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首页>>
人大立法>>人大理论>>
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陕西人大网发布时间:2020-01-15 14:07:11

原标题:2020: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2020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推动新时代追赶超越有新气象新作为,在今年的省两会现场,代表委员们围绕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改善、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营造和谐社会等问题建言献策,对实现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充满信心。


推动脱贫攻坚向高质量阶段迈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性的指标是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是打好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

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全省干部群众为之奋斗、为之奉献,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要确保深度贫困地区群众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社会,必须把提高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摆在突出位置。我们基层干部更要采取有效措施,敢作为、善作为,让政策落到实处。”来自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省人大代表、佛坪县长角坝镇龙草坪村村委会主任谭从香对此感触颇深。

如何实现高质量脱贫?谭从香认为,首先要引导贫困群众摆脱落后思想束缚。其次,要兼顾短期和长期效应,提高贫困群众的可持续脱贫能力。此外,还要始终坚持发挥产业助力脱贫攻坚的关键作用,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短板,推动脱贫攻坚向高质量阶段迈进。


筑牢绿色生态基石

绿色是一个社会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要有“小康”的生活环境。

绿色发展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石,自然成了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2020年,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守住生态文明红线,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一个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省人大代表、铜川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张亚建说。

对此,张亚建结合自身实践经验,谈了他的看法。他表示,以土壤生态治理为例,过去一段时间,受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影响,土壤内营养物含量连年下降。要改善生态环境,就要进一步抓好重点领域综合治理,实行绿色循环发展,推进新能源、清洁能源利用。同时,还要坚持实施专项治理和全程管控,有效防范和降低环境风险,不断强化生态修复,实现生态环境的全面改善。


文旅供给从追求数量转变为提升质量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要让群众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群众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省政协委员、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任宗哲说,当前群众对文化和旅游的需求已经从“有没有,缺不缺”到了“好不好,精不精”的发展阶段,文化和旅游的供给也将从追求数量转变为提升质量。

任宗哲表示,提供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旅游产品,要尊重文艺创作规律,打造“文学陕军”“西部影视”“长安画派”“陕西戏剧”等品牌,繁荣艺术创作生产。要切实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打造面向基层、功能完备的文化和旅游服务阵地。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利用和传承传播,推动非遗保护传承与传统工艺振兴、乡村振兴战略融合发展。要加快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丰富文化和旅游产品、服务供给,拓展城市文化体验空间,加快智慧旅游建设,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需求。


小康社会是和谐稳定与繁荣发展统一平衡的社会

“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包含经济方面、政治方面、文化方面、社会方面以及生态方面的标准。只有‘五位一体’的小康,才能汇聚成百姓全方位的幸福感。”省政协委员、西北政法大学文化与价值哲学研究院教授刘进田说,小康社会是和谐稳定与繁荣发展统一平衡的社会。

刘进田表示,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现代化社会是既和谐,又有活力,既要安全,又要发展的社会,是能把发展和安全统筹结合起来的社会。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建设高质量的和谐社会,要激发全民创新活力,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雷魏添 齐小英)

责任编辑:张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