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首页>>
人大立法>>代表风采>>
徐勤生:人大代表中的村第一书记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江苏人大网发布时间:2020-04-17 13:09:59

原标题:

徐勤生代表:人大代表中的村第一书记

徐勤生,泰州市高港区连任五届的人大代表、高港区口岸街道徐庄村第一书记,1953年3月出生,1988年11月入党,先后被评为中国好人、江苏省优秀党务工作者、江苏省最美共产党员等;所在村获江苏省绿化示范村、江苏省生态村、江苏省水美乡村、江苏省三星级康居先进村等荣誉称号。

2012年9月,时任泰州广电台副调研员的徐勤生积极响应市委组织部号召,到口岸街道徐庄村任村党总支书记,3年后转为村第一书记,至今已近8年。

当时的徐庄是远近闻名的“空壳村”,干部人心不齐、集体经济基础薄弱,集体年经济收入只有3万元,负债却高达近400万元。

他刚进村时,对他的质疑声超过欢迎声,一些闲言碎语传来:“一个快退休的人来当书记,能干得好吗?”“人家是下来挂职的,还不是挂完3年就拍屁股走路。”从那时起,徐勤生就下定决心,一定不负组织,不负群众,甩开膀子干实事,是骡子是马干出来让大家看。


一个人带富一个村,做群众利益的代言人

跨越赶超促发展。上任之后,他穿着一双旅游鞋跑遍全村的边边角角,很快和全村群众打成一片,做到了“脸熟路熟地熟人熟”,乡亲们养的狗见了他都直摇尾巴,他真正成了村里的一员,被村民们亲切的称为“狗不叫”的书记。

上任以来,他从提升两委班子整体素质入手,身先士卒,卷起裤腿下农田,带领村干部平整土地1600多亩,土地流转率达100%。他多方筹集整合资源,新建家庭农场3个,修路筑渠,修建电灌站,建立小秧育苗基地26亩,推广机插秧技术。为了整合因土地流转而剩余的劳动力,村里成立了专业合作社,为小农场提供后勤服务,不但帮助群众增加收入,也成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培植了一个新增长点。同时多方融合,利用土地复垦给予的土地增减挂钩指标,筹集资金兴建6500多平米标准厂房,出租给本村经济能人,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思路决定出路,徐勤生马不停蹄、日夜奔波,带头干带领干,不但提振了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更激活了村集体收入, 让村集体收入成为了会下蛋的母鸡。

致富百姓奔小康。土地集中流转是徐庄村脱胎换骨的转折点,是群众奔小康生活的新起点。土地流转后,农村劳动力得到有效解放,农民可以各显其能寻求致富之路。新建的3个小农场不但吸收本地近50名群众就业,还转移12名群众到二三产业就业,每年为群众增收30余万元。 2016年,徐庄村不但还清了历史上拖欠的400多万元债务,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还达到268万元。从2012年到2016年的三四年间,徐庄村农民人均收入由14870元增长到26740元,2018年达到32008元。一块块丰收的农田,整齐坦荡的道路,干净清澈的河流,优美宜人的家园,精神饱满的干部,衣食无忧的乡邻,见证了徐庄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徐庄村走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高港区全面小康示范村。2019年,徐庄村级集体经济收达到320万元。个别曾经质疑过他的村民再也不质疑他是来走过场的了,他充分发挥了人大代表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模范作用,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人大代表的承诺,真正成为群众利益的代言人。


一颗心感化一群人,做干部代表的领头雁

以身作则作示范。徐勤生到徐庄后,事事坚持示范带头,用一颗赤城的心和村民风雨同舟,为年轻党员干部树立了榜样,让村民们增加了摘掉贫穷落后帽子的信心。报到第一天,他就向干部群众作出“四不”的郑重承诺:不用公款请一顿客、不用公款送一份礼、不用公款买一包烟、不拿村里一分钱,让大家对他监督。在他的表率下,徐庄村逐步形成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虽然他已经年近七旬,但在田间地头、施工现场、群众家中,哪里有困难哪里都有他的身影,一年365天,他没有休过一个节假日。

制定制度带班子。徐勤生不但严格要求自己,还主持制定了一整套规章制度,要求全体村干部既要干得好,又要说得清。严格管理考核,规范上下班制度,村干部每天7:30左右就到村工作。严格财务管理,各项收入全部实行公开,不设“小金库”。注重开源节流,村里的大小事务,能由村干部动手的,不再请杂工增加开支。村里复垦的土地,由村干部承包耕种,收益归村集体所有。村里由村干部带头,成立党员先锋队,从修理村里硬质渠道、村组道路,到对水稻实行“五统一”管理模式(统一供种、统一育秧、统一机插、统一供水、统一治虫),处处都能看到党员干部的身影,得到群众广泛好评点赞,群众亲切称呼村干部为“田保姆”。


一种爱晴朗一片天,做人大代表的示范者

农民情怀,无私为民。徐勤生67年人生中,有59个年头在农村度过,前后当了30多年村官,大半辈子都在和农民打交道,对农村始终有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怀。他为村集体谋长远发展,为小农场主和种田大户献策建言,为乡邻乡亲调处历史矛盾化解多年恩怨,为困难群众孤寡老人送上暖心慰问……每年他提交人大代表的议案都是关乎农民的切身利益。当今年新冠肺炎肆虐中华大地时,他不顾自己年近七旬的身体,与志愿者一道日夜坚守在入村卡口,像一道门神守护着徐庄村人民的生命安全。他带头捐款并发动全村党员干部捐款81225元,支援武汉人民抗击疫情。

代表情怀,职责惠民。连任了五届的区人大代表,徐勤生始终认为为群众办实事是代表的首要职责。来徐庄村后,为改善村庄落后面貌,他利用自身人脉资源,多方积极筹资金、拉项目,几年来累计新建硬质化道路50公里以上,铺设下水道1.5万米,新修河道驳岸10000多米,安装路灯200盏,新建健身广场14处,撤坝建桥14座。新建村为民服务中心,为群众操办红白喜事提供场所,目前已为村民承办宴请270多次。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邀请省扬剧团、市淮剧团、黄梅戏剧团等演出460场次,成功将群众从牌桌上吸引至剧场,既提高了群众精神文明修养,又净化了村庄文化风气。此外,村里还新建了一座惠民加工厂,每位村民每年享受15元的优惠券,用于加工粮食。

公仆情怀,奉献爱民。徐勤生特别关注村里的低保户、残疾人、单身汉、智障者、重病患者、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对他们逐一上门走访,对这些特殊人群的基本情况都了然于胸,并根据不同对象不同情况给予针对性救助。为低保户、困难户、单身汉翻修房屋40户;建立惠民助餐点。除上级应有的救助政策外,他恪守自己的 “四不”承诺,不但不在村里领一分钱报酬,而且每年都自掏腰包十万元以上,帮助弱势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别人都说他傻,但他的回答始终是:“党培养了我这么多年,我要对得起我拿的工资。”

不负众望,徐勤生到村挂职的任期结束后,徐庄村1800多村民自发联名向组织申请要他继续留任,到如今他已经是连任三期徐庄村第一书记了。连任五届的区人大代表、连任三期的村第一书记,徐勤生用他的党性和个人魅力,用他严谨负责的工作作风,用他春风化雨般的博大爱心,庄严而神圣的履行着党赋予他的光荣使命,他的精神传承并感染着徐庄村的每一名干部和群众,鼓舞着徐庄村人民向着更好更富裕的生活前进。(李美娟)

责任编辑:张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