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首页>>
人大立法>>要闻>>
代表委员建言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法制日报发布时间:2020-05-27 11:46:22

原标题:中医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受认可 

代表委员建言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中医药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再获认可。

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在疫情防控中,我们“举全国之力予以支援,调派4万多名医护人员驰援,快速扩充收治床位,优先保障医用物资,不断优化诊疗方案,坚持中西医结合,全力救治患者,最大程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

在下一阶段的工作部署中,政府工作报告更是将“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作为提高基本医疗服务水平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有关中医药的话题热度居高不下,多位代表委员都在自己的议案或提案中涉及这一领域,促进我国中药产业原始创新,推动中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声音远远多于往年。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调研部部长陈百灵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就提出了这一观点,并建议加快中医药抗疫成果转化,优化中药新药注册管理和审评审批机制。


中医抗疫疗效明显

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究竟起了怎样的作用?

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王阶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一场“委员通道”上给出了答案:在全世界都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中医利用自身体系的病因病基,辨证论治,因人、因时、因地的“三医制宜”,给患者短时间内诊疗、处方、用药、见效,让病人感受到了生命的托付、医生的技能和传统的魅力。

早在疫情暴发之初,中医药专家就已经参与在相关治疗和防控工作中。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1月27日赶赴武汉,担任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国家中医医疗救治专家组副组长,督查指导中医药在治疗新冠肺炎应用情况。刘清泉说:“中医药能够有效缓解症状,能够减少轻型、普通型向重型发展,能够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能够促进恢复期人群肌体康复。”

实践证明了这一点。刘清泉透露,在武汉抗疫的两个多月里,中医药的治疗在很多环节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医药参与救治使关口前移,使得相当一部分轻症、普通、疑似和密切接触有临床症状的病人进展为重症和危重症的几率大大减少。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主任医师蒋健说:“在此次新冠疫情中,各地中医名家提出了多种治疗或辅助治疗新冠肺炎的方案,为降低重症化率和死亡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疗效得到了国内外大众的认可,经验值得总结。”


建议纳入防治体系

如何让中医药发挥更好的作用?将中医药纳入传染病防治体系的呼声渐高。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说,如果能从制度上、体制上、机制上把中医药融入传染病防治体系以及整个重大疾病救治体系,中医药的发展会更加主动,建议把中医药的相关内容纳入传染病防治法。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卢传坚认为,中医药对防治传染病具有独特优势,从长远来看,建议把中医药常规纳入国家传染病防治体系,让中医药这一瑰宝发挥更大作用。

蒋健认为,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应在传染病防治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他建议加强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应急体系建设,可包括高标准高水平的国家中医药应急队伍组建、设备设施的配备及完善、中医药防治传染病信息监测系统及预警机制的建设、定期在国家应急体系的框架下开展应急演练方案等等,以提升中医药在我国传染病应急体系中的作用,并依托中医药的特殊优势,扭转我国一些地方重应急、轻预防的倾向。


优化注册审批机制

为进一步加快中医药抗疫成果转化,促进我国中药产业原始创新,推动中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陈百灵建议,建立基于中医药理论和人用经验数据相结合的评价体系,优化中药新药注册管理和审评审批机制。

“应当通过建立健全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药安全、疗效评价方法和技术标准,改革完善现行的中医药注册管理及审评审批管理规定,加快构建基于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和临床试验相结合的中药注册审评证据体系,实施基于临床价值的新型审评审批制度,优化基于古代经典名方、名老中医方、医疗机构制剂等具有人用经验的中药新药审评技术要求,优化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新药注册审批制度,加快中药新药审批。”陈百灵说。

陈百灵建议,充分总结此次抗击疫情中药品应急审评审批经验,建立符合中药特点的新药开发模式,推动具有人用经验数据的中药复方制剂的现代化成果转化,尽快实现审批上市,并在临床应用中加强药品的质量安全管理,让中医药抗击疫情成果发挥更大作用,为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张维)

责任编辑:张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