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首页>>
人大立法>>人大监督>>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执法检查开展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法治日报发布时间:2020-09-15 14:09:32

原标题:打开公共文化服务三大问号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执法检查随行观察 

9月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执法检查组在河北省图书馆了解读者阅读体验和阅读需求。 

“新晋网红图书馆,你打卡了吗?”

“故宫每日限制游客5000人,没能‘进宫’的小伙伴也没关系!快来一起‘云入宫’吧!”

“@14岁以下小朋友,成博邀你体验‘博物馆奇妙夜’!”

……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这些文化生活,与一部法密切相关——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作为我国文化领域一部综合性、全局性、基础性的重要法律,其突出强调,要满足公民的基本文化需求。

9月8日至1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艾力更·依明巴海率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执法检查组在河北进行执法检查。

公共文化设施是否填平补齐?公共文化服务如何对接群众需求?区域、城乡、群体不均衡短板如何破解?本报记者随行采访,试图打开这些问号。


公共文化设施是否填平补齐?

9月8日,见到齐娜娜时,她一袭红裙,站在民宿门前。

齐娜娜是嫁到河北省平山县梁家沟村的媳妇。她住的二层小楼,离西柏坡纪念馆只有一公里。小楼修得齐整,有260多平方米,一家四口住在一层,二楼用来经营民宿。

随着红色旅游热,她打理民宿,加上丈夫在景区开观光车,去年赚了10多万元。

“以前,忙着看孩子、管民宿。”她说,“现在不太忙了,有空会多读读书。”

“是自己买书,还是去村里借?”检查组问。

“常去村里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离我家就几百米。”齐娜娜站在小院,手往南指,“我们经常从那借书,学学管理、做菜,书虽不多,也基本够用了。”

在梁家沟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执法检查组看到,除了有齐娜娜说的图书阅览室外,还有综合文化活动室,中心对面有个文化广场,不少村民正围坐在一起,观看河北梆子。

在河北,类似这样的村级文化服务中心,目前已建成5万多个,覆盖率达99.5%。

曾经,一些地方在公共文化领域存在资金投入不足、公共文化设施落后等问题。

2017年3月1日起,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施行,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各级政府是承担公共文化服务的责任主体。

自此,“软文化”有了“硬标准”。

9月9日,在河北省贯彻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情况汇报会上,河北省副省长夏延军提供了一组数据——

看支出。2017年至2019年,全省公共文化支出从103亿元增长到158亿元,年人均支出从138元增长到208元,年均分别增长23.85%和22.77%,明显高于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增速。

看覆盖。全省建有各类博物馆151个、公共图书馆173个、文化馆180个、乡镇(街道)文化站2255个、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50428个、各类体育场地6.5万个。

看公益。“十三五”期间,省、市、县三级累计投入4.4亿元,推动全省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综合文化站全部免费开放。

夏延军用上述数据说明,河北省切实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能职责,不断强化政府保障作用,已基本形成全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

但夏延军也坦言,个别县(市、区)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视不够,仍存在重经济、轻文化,重文化产业、轻文化事业的现象。将进一步明确省市县三级公共文化领域事权和支出责任,确保事权更加清晰明确、支出责任更加科学合理,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经费保障。

●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有关规定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公共文化服务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公共文化服务如何对接群众需求?

9月9日,河北省图书馆阅览区,一个女孩正在伏案读书。桌上,放着几本考研参考书。

面对检查组的询问,女孩显得有点羞涩。

“来这里方便吗?”

“方便,就10分钟路程。”

“通过预约进馆?”

“微信公众号预约就行了。”

今年,面对突发疫情,公共文化机构及时应变求变,创新服务方式。

河北省图书馆推出预约进馆的同时,通过官网、微信公众平台24小时不间断提供馆藏资源查询、数字资源下载以及读者活动推介等服务,通过街区自助图书馆、分馆、流动图书馆车等将服务延伸至社区、学校等,给不便到馆的公众提供阅读便利。

河北博物院以智慧博物馆建设为抓手,充分融合智能化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为观众提供自助办票、智能导览、活动预约等服务。官微推出“国宝·云约会”等5类互联网云教育项目50场,与广大公众“云约”河博。推出“云游博物馆”文化体验活动,吸引超过6000万人次畅游云上博物馆。

河北各级各类公共文化服务单位,创新文化服务供给,坚持闭馆不闭网、关门不打烊,利用新媒体和社交平台推出云上展览、云端课堂、码上阅读等线上文化活动。

以人民为中心,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题中之义。在河北博物院,执法检查组问:“是否建立反映公众文化需求的征询反馈制度?”

