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首页>>
人大立法>>代表风采>>
谭小明:看村民腰包就知道代表承诺已兑现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重庆人大网发布时间:2020-09-02 09:10:00

原标题:代表承诺兑现没?看村民腰包就知道

在丰都县江池镇关塘村,曾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小小关塘村,土墙一大片,光棍一大堆。”

曾经,关塘村是县级贫困村之一。

2016年底,江池镇人大代表、关塘村党支部书记谭小明,给选民许下一个承诺:发挥代表作用,让关塘村环境变好,让村民腰包鼓起来。

一年后,该村整村脱贫;2019年,该村被市政府评为美丽宜居村庄。


承诺:为村民建好“四条路”

谭小明是土身土长的江池镇关塘村人。1994年入伍,退伍后,谭小明回到了家乡。

关塘村基础设施条件差,村里到江池场镇只有六公里路程,但在2016年以前,村民要从相邻的石柱绕行。这一绕,步行就是1个小时。虽然政府规划了关塘河大桥,但由于资金问题,桥修了一半又搁浅。

谭小明当选为镇人大代表后,就许下一个承诺:不仅要推动这座桥的建设,还要帮村民建好“四条路”,让村民富裕起来。

“路通了,一通百通。”谭小明说,这“四条路”所指的,是场镇到村里的“通畅路”、从各家各户到主干道的“便民路”、连接村里各产业的“产业路”和方便村民把果实拉出来的“机耕路”。

为尽早实现承诺,谭小明与县、镇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利用各种渠道争取建设资金。在奔走了几个月后,关塘河大桥的修建“重启”。2017年底,大桥建好了,村民到场镇步行只需20分钟。

谭小明很清楚,老百姓要真正富起来,还要有产业,所以他暗暗下决心,继续推进“四条路”建设,提的建议大多都跟修路有关。

目前,关塘村新建水泥路10.45公里、便民路12.1公里,解决了群众出行难;建成7.5公里产业循环路,将全村所有产业连成一片;新建机耕道12.3公里,降低了劳动强度和减少了运输成本。


蜕变:贫困村变富裕村

熟悉谭小明的人都知道,他脑子活,也爱学习。

村民朱树军和母亲日子过得很困难。谭小明找到朱树军,让他搞畜禽养殖。为解决启动资金的问题,谭小明帮助朱树军获得小额信贷15万元,还借了10万元钱给他。

“谭代表让我看到了希望。”朱树军说,2016年开始养猪、牛、羊,现在每年纯收入在10万元以上,除了把谭小明借的10万元钱还清以外,还娶了老婆,日子过得越来越火红。

为助推该村产业发展,谭小明建议充分利用关塘区位优势,及时组建丰都县关塘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种+渔+游“三位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发展莲蓬观赏基地,同时种植桃子、李子。

如今的关塘村,通过种养结合+亲子游乐等方式,日旅游接待能力达到500人以上。

关塘村产业发展起来了,来关塘村休闲的人多了,村民的腰包也鼓起来了。发展模式的变革,让关塘村户均纯收入每年增长10000元以上,实现了由贫困村向富裕村的蜕变。

结合乡村旅游发展的需要,2018年,关塘村在充分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对全村169家房屋进行了改造,同时拆除危旧房21家。

“如今,关塘村实现了荷塘渠堰净、公共道路净、服务中心净、文化广场净,村民家庭环境实现了室内室外整洁、厨房厕所整洁、床上床下整洁、农具家具摆放整洁……”谭小明说:“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兑现了对选民的承诺。”(陈敏 何峰江)

责任编辑:张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