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首页>>
人大立法>>代表风采>>
陈丽芬:与“衣”同行的40余年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江苏人大网发布时间:2020-06-01 14:56:29

原标题:

陈丽芬代表:与“衣”同行的40余年

人物档案:陈丽芬,第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阳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全国劳动模范”“江苏省三八红旗手”……作为连任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她感触颇深:“以前主要是从自身和企业方面思考问题,当了代表后,社会责任感更强了,也能够多为百姓发声,多为他们考虑。”

在去北京之时,她还在修改、润色、完善要提交的代表建议,一股认真劲不由散发出来。她爱学习,各类服装专业培训班总少不了她的身影;她不安于现状,工艺员、车间主任、副厂长……到目前的董事长、总经理,她倔强地要干出一番名堂;她爱“较劲”,在呢绒颜色、精细化等方面突破思维定势,创造了一个接一个销量奇迹。在与“衣”同行的40余年里,她从青春跨进了不惑,而今迈过了耳顺,此时的她有岁月静好的从容。如果说,毛纺给了她书写自己人生绚丽华章的机会,那么,这机会也是她将整个人生印刻在毛纺事业上得来的。


钟于发展,“衣”心而为

“一家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长足发展,最终拼的还是创新,这包括技术创新、设备更新、服务创新等。只有这样,产品才能出新,企业才能增强竞争力,最终占领市场。”陈丽芬是这样说也是这样践行的。

在全国毛纺行业进入低潮时,陈丽芬和同事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并以女性特有的眼光和悟性,对精纺呢绒的潜在优势和市场前景进行分析论证,提出了立即上马5000锭精纺纱锭的建议,公司决策层采纳了她的想法,随即生产出了第一批精纺呢绒,在刚刚面世时就一销而空;针对呢绒多年一贯制的黑、青、咖“老三色”,陈丽芬及团队率先推出百种颜色的精纺呢绒,一瞬间在国内毛纺行业掀起了一场“彩色呢绒革命”;开发国内首屈一指的高支超薄型精纺呢绒,建起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技术中心、毛纺研究所等研发机构等,在品牌上进一步下功夫……

从20岁进入毛纺行业以来,陈丽芬一直没有把心移开过,坚持把更好地想法、建议、决策、行动用到促进企业和事业发展上,而阳光集团也在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快,并收获诸多殊荣,在2014年,更荣登中国纺织行业品牌价值榜第一名,承接了为民航、铁路、高速公路、海关、银行、保险等单位设计制作职业装的业务。

现如今的阳光集团,不仅有纺织面料,也有纺织服装,在巩固纺织面料市场领军地位的同时,还打造了中国服装的国际一流品牌。同时,积极和国际对接,建立新的智能化生产线,前往非洲投资建立新工厂,把智能化工厂进行复制推广,并在服装产品方面不断推出定制化、个性化、时尚性的产品投入到市场中。“企业发展要有内生动力,不破不立,前行一步会有困难,也有风险,但用心观察、研判、思考,会有很大的空间。”陈丽芬意味深长地说。


心系百姓,给你“衣”靠

“我们陈总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情,‘停不下来’成为了她工作与生活的主题曲。”阳光集团的职工如是说。记者在联系采访中也深有同感,忙,贯穿于看似娇小但内心却又无比强大的陈丽芬身上。

在他人眼中,她是高高在上、雷厉风行的大企业家,而在基层心里,她却是能停下脚步与一线人员、与百姓面对面、心贴心亲切交流的全国人大代表。不论是站着看、坐着听,还是蹲着聊,不论是关注养老、法院执行难,还是年轻人就业、企业用工等,陈丽芬都坚持走进基层,走近群众,履行好一名全国人大代表的职责,用行动诠释出代表的担当。尤其是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陈丽芬带领全体员工,从保障一线救援队人身安全,缓解医务人员、工作人员物资储备匮乏的角度,集团克服重重困难及时复工复产,并作出重大决定——将3条服装生产线转换为防护服生产线,以应对“疫”线战斗。

成立指挥小组、对生产线进行转产,“2月3日设备改造、2月6日整合样品,2月9日全面复工。”陈丽芬说,从开始第一批200件防护服需求到达生产线,到防护服日产量和日发货总量双双突破1万件,再到后来的2万件,在疫情防控的紧迫阶段,很好地满足了医院系统以外的社区、交通卡口、检查站等工作人员的穿着防护。3月底,经改造老车间而生产出的医用防护服被顺利运往湖北。此外,还及时输送给日韩 、欧洲、德国等地,彰显了企业的国际担当。

“人的意念的力量是伟大的。”陈丽芬无限感慨。虽然她只是简单地叙述了这一经历,但现实情况却是,转换生产线前期要改造更新,设备更换、开展专业工艺研究、进行技术开发以及生产测试等,有一道又一道关卡横亘在复工投产之前;协调组织管理人员、技术骨干、甚至销售员、IT分析员回到车间一线岗位,白班夜班轮番上阵;连夜“抢”购10台制造防护服所需的压胶机,请求上游材料供应商等给予支持;对复工人员谨慎摸排,进行防护措施指导,以确保职工身心健康……

除了转产本身带来的挑战,这背后还隐藏着一大考验——3条服装生产线转产使公司损失近1/8的原有产能。面对损失,陈丽芬却说,“公司现有员工五千多名,要对他们负责,毕竟很多人靠这份工作养家糊口。我要先考虑不被任何危机冲垮,然后再想怎么活得比别人更好。”她对员工有着执着的情感。


转变思路,“衣”你所需

一家以毛纺、服装为主的传统制造企业,为何能跃居中国企业500强?一个在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之时,是用何种方式杀出重围,实现从零到有再到优的转变?一个前身为江阴市精毛纺厂,在30余年的发展中,如何成为全球最大的毛精纺企业?

“质量和品质缺一不可,这既是企业责任,也是一种使命感。”陈丽芬给出了真诚的回答。她说,把产品当作精密仪器来做是阳光集团奉行的质量价值理念,也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和在品质上达到极致的追求,让阳光集团从原来的名不见经传,做到了今天为数不多能荣获中国质量奖的企业并享誉世界。

今年全国两会上,陈丽芬依然重点关注企业高质量发展问题,并带来了两条建议:纺织行业走出去和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却因疫情突发,不少民营企业受到了较大冲击。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微企业往往存在自身规模小、融资能力差、获取信息能力弱、抗风险能力低等“先天不足”,在自救方面还处在弱势。她认为从“授人以鱼”帮助中小微企业生存下去,到“授人以渔”扶持中小微企业增强内生动力,还需要政府予以更多的引导和支持。

疫情影响下服装类企业境况如何?面对记者询问,陈丽芬自信地说,虽有影响,但不是太大,毕竟全国各地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加强财政金融支持、加强稳岗就业保障等方面推出了新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及时、全面提振了我们企业和员工的信心呢!”陈丽芬很是感激。

每个人都不能脱离“衣食住行”,服装与老百姓密不可分。谈及未来服装行业的发展,陈丽芬说,“时尚性服装可能会受到影响,但是具备防疫、防护功能的服装需求量可能会增加,特别是餐饮等行业,存在着对这类服饰的潜在需求。”目前,阳光集团根据新情况及时转变思路,增加对日常服装中具备防疫、防护、抗菌等功能的服装开发,以开拓新的消费点。(张明盼)

责任编辑:张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