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首页>>
人大立法>>要闻>>
全国人大常委会检查组在渝检查(下)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法制日报发布时间:2020-06-16 11:14:20

原标题:贯彻实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全国人大常委会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执法检查组在渝检查侧记(下)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对于这一点,重庆市在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中有很深的理解。

6月1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执法检查组来到重庆市江津区现代农业园区,检查美丽乡村农田宜机化改造情况。

工作人员介绍说,美丽乡村是鲁能集团的一大创新型产业,2018年1月起,当地对美丽乡村项目区内地块集中连片、土层较厚、坡度小于25度的坡地,按照耕地互通、小改大、陡改缓、坡改梯的思路推进宜机化土地整治,破解项目区内存在的“巴掌田”“鸡窝地”等难题。

通过宜机化土地整治,将原本零散细碎的小块耕地连接成大块耕地,打通了机械进田的“最后一公里路”,为项目农业产业的规模化、机械化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工作人员向执法检查组介绍道,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宜机化土地整治约1万亩,后续将继续推进剩余适宜耕地的宜机化整治工作。

尽管耕地的整治工作还未全部完工,但效果已经开始显现——通过宜机化土地整治,美丽乡村目前已实现项目区内粮油产业的全程机械化生产,粮油产业链体系初步形成。

而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深入应用,乡村振兴的步伐也在加快,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正在实现。

例如,在农民富这一目标的实现上,美丽乡村结合自身产业优势,带动周边村民脱贫致富。2019年为周边贫困户提供工作岗位200余个,年用工10万人次,家庭年均增收两万元左右。2020年初,在疫情发生以后,公司运用CSA配送渠道,帮助周边农户销售滞销果蔬3万多斤,有效防止了脱贫农户的返贫现象,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同样是把农业机械化作为乡村振兴的推动力量,重庆市大足区选择了另外一条道路。

随着高标准农田持续增加和农机化率不断提升,大足区农业产业不断壮大,良好条件吸引了众多社会资本投资农业产业,推动全区建成55万亩优质粮油基地、45万亩特色果蔬基地、10万亩硒锶油菜苔、两万亩稻虾基地、1万亩芳香基地等。拾万镇楠木项目区建成“超优1000”超级稻百亩试验示范基地,在重庆首次成功试种,亩产达903.6公斤。

同时,依托高标准农田机耕道路,大足区串联起芳香产业、稻虾基地、粮油基地、荷莲基地等20多个农业产业,加速推进“十里荷棠”“三富”健康产业带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对于重庆通过贯彻实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做法,执法检查组给予充分肯定。执法检查组强调,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现代化。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机械化不可缺位。

率队检查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白玛赤林指出,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将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实现农业现代化作为立法的根本目的,通过法律的贯彻实施,依法保障先进适用农机装备推广应用,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提升农村生产力水平,进而推动农村生产关系、生活方式、治理体系变革,以“物”的现代化带动“人”的现代化,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蒲晓磊)

责任编辑:张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