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首页>>
人大立法>>要闻>>
紧急状态下文化供给需要法律保障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法制日报发布时间:2020-04-21 14:52:35

原标题:疫情带来全民阅读新课题特殊时期精神慰藉别忽视 

紧急状态下文化供给需要法律保障 

4月23日,又一个全民阅读日将如期而至。相比以往,今年的全民阅读日显得有些不同寻常。

英国作家毛姆曾说过,阅读是一座可以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众生百相呈现眼前。其中,一位年轻人躺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方舱医院”病床上专心看书的一幕,被众多网友称为“最感动瞬间”之一,这位年轻人也被称为“读书哥”。照片很快在网络上迅速传播,甚至连他所看书籍的作者、著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也转发了相关新闻。

“读书哥”的意外走红,凸显出的是阅读的强大力量。手捧书卷,不但让人感到了久违的平和与镇定,也让更多人看到了一座城的希望。

“阅读在满足精神需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在特殊情况下,如何更好地满足人类精神需求、如何继续推进全民阅读工作、如何提供优质的文化产品,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中南大学中国文化法研究中心教授、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文化室原主任朱兵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把全民阅读纳入国家法治建设体系十分必要。在加快制定全民阅读法律的同时,还要注意积极应对全民阅读面临的新挑战,下一步,在对突发应急法律制度进行完善的时候,可一并考虑将推进全民阅读等保障人类精神需求方面的内容纳入法律制度体系。


全民阅读深入人心

4月1日起,《宁波市全民阅读促进条例》施行。宁波市成为浙江省第一个以立法形式促进全民阅读的城市。

2015年1月1日,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关于促进全民阅读的决定施行,开辟了我国立法保障阅读的先河。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湖北、四川、广东、贵州、辽宁等多个地方出台了全民阅读促进条例。还有一些地方人大正在抓紧制定相关地方性法规。

从2006年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新闻出版总署等11个部门联合发起倡议至今,我国的全民阅读活动已经走过10多个年头。“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推动全民阅读,全民阅读活动已形成了逐步深入人心的势头,在多个大中小城市都有不同的读书节,很多省市把推动全民阅读作为为老百姓办的几件实事之一。”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介绍说。

2017年,原国务院法制办公室曾向社会发布了《关于〈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标志着全民阅读立法“提速”。早在2012年,这一条例的起草工作就正式启动。时任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的郝振省,是起草小组的三位牵头人之一。谈及为何要为全民阅读立法,郝振省告诉记者,伴随我国人民群众阅读的广度不断加宽,深度不断推进,将全民阅读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呼声渐高。“而要想真正地把全民阅读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就必然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的保障。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条例的起草工作开始了。”

郝振省回忆说,条例启动起草之时,并不是没有不同声音。“当时,有不少学者、专家和相当多的文化战线人士提出,读书阅读是很私人的事情,难道还要用立法来强迫人们去读书?实际上,起草任务的提出有其内在逻辑,即在我国社会基本完成小康社会三步走的今天,书报刊、声光电出版物已成为国民的基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进而成为国民的基本生活方式和基本文化权益。那么,作为政府,对这种基本文化权益就负有保障和实施的责任。”

据郝振省介绍,条例更多地是强调各级政府在全民阅读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强调政府对全民阅读条件的供给、设施的建设与优质读物的保证,对于社会不同的人群,包括少年儿童、残疾人等方面的责任,特别是对政府及部门在全民阅读中所肩负的工作项目,有检查监督、表彰和惩处的条款。

而条例的起草在当时还发挥了引领和推动部分地区全民阅读立法工作的作用。“初稿完成之后,我们先后多次到地方和中央有关部门调研,征求意见。于是产生了两种效应:一种是为条例的严谨、完善、全面、科学、准确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咨询;另一种实际上为地方的全民阅读立法起到了一种引领、推动的作用,一些省市很快实现了全民阅读地方立法。”郝振省说。


缺乏长效保障机制

“目前,在地方层面上,全民阅读逐渐成为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出版集团副总编辑别必亮一直十分关注全民阅读。在他看来,在强调增强“四个自信”、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今天,以行政力量推动全民阅读正当其时。

别必亮曾专门提出关于以阅读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建议。在调研中,他发现目前我国的全民阅读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阅读设施和资源不足。乡镇阅读设施薄弱,基本没有实体书店、没有规范的图书馆。再比如,对有关推进全民阅读工作的考核欠缺。推进全民阅读不仅没有专门的考核制度,甚至也没有纳入与之相关的如文明单位创建等工作考核中。

“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要靠立法为开展全民阅读提供制度保障。”别必亮建议全面了解民众的阅读状况,包括阅读条件、目的、数量、方式、内容取向等,从而为立法提供基本依据,增强针对性。此外,他还建议成立全民阅读专家委员会,全面策划、指导、评审有关工作;探索全民阅读媒体联盟,合力扩大宣传推广,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建立考核机制,强化监督约束机制,为长期、深入地开展全民阅读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统筹推进立法保障

3月6日,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几位即将出院的患者选择以安静看书的方式度过在这里的最后一夜。为了让患者放松心情,武汉客厅方舱医院专门为患者开辟了读书角,每天都有不少患者来此看书。可以说,阅读让许多患者凭借强大的精神免疫力与病毒作战。

出于疫情防控需要,人们开始了居家隔离的日子。足不出户之际,很多人都感到,此刻,看书是最好的选择,阅读在满足精神需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社会实践永无止境,今后的全民阅读立法工作要适应新情况及时加强和改进。“特殊时期的精神慰藉尤为重要。在紧急状态下,人类精神产品的提供必须要有保障。”结合此次疫情,朱兵分析指出,在紧急状态下,现行相关的法律法规还只是着重对整个社会的物质基础供给,包括交通、通讯、医疗等方面作出规定,提供法律制度的保障。但是对个人的精神保障很少涉及,仍相对欠缺,非常时期下,人们的精神需求如何满足和保障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因此,下一步在推进专门的全民阅读立法同时,还应当进行统筹考虑。”朱兵强调指出,除了要制定单独的专门法律,还要在其他法律制度体系中有所涉及,有关精神文化产品的提供必须要作为重要保障写入法律。比如,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状态下,如何提供公共阅读服务等问题就需要进行设计考量,云阅读、数字阅读等服务都应该加以推广和应用。

“不管是制定新的专门法律,还是修改其他相关法律,都应当留出必要的空间给文化产品,这样才有现实意义。”朱兵说。(朱宁宁)

责任编辑:张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