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首页>>
人大立法>>人大监督>>
执法检查组建议补齐人才短板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法治日报发布时间:2020-09-09 11:07:30

原标题:执法检查组建议加大政策指引补齐人才短板 

大力培育和发展慈善组织 

慈善组织自身还存在哪些问题?还需要哪些制度保障和政策激励?对慈善组织如何做到科学监管?这些问题成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慈善法执法检查组在山西开展执法检查时关注的重点。

率队检查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白玛赤林指出,无论是全国层面还是在山西,从慈善组织占社会组织的比例来看,慈善组织登记、认定的积极性还不够高,慈善组织的数量还偏小。要深入研究这种情况的成因,加大政策指引,引导和鼓励慈善组织登记认定,大力培育和发展慈善组织,不断壮大慈善力量,以适应新时代慈善事业发展的要求。


多倾听小微组织声音

为了解慈善组织的困难和需求,9月1日下午执法检查组在太原召开座谈会,与部分慈善组织负责人和专家学者进行座谈。

太原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教授乔运鸿说,经学校批准,自己还担任山西省娴院慈善基金会党支部书记的职务,“我在工作中感受到,管理部门在做到严格监管的同时,也要善于柔性治理,要能够与慈善组织交朋友,走近他们,这样会更容易发现慈善组织的问题和需求”。

执法检查组成员、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任贤良指出,不少社会组织反映,一些审批程序过于繁琐复杂,平时遇到问题不知该找谁协调解决等。

“希望各级主管部门要多倾听广大社会组织特别是小微组织的声音,努力改进工作方式,多为他们解决难题。要将鼓励支持、协调促进慈善事业发展,作为监管的基本理念和工作出发点,进一步提高监管部门审批时效,改进为慈善组织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任贤良说。


人才队伍建设是短板

9月1日上午,执法检查组以不打招呼的形式,来到山西省民政厅进行检查。

“服务时长是怎么统计的?如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执法检查组成员、全国人大代表杨震生问道。

“疫情防控期间,有慈善组织在几天的服务时长上,写的是一天工作24小时。我就给他们回复说,这个写法不规范,对方说是把值班时间算进去了。我说那也不对,志愿服务统计的是工作时间,再说你即使值班也得吃饭和睡觉吧?据我们事后了解,他们也不是故意这么写,主要还是对慈善的理解不够透彻。”山西省民政厅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处一级主任科员陈涛举例说。

山西省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王志中说,慈善事业人才队伍建设确实是一大短板,专业人才缺乏已经严重制约了慈善组织的发展。

“目前来看,我国的慈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是短板。全国仅有几所高校开设了这方面的专业,远远满足不了需求。建议政府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更多高校开设这方面的专业,高校也可以探索订单培养的模式来培养这方面的人才。”王志中说。


慈善组织需去“同质化”

“通常而言,大家都是成立慈善组织后去寻找救助对象,而我们则是因为有了救助对象才成立的这个慈善组织。对于血友病,社会认知度比较低,这给我们的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我们希望众多慈善组织能够搭建一个慈善库,实现信息共享和对口扶持,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山西博爱血友病关爱中心理事长田燕说。

执法检查组成员、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郭军指出,如何把募捐到的钱精准用到最困难的群众、最需要的群体身上,是非常考验慈善组织能力的事情。

“这几年,慈善事业发展很快,社会捐赠额不断增加,但慈善‘同质化’的苗头也有所体现,也就是说,大家都在干性质相同的事。比如,多数慈善组织都倾向于把善款用于助学、助孤、助残方面。在这种情况下,善款是不是能够用到刀刃上、有没有重复救助现象、有没有把钱花到不该花的地方,值得研究。”郭军说。

执法检查组成员、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郎友良说,慈善组织要树立“精准慈善”的意识,实施每一个项目、使用每一分善款前,都要把前期工作做细,从而不辜负捐献人的期待。同时,要能够积极拓展新的慈善领域,在去“同质化”的路上先行一步,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更好地为特殊困难群众雪中送炭。 (蒲晓磊)

责任编辑:张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