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首页>>
人大立法>>代表风采>>
沈先贵:引领乡亲趟富路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湖北人大网发布时间:2020-08-14 14:50:46

十堰市郧阳区杨溪铺镇人大代表沈先贵:引领乡亲趟富路

四通八达的道路两旁绿树成荫,香菇大棚内村民们开心劳作,苗圃基地里各种苗木长势喜人,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不时发出欢声笑语……走进座落于209国道和郧丹公路交会处的十堰市郧阳区杨溪铺镇鲍沟村,处处呈现出生机盎然、幸福祥和的场景。

近年来,湖北省杨溪铺镇人大代表、鲍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沈先贵,聚焦党建领航、产业富民、真情为民,带领全村广大党员和群众趟出了一条强村富民的新路子。


强基固本,筑牢为民“主心骨”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

沈先贵认为,村要稳定谋发展,首先要形成团结协作、战斗力强的村班子。他以身示范,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和“党员联户”制度,认真组织实施党员积分量化、为党员过政治生日、定期集中学习等活动,实现了“两委”干部、党员联系群众全覆盖,从心底唤醒每名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切实提升了每一位党员干部的党性意识和为民服务本领。班子成员分工明确,配合密切,坚持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带头发展经济,凝聚了强大的工作合力。

打铁更需自身硬。沈先贵坚持从自身抓起,带头改进作风,不吃集体一顿饭、不贪群众一分钱,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带动全村干部群众同心同德、齐心创业。坚持把群众关心关注和迫切需要解决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流转、易地扶贫搬迁等热点难点问题纳入“四议两公开”和“三治”社会治理模式的决策范围,严格程序,阳光操作,推进村级事务管理民主化,形成了民主管理聚人心、党群共建新农村的良好氛围。


带领致富,鼓起群众“钱袋子”

鲍沟村历史上一直以种粮为主,几乎没有什么经济作物,村民生活大多都比较拮据。

怎样带领群众致富?沈先贵和村“两委”一班人经过考察论证,决定抢抓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机遇,结合鲍沟村实际,大力发展香菇产业。

干就干好。为确保产业发展效益、消除群众顾虑,沈先贵和村“两委”选派专人进行香菇种植、养护、烘干等技术培训,并远赴河南引进先进材料和技术,流转土地30余亩建设香菇产业基地,建成集自动化点菌、养菌、出菇于一体的双层冬暖夏凉大棚17个,发展香菇28万棒。

2019年,该村通过香菇产业基地为在家闲置劳力提供就业岗位70多个,实现集体经济增收65万元,人均年增收约1.2万元,带动40余户贫困户增收致富。

发展香菇产业的甜头,并没有使沈先贵感到满足,反而更加坚定了他强村富民创大业的决心和信心。他和村“两委”因势利导,引导村民广栽“摇钱树”,大兴经济林,发展苗圃基地100亩、板栗2100亩、油橄榄230亩、甜柿子1500亩,与寿康永乐公司采取“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巩固种植“鲍沟贡米”水稻380亩。

有了好的“领头羊”,鲍沟村更多致富带头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目前,该村共培育规模性种植、养殖大户20余户,自主创业致富带头人5户,带动60余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真心办事,情暖群众“心窝子”

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加快小康进程的同时,沈先贵坚持把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作为重中之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

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坚持从基础、基本做起,破解群众生活生产难题,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沈先贵和村“两委”争取资金100余万元,完成了道路硬化、绿化、美化;实施雨污分流和农村旱厕改造工程,改善水利设施,形成了集排水、蓄水、灌溉和立体综合开发于一体的生态水系;推广“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模式,做到房前屋后“瓜果梨桃、鸟语花香”。

按照“高标准打造、高质量运行”的原则,建成面积达200平方米的安幼养老中心,配齐老年人互助式日间照料中心、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健康管理中心及健康娱乐广场等,目前安置五保老人和周边留守老人30多人、留守儿童20多人。中心外设小广场、篮球场、乒乓球台、健骑机等体育设施一应俱全;中心内,月季、冬青等绿化苗木点缀其间,整个环境既美观又温馨;中心每间宿舍都配备有电视、空调、卫生间、洗漱台、晾衣架等,老年人生活十分方便。沈先贵和村“两委”还经常组织文艺小分队表演文艺节目,邀请辅导员为留守孩子作学业和课外活动辅导,不断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这几年,沈先贵和村“两委”通过村民选举成立红白理事会,建设红白事宴会大厅,移风易俗;成立村级文艺演出队和党员志愿服务队,每年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和志愿服务20余次;开展“十星级党员”“十星级文明农户”评选等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激发了村民关心、参与、推动村集体发展的热情。

责任编辑:张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