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首页>>
人大立法>>
侯光明:化危为机砥砺前行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人民政协网发布时间:2020-05-18 10:41:19

原标题:化危为机砥砺前行—疫情下中国电影的担当与作为 

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作为疫情后迟迟不能复工的行业,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电影产生的影响可能更大更深。此次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大考,对中国电影的持续发展也是极大的挑战和考验。正确认识疫情下中国电影的使命和担当,主动适应国内外环境以“化危为机”,顺势做出新作为,或许是中国电影走出困境、继续向电影强国迈进的有效路径。


正确认识疫情下的中国电影及其使命担当

单从受到的冲击来看,自2020年1月24日至今,中国线下电影市场已经“停摆”近3个月。除1月25日(大年初一)全国电影票房收获181万元外,几乎再无电影票房数据(3月电影院短暂复工收入也极少),票房损失预计将超过300亿元。当然,票房收入的下降仅仅只是此次疫情冲击的一个点,由于电影产业的特殊性,电影制作、发行、放映、衍生品开发等电影全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无一幸免。按照目前全球疫情发展的态势,中国电影何时复工,全球电影市场将于何时复苏,都成了无法确定的未知数。这对于中国电影产业来说损失无疑是巨大的。

毋庸置疑,中国电影目前面对的困难不小。然而,越是困难越应回归理性,认真思考和谋划,勇于担当和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会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我国发展,越要增强信心、坚定信心。在前不久的浙江考察中,习总书记特别强调,“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要深入分析,全面权衡,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从眼前的危机、眼前的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

这就要求中国电影一方面要有底气、有信心,不断开动脑筋、应势而动,在变中求生存、变中求机遇、变中求发展,不忘初心、继续朝着电影强国的道路迈进。要大胆创新、拥抱新媒体,努力探索、促进产业升级,抓住“新基建”的机遇、化危为机,走出一条既适合中国电影发展、又能引领世界电影进步的科学发展之路。另一方面,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电影一直都承载着记录历史和教化民众的职能,对于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因此,要发挥电影的宣教功能,记录大国战“疫”和全民战“疫”的伟大精神,挖掘疫情中的感动人物和故事,做好抗疫题材影片创作,为国人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弘扬正能量,为我们最终战胜疫情,恢复元气加油鼓劲,承担起服务人民大众、服务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复苏的历史使命。


国内外环境要求中国电影实施新作为

疫情之初,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之后的全球疫情大暴发,让本来就受到重创的中国电影外部环境进一步恶化。疫情给全球带来了“黑天鹅”式的突变,这更要求我们要用长远的眼光,进一步分析国内外发展环境,针对现状和问题,实施新作为,以实现生存和发展。

一是政府出台了大量政策帮扶电影产业渡过难关。中央层面,4月29日,国家电影局召开电影系统应对疫情工作视频会议,对推动我国电影在疫后更好更快发展作出了安排部署,并从帮扶政策、金融服务创新、激发创作生产活力和深化电影产业改革等几方面推出了具体举措,以强有力的措施推进向电影强国迈进之旅。前一个月,国家发改委社会司就为支持电影行业渡过难关,在前期对文化旅游企业受疫情影响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积极会同中宣部电影局等有关部门,专门就电影行业面临困难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召开座谈会听取相关行业协会和部分代表性企业意见建议,并研究提出了支持电影行业渡过难关、健康有序发展的政策建议。

地方层面,江苏、北京、广西、广东、四川、山东、浙江、湖南、上海都出台了大量政策支持电影产业。其中,江苏省的电影政策被称为疫情下的“江苏样本”。江苏的“影十条”主要从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加强财政支持力度、加大信贷投放、减免房租等10方面帮助电影业。之后持续出台了“企业指南”“电影贷款项目贴息”等,指导南京、无锡、常州、苏州等地出台对应落实政策。紧接着,推出支持全省电影业抗疫专项金融服务的“苏影保”,宣布拿出10亿元专项额度,助力江苏电影业渡过难关,为其未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北京市也于近期出台了电视剧拍摄和广播节目复工指南。此外,横店影视城、青岛东方影都、象山影视城、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上海影视乐园等影视基地也出台了支持影视企业共渡难关的措施。这些政府出台的政策和基地推出的措施,为中国电影在疫情风暴中撑起了一方晴空。

