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首页>>
人大立法>>代表风采>>
谢瑞勇:些小民生我最为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福建人大网发布时间:2020-07-27 15:31:12

原标题:些小民生我最为——记福建省下派浦城县忠信镇排栅村第一书记谢瑞勇

一排排漂亮民居鳞次栉比;一条条入户道路干净整洁;一张张幸福笑脸如花儿般绽放……在浦城苏区的闽江源头河畔,一个名叫排栅村的地方,一幅生机盎然的新农村画卷正徐徐铺开。是谁让昔日破败落后的省级贫困村旧貌换新颜,让昔日目标考核全镇排名后三名的村一跃变成市文化村建设试点村、市级文明村、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我们村有今天这样的变化,多亏上面派来的谢支书。”村民们都说。

村民说的谢支书,就是福建省委组织部下派到浦城苏区的忠信镇排栅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谢瑞勇。

谢瑞勇,1.8米左右的个儿,高高的鼻梁,微微翘起的眉毛下镶嵌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被太阳嗮得白里透红的脸,显得英俊而血气方刚。他出生于闽北武夷山老区基点村星村村一农民家庭,今年45岁,大学文凭,系福建省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2017年4月,就是这位“红土”后生,积极响应全省推行的“能人治村”计划,放弃了在城里的舒适生活,被组织下派委任为浦城县忠信镇排栅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我就是想做点实事。”面对别人的疑惑,谢瑞勇淡定地表示:下派不图官升位,些小民生是我为。

的确,在排栅村党支部会议室见到谢瑞勇支书时,他正在向福建省商业学院争取为他村就读该校的贫困生给予助学金的事。原来排栅村贫困户巫运辉,其老婆得精神病,常年服药,家里两个小孩读书,大的就读福建省商学院,小的上小学,家庭生活十分拮据,老祖宗留下的一点房基,打好了地基一直撂着,没钱续盖。在这个节骨眼上,谢瑞勇凭借自己在大学的人缘关系,为巫运辉大女儿联系学校的4500元助学金,与此同时,谢瑞勇还向浦城县人大争取到每年向他家资助10000元的济困金。真是“民生心头事,时刻挂心间啊!”

是的。下派三年来,谢瑞勇把三尺讲台的育人功夫搬到农村广阔天地大舞台,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守住初心,不忘民生,苦干加巧干,使昔日不起眼的排栅村变成了一个快速发展的美丽乡村。


凝心聚力谋发展

“人心在哪里,我的方向和重心就应在哪里。”采访时,谢瑞勇告诉笔者:“脱贫攻坚,抓住了人心,就抓住了重点。”

谢瑞勇刚到排栅村时,就有人告诉他,“排栅的班子人心不齐,很难磨合。”不是么,召开第一次党员大会时,全村60多位党员,稀稀拉拉的只来了20多个,“你这个省下派的谢支书,担心当不了排栅这个‘头’,干不了几天就收拾铺盖走人了!山沟沟落不下大凤凰。”村民们冷嘲热讽。的确,那时排栅村的矛盾纠纷多发、经济滞后,谢支书意识到关键原因就是人心不齐。要脱贫、想致富,必须先凝聚人心,形成全村“一盘棋”。

谢瑞勇在交谈时告诉笔者,上任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走进田家地头和农家小院,与党员群众拉家常,首先与离职村干部交心谈心,然后一个组一个组调查摸底,了解群众所盼、所需,全村疏理出20多个问题。有山场纠纷、房产纠纷、工程承包纠纷等等,针对这些问题,他在村党员和村组干部会议上作出承诺:“我既然来到排栅村当了这个支书,我一定竭尽所能,为村民实实在在做一点事,一定把村里的事解决好。”

他清醒地认识到,想要让村民过上好日子,首先必须建好一个让大家信得过、靠得住的班子,必须在村里大小事务上一碗水端平。在维护班子团结方面,支部书记的职责是重中之重。在他的督促倡导下,村里执行了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制度,建起了“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点”“村民议事点”“三农知识讲坛”“环保讲堂”等,让村民有说事、议事、评事和学习的好去处。自他上任以来,村里从来没有发生过一起因班子办事不公而引发的相关问题。

通过不懈的抓班子带队伍,排栅村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村委班子讲团结、顾大局、守纪律、重实干,精神状态明显转变。排栅村主任巫建峰说:“有了谢支书,我们村民主气氛更浓、干群关系更好,大家干事劲头更足了。”


抱团“取暖”拓富路

排栅村有国定、省定贫困户23户46人,他们中身体残疾、患大病、无劳力的有33人,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村民要快富,要找对门路”,谢瑞勇十分注重致富门路,他四处寻求产业发展项目。为改变“一年一茬稻,多茬不可靠”的传统农耕观念,谢瑞勇带领村两委干部外出考察,学习先进经验。结合村里实际探究致富门路,发展槟榔芋生产:将村里的一些荒芜地或弃耕田开发利用,发展槟榔芋种植。全村建立900亩槟榔芋种植基地,并采取建立村合作社,村民入股分红的经营方式,成立了排栅村槟榔芋合作社。这两年种植户年人均纯增收入8000多元。村里对11户种植槟榔芋的省定贫困户实行政策、技术、资金扶持,使他们早日脱贫。如省定贫困户苏良炎,通过种植槟榔芋年增收上万元;贫困户苏建立因家属得病花去了不少医疗费,手头十分拮据,他参加槟榔芋种植合作社受益后,今年又扩种60亩,苏建立告诉笔者说“我今年不仅可以全部还清债务,而且可以赶上村里的中等生活水平。”