“我们制定了观众投诉、意见、建议反馈管理办法,先后征集人大代表、观众、网民等社会各界意见建议57条,可立行立改的全部完成整改。观众满意率保持在97%以上。”河北博物院院长罗向军回答。

“服务好不好,让群众去评价,一定要让群众参与进来。”检查组说。

“让群众参与”,这是执法检查组反复强调的。

9月10日,在临漳县图书馆考察时,执法检查组同样关注是否建立公众参与的考核评价制度,“要把群众请过来,真正去听听他们的意见”。

公共文化设施建好后,最怕闲起来。正所谓,开张时热热闹闹,运营时冷冷清清。

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效能的好坏,有运营资金的问题,有人才队伍的原因,但关键还是要找准群众的文化需求,提升供需匹配度。

当前,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已经从文化产品有没有、够不够,转化为好不好、精不精。文化供给用心、文化服务走心,才能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执法检查组提出,要紧扣民生福祉,着力推进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侧改革,支持开展群众性文化生活,深入开展“以需定供”的互动式、菜单式服务,使公共文化产品更好地同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相对接。

●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有关规定

第二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有公众参与的公共文化设施使用效能考核评价制度,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单位应当根据评价结果改进工作,提高服务质量。

第五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监督检查,建立反映公众文化需求的征询反馈制度和有公众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考核评价制度,并将考核评价结果作为确定补贴或者奖励的依据。


发展不均衡短板如何破解?

执法检查组成员、全国人大代表吕卉,连续多年关注公共文化服务发展。

今年全国人大会议上,她和10多位代表共同提出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在上个月,得到文化和旅游部答复。

在吕卉看来,公共文化均衡发展有待进一步统筹推动。“目前,城乡间、区域间、群体间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差距依然明显。”

执法检查中,大家反复提到公共文化服务的三大“不均衡”,即区域不均衡、城乡不均衡、人群不均衡。

在沧州,16个县市区,有7个贫困县,基础条件差,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区域内、城乡间公共文化服务不均衡问题突出。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施行后,沧州的变化,让沧州市图书馆馆长宋兆凯没有想到:“2017年以来投资13.3亿元,新建县级文化馆图书馆11个、改扩建6个,4个县区结束了没有图书馆的历史。”

沧州之变,是思想认识之变,也是法律“咬合”之力。

为了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河北省财政厅副厅长马学说,2017年至2020年,省级落实资金3.32亿元,着力推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有效提高相关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

同期,省财政累计落实资金1.63亿元,支持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1128个,有效弥补农村教育文化资源不足,让乡村孩子享受到更有质量的公共教育和文化服务。

高继泽,河北固安人,非遗项目传承人。10多岁就和父亲学习面塑,已经捏了40年“面人”。

9月9日,在河北省群众艺术馆非遗展区,高继泽向检查组说起自己的愿望:“让非遗活动多进校园,尤其是进乡村校园,让乡村的孩子们了解非遗,认识到保护传统文化的责任。”

基本性、均等性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属性,也是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不可否认,我国面向农村居民的服务种类偏少、数量偏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能力较弱,面向农村留守儿童、老年人、农民工、残疾人等群体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偏少。

如何补齐这些不均衡短板?多个城市提出“共建共享”。

石家庄提出,建立公共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将分散在不同部门的公共服务资源和项目有效整合,打破行业、行政、区域管理壁垒,实现资源互联互通、共建共享。

邯郸提出,大力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博物馆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贫困地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提档升级建设、卫星数字农家书屋建设等系列工程,以数字化提升供给效能。

在邯郸市博物馆,吕卉最关心,“如何加强区域博物馆的合作交流”。她认为,可以通过共同举办、邀请参加等形式组织开展特色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活动,推动优质服务资源流动、服务共享。立足实际需求,坚持优势互补、以高带低,推动建立区域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互联互通机制,不断满足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

在实践中,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还面临一些困难、存在一些问题,尤需用好法治武器,发挥法治威力。

诚如艾力更·依明巴海所说:“要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解决好、处理好这些问题,坚持补短板、强弱项,加强法律实施薄弱环节建设,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法治化水平。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让文化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更广泛地惠及全体人民。”

●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有关规定

第八条 国家扶助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协调发展。

第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和流动人口等群体的特点与需求,提供相应的公共文化服务。 (王斗斗)

责任编辑:张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