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首页>>
人大立法>>代表工作>>
刘忠斌:推进贫困地区文化精准扶贫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江苏人大网发布时间:2020-03-13 13:18:05

原标题:推进贫困地区文化精准扶贫

“文化精准扶贫”一般是指通过在文化设施建设、文化产品供给、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扶持、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开展因需而异、因地制宜的精准扶贫活动,从而有效提升贫困人口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技能,逐步改善和推动贫困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当前,我国“文化精准扶贫”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如何推进文化精准扶贫:

一要“扶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强绩效管理。政府要加大对文化扶贫地区的财政保障力度,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建立文化财政专项资金保障机制,保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和政府财力增长相适应。一是加强文化扶贫专项财政资金投放靶向性,掌握扶贫地区文化真实需求,杜绝文化服务“供不适求”的现象;二是统筹考虑文化扶贫专项财政资金预算全面性,将设施、人员和服务等一切可能性开支纳入专款范围,避免后继支撑不力导致文化服务“烂尾”;三是保障文化扶贫专项资金长效性,将正常运作的扶贫地区文化服务专项财政常态化,实现文化扶贫工作的“可持续性”;四是加大文化扶贫专项资金监管力度,杜绝扶贫项目的实施单位挤占扶贫资金用于弥补行政经费的问题,确保扶贫款项专款专用。

二要“扶智力”,加强文化服务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扶智”一直是文化精准扶贫的重要目标。一是开展技能培训,增加贫困人群就业能力。多方联动,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各类实用技能培训,引进农村电商,为贫困地区种植户、养殖户、手工业者以及微小企业提供电商平台应用培训、技术支持和管理服务等,提高其自我造血功能和文化扶贫的实效;二是开发文化产业,增加贫困地区就近就业机会。开发当地文化资源,创新发展本地文化产业,挖掘贫困地区历史文化、民俗文化、非遗文化、红色文化、手工艺制作等文化资源,并进行针对性开发,发挥“长板效应”打造当地特有文化品牌,形成文化旅游休闲产业;三是“订单式”送文化,加大优秀文化产品供给。加大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建设,侧重将群众关注和急需的政策信息、经验知识、实用技术等编排成节目;关注老年群体的文化娱乐需求,开展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

三要“扶志气”,推进精神文明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要注重当地的精神脱贫宣传教育,使贫困主体对自身的文化贫困有所认知,从而使文化精准扶贫实践活动有一定的群众基础,避免扶贫中遭遇“领导热、群众冷”的窘境。具体实施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在当地培育或挖掘脱贫致富典型,并进行公开表彰,运用榜样力量号召和鼓励贫困群众;二是将其脱贫致富典型事迹改编成群众喜闻乐见的小品、评书、话剧等文艺题材,在人流密集的公众场所演出,或者是在乡镇(村委会/居委会)宣传栏张贴、印发成册发至各家等形式,使贫困主体切身感受到精神脱贫带来的好处。

四要“扶技术”,着力开展数字文化精准扶贫。应当抓住“数字机遇”,依托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着力开展数字文化精准扶贫。一是根据扶贫对象的电子阅读设备以及当地网络情况,提供多样化的、可选择的数字阅读方式。二是根据扶贫对象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提供多样化的、可供选择的数字阅读内容。尤其各种类型的“听书机”,可以为各类贫困主体提供音频资源,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数字文化输送方式。三是根据扶贫地区当地的民族、民俗等特色文化资源情况,以及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过程中的需求情况,有针对性地提供数字文化服务。包括提供与当地特色文化资源相关的图书、新闻报道、图片等;提供摄影、摄像、网页设计等有关基本技能的电子书、视频讲座等资源;开设网络培训课程帮助和指导当地对现有文化遗产的信息化工作;有针对性地提供平台开展现有文化遗产的网络宣传推广等。

刘忠斌系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图书馆学报编辑部常务副主编)

责任编辑:张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