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首页>>
人大立法>>
赵继:体育之育在于“养乎吾生乐乎吾心”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人民政协报发布时间:2020-05-15 09:44:50

原标题:

赵继委员:体育之育在于“养乎吾生、乐乎吾心”

“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这是唐代李隆基在观看拔河比赛时写的诗句。体育运动古已有之,有人说,最早的竞技体育运动是跑步,是原始人和猎物的追逐游戏,也有人说最早的竞技体育运动是摔跤,古代奥运会的诞生,更体现了人类对身体健美和奋进精神的追求,体育锻炼在今天的中国,尤其是对于培养青少年“强健的体魄”来说,愈发显得难能可贵。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发展教育,各级各类各层次教育入学率迅速提高,全民受教育水平普遍提升,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坚实稳固的人力资源基础。青少年的知识能力得到了迅速的提升,然而身体素质却也日益让人心忧。中国儿童的超重、肥胖率比例较高,青少年近视率尤其是高中生近视率不容忽视,许多中学的运动会记录已“沉睡”几十年无人能破。

当代青少年“普遍眼镜化”,身体素质不容乐观,体育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原因很多,但探本寻根,无外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从内因上来说,体育在青少年教育的世界里仍然是“可有可无”,或至少是不那么紧要的,对于“修己之道,以体育为本”“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的认识不够深刻,从内在精神上缺乏对强身健体的自我要求。而外因则更加纷繁复杂,不言自明。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至少包括学校教育课业负担压力过大、社会整体健康和体育素养不够、家庭教育观念扭曲以及社会体育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等等。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专家学者反复告诫“抵抗新冠肺炎的根本防线是提高免疫力”“免疫力是最好的医生”,提醒人们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健康习惯。


重新审视体育的本体价值

青少年“强身健体”刻不容缓。一直以来,社会对于体育的认识常常显得过于功利,认为体育就是为了锻炼身体,而忽略了体育的育人之效。从建国之初,体育就被纳入了中央的教育方针,新时代对于教育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写进了教育现代化2035。从本质上来说,教育的终极目的除了赋予受教育者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健全人格,塑造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出有幸福人生的人。体育之“育”,育在内观己身、反求诸己,育在坚持不懈、坚忍不拔,育在“养乎吾生、乐乎吾心”。在各级各类教育中,必须进行教育理念更新,改变体育是“附属”教育的思想认识,充分发掘体育的育人功能,将体育真正落实于育人体系。


提供高质量多样化的教育供给

青少年课业负担很重,造成青少年体育锻炼时间无法得到保证,而青少年课业负担重的根本原因,除了社会对成才观念的认知外,更多的则是高质量、多样化优质教育供给不足。高等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塔尖,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50%左右,迈入了普及化的门槛。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高等教育中的优质资源仍显不足,社会需求与优质资源“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依然突出,千军万马过通往高水平大学“独木桥”的情况,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广大中小学学子只有将更多的时间用于“读书学习”,才能赢得更多的机会,牺牲有限的体育锻炼时间在所难免。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加快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多样化发展,扩大高等教育多样性优质资源供给;另一方面,则应大力培养高水平中小学师资,努力扩大优质基础教育供给,强化学校体育在人才培养过程的有效实施。


营造全民锻炼的良好氛围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生活中,体育锻炼的时间空间被无限压缩,电脑游戏、碎片化阅读、超量投送的信息占用了本就不多的休闲时间,高热量的饮食和堆积的脂肪进一步削弱了青少年体育锻炼的意识。树立健康的生活观念、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是社会大问题,青少年体育素养的提升,应当以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学校重视和家庭支持为前导。在社区建设方面,应当建立专门的体育场所和设施,提升人均体育设施拥有水平,创造能够随时随地可加入的锻炼环境。在教育法制化方面,应当提升青少年体育教育法制水平,将体育课程开设、体育师资培养、体育设施投入等纳入法制轨道,强化体育依法施教和依法监管。

相信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全社会重视体育的氛围形成、高等教育多样化的格局出现,中国未来的青少年一定是具备强健的体魄和有活力的灵魂与智慧。

责任编辑:张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