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首页>>
人大立法>>代表风采>>
唐晓娟:百户留守老人老有所养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重庆人大网发布时间:2020-06-03 13:35:00

原标题:一次走访促改变 百户留守老人老有所养

如何破局农村养老难题?

在梁平区云龙镇,镇人大通过一年多的努力,让辖区留守老人,尤其是百户子女赡养不力的老人得到关心关爱,实现老有所养、老有尊严。


走访:改变现状迫在眉睫

谈起走访群众时发现的养老难题,梁平区云龙镇人大副主席唐晓娟仍觉得痛心。

“走访中,我看到有位年过八旬的老人长期卧病在床,并无子女在家照看,只有老伴相守,没有能力送医就诊。”唐晓娟说,有的老人患一些疾病明明符合申报特病的条件,但因年事已高,对相关政策均不了解。

她当时问老人:“需要政府督促子女回来尽赡养义务吗?”老人的回答可怜又无奈:“子女要在外照顾孙辈,过年过节会回来,还是会给一两百块钱。”

“对于缺乏劳动能力、没有其他经济来源的老人而言,依靠这点微薄的收入,难以维持生活。”通过深入了解,唐晓娟发现这样的情况在当地并非个例。有不少老人对子女赡养不力没有办法,只有找到政府要求享受低保,但因为子女的原因,又满足不了吃低保的条件。

“改变辖区农村养老现状迫在眉睫。”唐晓娟奔走呼吁。随后,养老问题被票选为该镇年度民生实事项目,由她牵头督办。


策划:一场活动历时一年

经过深思熟虑,唐晓娟制定了工作方案。去年2月,在唐晓娟的策划下,云龙镇开始开展敬老孝亲活动。

活动第一步:宣传。镇村干部通过院坝会宣讲、入户宣传、微信宣传等各种形式,倡导敬老孝亲传统美德。同时,为村民发放《敬老孝亲行动倡议书》《云龙镇敬老孝亲行动标准20条》等宣传资料。

当月,活动第二步开始:在全镇范围内摸底调查,直至4月结束。在两个多月时间里,唐晓娟组织镇村干部,带着设计好的调查表格,挨家挨户走访询问。每户有多少个子女、子女在哪里工作、是否孝敬父母……通过询问、填写表格,唐晓娟掌握了辖区每个家庭赡养老人的大致情况。针对敬老孝亲的先进典型,方案设置了宣传表扬环节。

“但是,子女赡养不力的家庭仍有100多户。”这一数据也让唐晓娟深感忧心,“询问中,有些老人起初不敢说实话,担心子女知道后更不履行赡养义务了。”


调解:百户老人有了依靠

针对100多户存在子女赡养不力情况的家庭,唐晓娟详细分析每个个案背后的原因,并进行了梳理和分类。

“针对子女本身经济困难或子女与老人关系不睦的情况,我们积极开展调解。”调解工作由唐晓娟牵头,并和镇平安办、司法所以及所在村(社)干部,组成调解队伍上门调解。

如果子女能回家的,就实行面对面调解;针对无法回家的,唐晓娟就当着老人的面打电话,耐着性子劝说。通过这种方法,绝大多数家庭都签了调解协议。对没有签署调解协议的,他们就以村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名义下告诫书,敦促其在规定期限内作出整改。

“最困难的是遇上个别冥顽不灵的人,以各种借口推脱,并且口气相当蛮横。”针对屡屡调解不成的4例,调解队伍便劝说老人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因老人大多行动不便,唐晓娟便采取相关手续全程“代办”,并通过法院对涉及老人赡养纠纷案件开通的绿色通道,使老人赡养问题尽快得到解决。

“人民村的胡婆婆家就是典型。她今年82岁,没有老伴,三个子女都在外务工,也不寄钱回家。因为调解不成,我们便帮老人申请了法律援助、代办了所有手续。很快,这一案件就在法院主持下达成调解,作出调解书。现在,每个子女每月给老人寄回400元,共计1200元,使老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了完全保障。”唐晓娟说。

截至目前,100多户家庭的老人赡养问题都已全部解决。通过这次活动,也让敬老孝亲的风尚沁入人心,为当地脱贫攻坚增添了动力。(宋婷婷)

责任编辑:张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