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首页>>
人大立法>>新法速递>>
《上海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条例》下月起施行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上海人大网发布时间:2020-10-28 15:05:10

原标题:“吹哨人”制度写入地方法规 《上海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条例》下月起实施 

“获悉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立即向所在地人民政府、卫生健康部门或者疾控机构报告,或者通过12345市民热线报告。”保障完善“吹哨人”制度被写入了地方法规。在10月27日举行的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上,备受关注的《上海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表决通过,将于今年11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将在总结固化有效经验的基础上,健全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起“预防为主、平战结合”的公卫防线。

《条例》要求上海市健全公共卫生监测预警体系,建立综合监测平台,构建包括医疗机构,药店,学校,托幼机构,养老服务机构,食用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进口冷链食品储运、加工、销售企业,交通枢纽等单位和场所的监测哨点布局,依托市级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建立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明确不同类型公共卫生事件的触发标准,汇集、储存、分析、共享相关部门的监测信息,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市、区卫生健康部门应当组织有关专业机构对获悉的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或者接到的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时汇总分析、调查核实,并将调查核实的结果按照规定流程与时限进行报告。

同时,上海市建立健全公共卫生预警制度。对可以预警的公共卫生事件,按照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确定预警级别。预警级别从高到低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市、区卫生健康部门应当根据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结果和疾控机构的报告,开展公共卫生事件发展趋势分析和风险评估,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公共卫生事件预警信息。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出现了像李文亮医生这样的“吹哨人”。对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吹哨人”,《条例》已予以了制度性的保护。《条例》明确规定,获悉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立即向所在地人民政府、卫生健康部门或者疾控机构报告,或者通过12345市民热线报告。

疫情防控期间,社区基层一线工作人员的付出很多。金山区朱泾镇人大立法联系点表示,各村居工作人员冲在防疫一线,放弃了双休日,“白加黑、5+1”工作,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但因编制体制限制,按规定不允许发放加班费等相关补助,希望《条例》在制定过程中能有所突破。

对此《条例》也予以了回应,规定本市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直接参与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处置、医疗救治等一线工作的人员给予临时性工作补助,并在职称评审和岗位晋升上予以优先考虑。上海市对参与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本市对因参与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致病、致残、死亡的人员,按照规定给予工伤、抚恤、烈士褒扬等相关待遇。

《条例》还明确建立健全各方参与的公共卫生社会治理体系,规范相关主体责任。要求餐饮服务单位应当提供公筷公勺服务。餐饮行业主管部门以及相关行业组织,应当制定分餐制的服务规范,并推动餐饮服务单位落实要求。同时要求个人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进入公共场所,应当佩戴口罩,并保持社交距离,以及勤洗手等健康生活习惯。(陈颖婷)

责任编辑:张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