了,还应该谈怎样能少去医院、少生病。”张健委员立刻附和。

……

2019年7月17日晚上,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的一家宾馆内,全国政协副主席卢展工率队的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推进健康中国战略”调研组成员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很热烈。

这次调研是为全国政协即将举行的同一主题双周协商座谈会作准备。推进健康中国战略需要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战略的关注点不再是单纯的救死扶伤,而是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显然,这不仅仅是医疗卫生领域的事。

在双周协商座谈会前,教科卫体委员会先后赴宁夏和海南省开展专题调研。委员们将了解到的第一手资料和意见建议带到了2019年11月8日举行的双周协商座谈会上,从政策法规、体制机制、宣传教育、全民健身到科技支撑,大家从不同角度提出建议。

建议很快转化为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现实动力:会后,报送的政协信息《推动体质健康指标纳入常规体检,营造全民健身科学锻炼新常态》得到中央领导同志批示,报送的政协信息《关于进一步推进健康中国的建议》中,“加强健康领域法治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立法和健康领域法律法规修订工作”的建议,得到有关部门高度重视。2019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国家卫生健康委将修订《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等一批部门规章纳入2020年工作计划。

健康的关口前移,意味着人民群众不再单纯被视为卫生健康事业的“病人”,而是自身健康的“主人”,因此,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很重要。

“我现在位于杨浦区军工路X-PARK运动基地,这是上海一个新的体育运动‘打卡圣地’。”

今年5月8日,全国政协“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上,身在上海的杨扬委员通过视频连线发言。

这是十三届全国政协首个体育方面的重点协商议政活动。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是一个“小切口”,但背后是健康中国的“大文章”。会上,委员们贡献了很多好点子,会后形成政协信息专报,国家体育总局专门召开相关工作会议,并专门致函全国政协办公厅,表示将结合委员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文件,部分会议成果被纳入国务院办公厅2020年10月发布的《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

在建言献策之外,全国政协还有“真金白银”的帮扶行动——教科卫体委员会每年开展卫生“三下乡”活动,把权威的诊疗、先进的技术、科学的健康知识和放心的药品器械送到基层,助力健康扶贫工作。

健康中国是个大战略,健康却是涉及每个人切身利益的具体事。五年来,委员们聚焦事关人民健康的一系列具体问题逐一击破,让健康生活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疫情之下构筑安全防线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亿万人民对“健康中国”有了更深切的感悟。

“疫情”成为今年全国政协履职活动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全国政协围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各种渠道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广大政协委员以多种方式投身抗疫斗争,以实际行动展示出责任担当。

7月24日,全国政协举行双周协商座谈会,围绕“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机制”建言献策,此前,教科卫体委员会调研组曾赴上海和江苏进行了调研。会议汇聚了来自抗疫一线的政协委员、公共卫生领域专家学者,以及国家相关部委负责同志,如何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是大家讨论的重点。

如果说“救治”是战术层面施策,“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则是战略层面的固本之基。来自武汉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院长胡豫委员认为,应该合理布局医联体,发挥龙头医院临床救治能力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筛查和预防作用。蔡秀军委员建议,县级及以上政府成立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中心,做好“平战结合”工作。虽然大家的观点各不相同,但出发点是一致的:要让人民健康的安全防线足够牢固。

在抗疫的伟大斗争中,中医药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实践证明,这一传承千年的民族瑰宝在守护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具有巨大优势。

中医药事业发展是“十三五”时期全国政协委员高度关注的话题,众多委员为此提交提案。2019年4月和5月,由全国政协副主席卢展工、何维分别率队,教科卫体委员会围绕“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和机制”先后赴安徽、黑龙江开展专题调研。

这是一次很有亮点的调研。每到一处,委员们即分散开展“沉浸式”调研,并进行不同范围的互动交流,有时“座”谈,有时“站”谈。白天调研,晚上还以茶叙的名义召开内部座谈会,在思想碰撞中寻求最大公约数。调研中组织了两场提案督办会,调研结束后又就此主题举行重点关切问题情况通报会,邀请科技部、国家中医药局通报有关情况,与委员互动交流。

扎实的调研结出了累累硕果:调研报告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同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充分吸纳调研报告提出的“建设一批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康复中心、区域中医(专科)医疗中心”“健全监管标准和体系”“注重中医思维和临床思维培养”“制定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条例,挖掘抢救名医名家名药工的学术经验”等多条建议。


■医改课题“接力跑”

健康中国建设必须靠深化改革提供强大动力,其中,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个绕不开的课题。

五年来,为探索医改的中国方案,全国政协委员进行了一场“接力跑”。

“十三五”开局之初,医改正进入深水区,成果亟待巩固,体制机制障碍亟待破除。2016年5月,全国政协召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专题协商会,多位全国政协委员、专家与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社部、国家卫计委、国家食药监总局等部门负责同志面对面坦诚交流,探讨继续深化改革的具体路径和方法。会后,一些委员建议得到采纳落实,转化为深化医改的决策措施。

医改需要人才队伍作保障,从这个角度看,医学院校建设是医改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之一。

专题协商会召开数月后,时任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的黄洁夫带领调研组,就高水平医学院校建设和发展问题赴北京、吉林和广东调研。

医学教育的特殊性决定其不能照搬其他学科的教育模式。围绕这一课题,调研组提出了一揽子有针对性的建议,形成的调研报告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和批示。2017年全国两会,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以专委会名义递交《关于重视高水平医学院校建设和发展的提案》,被确定为全国政协重点提案。同年9月举行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为推动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渠道和机制持续发力。

梳理“十三五”时期全国政协的各种调研、协商议政和履职活动,会发现涉“医”的议题很多:2017年开展“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医疗卫生服务面临的挑战与配套政策”专题调研;2017年开展“医学生物技术的临床转化与规范”专题调研;2018年举行“巩固破除以药补医改革成果,完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双周协商座谈会;2018年开展“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专题调研……

在密集建言和持续发力过程中,全国政协为健康中国建设中一系列涉“医”课题增进了共识,凝聚起人心。

“十三五”以来,中国医改成就受到国际社会积极评价,14亿人口的大国交出一张漂亮的健康“成绩单”:人均预期寿命更长,看病就医更便利,公共卫生防线更牢固。显然,这份成绩单也饱含着广大政协委员的心血与智慧。

没什么比亿万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更让人牵挂,全国政协委员正用实际行动为健康中国建设添砖加瓦。

责任编辑:张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