二是中国电影人齐心协力为走出困境而不断探索与创新。由于疫情的出现,原定于春节上映的《囧妈》最终选择了线上放映。尽管此举当时受到了行业内的部分质疑,但可以预见,未来科技和互联网会更深入地影响电影制作、宣发、发行和放映。除了《囧妈》外,后来的《我们永不言弃》《肥龙过江》《大赢家》等数部国产院线电影都以不同合作形式线上首播。疫情之后,中国电影产业要复苏,互联网巨头等渠道商的介入,可能成为中国电影的一剂强心针。此后,随着疫情的发展,中国电影人开始集思广益、凝心聚力,以实际行动来帮助电影行业渡过难关:3月,由北京电影学院国家电影智库、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联合主办的“疫情之下电影行业如何突围研讨会”于线上举行;4月,中国电影家协会组织召开了“电影行业应对疫情影响”专题网络会议,中国电影业半壁江山的负责人“坐”到一起,探讨电影行业的自救方案;4月10日,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发布了《关于免除2020年全年会费的通知》,免去了全体会员单位2020年全年会费,以共克时艰、保存生机;4月15日,优酷网络院线发布公告称,针对网络电影市场的合作方推出“优质内容激励计划”,票房超过1000万,每超出100万激励20万,分账越高奖励越多,最多可拿走500万奖金,激励周期为2020年4月1日~2021年3月31日上线影片……上述举措深刻展示了中国电影人共克时艰、携手前行的决心和勇气。

三是国际电影市场的新尝试为中国电影的发展提供了参考价值。疫情在美国暴发后,引发了院线关门、电影撤档、停拍等连锁反应。环球、索尼、华纳兄弟和迪士尼均宣布会将部分旗下电影提前放在流媒体平台,或直接线上首映付费点播,或缩减窗口期,院线电影转战网播似乎也成为一种全球化趋势。不过,疫情为流媒体带来的爆发式增长只是暂时的。长期来看,疫情之下,没有赢家。如果影视剧停拍时间过长,平台可能会面临没有新内容的窘境。因此,充分运用互联网渠道的同时,抓住疫情期间精耕细作、继续坚持“内容为王”是中国电影发展的关键。


关于中国电影新作为的几点思考

应对疫情不仅要考虑为电影企业短期纾困解难,同时也需要冷静思考、正本清源、梳理脉络。建议着手制定中长期对策,化危为机,推动行业以更好的姿态重新上路,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制定科学合理的电影复苏计划。明确一个核心,即加快“复工复产”,让“灯常亮着”,要电影企业在疫情中活下来、缓过来、壮起来。有关部门应科学论证、合理布局、共同谋划,有步骤、有实效地推动电影强国的全面建设,制定并完善电影复苏计划,为电影产业改革发展继续提供充分的政策保障。积极引导和扶持标杆企业做优做强,加大弘扬和推介行业领军人才,注重培养和扶植专业复合型人才;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面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锻造优质、多元的产品品牌,构建稳定、丰富、有竞争力的产品体系,积极开拓非票房市场。

二是出台金融财政相应措施。加强对影视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如持续加大信贷投放,保证2020年电影业信贷投放至少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对影视企业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对还贷有暂时困难的电影企业,适当予以展期或续贷,等等。增加对影视企业的财税扶持。对纳入中央财政补助范围的影视企业和项目,适当增加补助金额。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对影视纳税人依法准予延期申报、延期缴纳税款、申请困难减免、扣减相关税收。

三是发挥行业协会引导作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桥梁和纽带作用,注重沟通和联动。政府部门可协同行业协会,理顺产业链各个环节间的利益关系,搭建各环节协作机制,建立符合中国市场实际的电影“扩窗”体系;科学合理配置资源,尽快修补电影行业“产、供、销”循环链条。针对疫情结束后存量电影的上映,联合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制定档期协调机制。发挥协会自治作用,完善全行业的监督保障系统,搭建完备的行业诚信规范体系和科学的价值评估体系,加强专项资金补贴的使用的监管,推动行业协会作为第三方发挥监管作用,促使扶持、补贴精准到位、切实有效。

四是鼓励企业经营创新与科技创新。鼓励经营模式创新,传统影院要创新经营模式,加速转型升级,保障其窗口期效益,进而确保产业健康有序发展。鼓励影视产品生产与消费的数字化转型,要积极利用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开拓电影营销、播映、衍生的新渠道,探索线上线下协同机制,弥补院线市场的时空限制,捕捉新型的消费行为和消费业态;互联网视频平台也要加强特色化经营、品牌化营销,充分利用大数据决策,做好内容差异化,增强消费黏性度,与线下形成互补,可尝试用在线观影平台反哺电影影院放映业,带动大电影产业协同发展。同时,要鼓励科技创新。将虚拟现实、云计算、云端沉浸、人工智能等技术,充分运用到电影的制作、发行、放映等环节,努力实现艺术与科技的完美融合。

此外,影视企业还应苦练内功,努力拍摄能够弘扬中华精神、彰显中国气派的新主流电影,如正在紧张拍摄制作中的电影《武汉的故事》(暂定名)、《笑着对你说》等一批抗疫主题作品等,并以疫情后产业复苏为契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稳步推进中国电影走向世界。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张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