笔者在排栅村槟榔芋种植基地看到,十几位农家妇女在槟榔芋基地铲草、施肥。“这是合作社的一个小基地,原先地边上的那几畦地都荒着的,现在都利用起来了。”随行的镇人大主席刘国华说,“去年,排栅村‘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点’在这里开展活动,有群众提出开发废弃荒田种植槟榔芋······”“光我们两家开发出的废弃田就有1亩多,我们这些留守在家的妇女既能在家带孩子,又能在种植基地赚钱,真好啊!”在基地里干活的女同志向笔者说出她们在家门口就业的感触。

“基地里种植的槟榔芋全部有销售订单,由合作社统筹,。”谢支书说,不仅解决了部分留守妇女的就近就业问题,还为村种植户带来利润。目前排栅村槟榔芋合作社,解决季节性就业60余人,现已经辐射到周边乡村,带动农户240余户致富。

“拓展思路,寻找门路”这是谢瑞勇引导村民致富的根本所在。的确,排栅村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吸引更多农户发展以蔬菜、玉米等特色农产品为主的订单农业,实现了农民与企业双赢。今年,全村订单农业面积达到12000亩。


诚心履职办实事

“下派到村里干什么?就是帮村里挖穷根开富路。”谢瑞勇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通过这几年的努力,全村共建设、延长、拓宽大大小小的村级公路、桥梁、堤坝、农民体育活动中心、农民幸福院和新村部等。除了靠向上争取项目资金500多万元外,还靠发动村民出资投劳。“有谢支书领头,大家伙出钱出力都愿意。”村民徐武说。

今年3月,构筑起了全村饮用水池,结束了有史以来排栅村喝泥沙水的历史;新建和修复村级排灌站各一座,使全村的缺水农田得到适时灌溉,为农业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现在一到排栅村,公路两边目之所及依山而建的农房错落有致,闽北民居特色明显。这几年,排栅村民生活越来越好。村里新建立了村活动室、农民培训中心、农村小超市、村卫生所。村民就医、购物、学习都很方便。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民生事,温暖着村民的心。“谢支书这样掏心掏肺为我们,我们一定好好干。”村民们这样说。


拓展“文源”载乡愁

仲夏到排栅村感受古乡村发展之魅力,品赏一场相约的“芋蓬”……这些年,越来越多县内外旅客惊喜地发现,排栅村很有玩头。

笔者从村委会到农民文化广场,一路走来发现村民新居围墙面画上了“孔融让梨”“仁义礼智信”等提倡谦让、互助、礼仪等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图案,形象鲜明、生动活泼,县人大代表、老支书陈文英告诉记者:“以前村民们业余时间打牌的多,邻里之间建房摩擦也很多。谢瑞勇引导我们,优良的传统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中国农村千百年来凝心聚力、守望互助的伦理价值不能丢——这些墙画是他倡议并协调经费绘制的,现在已经成为我们排栅村的一道靓丽风景。”

走进排栅村三溪水交汇休闲垂钓滩,溪光掠影之间,一位垂钓爱好者挂饵、抛钩、收线,享受着大岩石下垂钓的乐趣。据了解,村里每年在排栅溪投放鱼苗“养溪招客”,舒适优美的环境,吸引了众多县内外游客前来休闲垂钓。

乡村振兴,旨在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如何既能“安居”又能“乐业”?近年来,排栅村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进一步盘活农村“沉睡”的资源,推进“美丽乡村·宜居乡村”、农村改厨改厕工程,使得乡村旅游与精品农业、特色农业相融合。村里以绿色农产品基地为平台,积极实施休闲、土特产等关联旅游项目,深挖当地民俗文化资源,发展了一批以民间剪纸、民间曲艺等为主的特色民俗文化游;利用本地蘑菇干、笋干、杨梅干、豆腐乳、排栅花鸭、闽北乌鸡等特色农产品。同时,以红军路经地的毛洋村、坑尾村的红色景点、榧树林等历史遗迹和自然风光为背景,串联形成了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美丽乡村建设、特色旅游风景线,形成了游客尝鲜、农民赚钱,“冷资源”变为“热经济”的良好局面。

谢瑞勇作为排栅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坚守了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为村里做了实实在在的事,没有辜负组织的信任和乡亲们的期望。三年来他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上级组织也给予了他充分的肯定。三年来,排栅村先后获得忠信镇脱贫攻坚和基层党建考评第一名;被列为福建省南平市文化村建设试点村;他本人先后获得基层先进村支书等荣誉。

“真让我离开排栅村,我还真舍不得。”这些年,谢支书对排栅村有了很深的感情。“接下来,我们还想加大拓展经济力度,引进建设一批符合老百姓实际需求的新兴产业。”采访结束时,他用这句余味深深的话坚定地说 :“我将以更大的努力,把排栅打造成闽北浦城苏区的特色乡村、美丽乡村、富裕乡村!”(左军)

责任编辑:张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