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首页>>
人大立法>>代表风采>>
陈新宝:五尺扫把写春秋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江苏人大网发布时间:2020-01-15 11:13:01


  有这样一名普通环卫工人,凭着对自己钟爱事业的追求,任劳任怨,埋头苦干,不怕脏和累,清扫着青阳镇的大街小巷。他把美好年华无私地奉献给了挚着追求的环卫事业,用真情实意、言传身教引导人们热爱自己的家园;用五尺扫把在大街上谱写了一曲“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行业精神,以艰苦的劳作和辛勤的汗水给市民群众创造一个整洁舒适的环境。他就是江阴市人大代表、青阳镇环卫所职工陈新宝,在日复一日的辛勤耕耘和无怨无悔的默默奉献中,赢得了周边群众的信赖,成为群众的忠实代言人。


博学修身,切问近思。“当人大代表不仅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一份担当。”陈新宝在2016年底当选江阴市第十七届人大代表时这样说。作为一名新代表,面对一个全新的领域,对如何当好代表、履行好代表职责?陈新宝心里却没有底。为此,他努力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人大知识,不断提高调查研究能力。《代表法》《监督法》《选举法》《地方组织法》是人大代表履行职权的法定依据。他知道,只有熟悉这些必备的法律知识,了解人大代表的基本权利义务,才能找准履职方向和重心。他不放过每一次市镇人大组织的各类培训、视察调研活动,认真撰写学习心得和调研报告。经过辅导培训,他懂得,不熟悉政策、不了解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就无法成为一名称职的人大代表,不讲原则、不为人民服务就当不好人大代表。在日常实践中,他经常向身边的老代表们请教当好人大代表的经验,努力做一名让群众满意的代表,不负群众的重托。在市镇人大每年组织的“联系选民月”“市人大代表活动周”“接待联络日”实践活动中,他都要积极深入村企与群众交流,晚上走村串户与选民唠家常,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了解群众需求,做好党委、政府和群众间的桥梁。

以身作则,爱岗敬业。十多年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炎炎烈日,风雨中有他弯腰捡拾的身影,烈日下有他挥帚扫地的唰唰声。他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到路面巡查保洁质量,帮忙在班人员捡拾废纸、烟头,特别是进入落叶期,一阵风后,路面到处是树叶,他总是挥动着大扫帚一刻不停地把一堆堆树叶及时清扫运走,以保持路段的干净整洁。他清扫的是镇区的主干道,道路两侧都是商业店铺,还有一所实验小学,其卫生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城镇的对外形象。他总是早出晚归,对路段见脏就清,见乱就扫,直到学校关门商贩收摊,他才收拾工具下班。

他经常像大哥一样关爱同事,教育同事上班必须要穿好标志服,作业时必须要注意人身安全。谁家有困难,他都用心帮忙解决,谁生病在家,他都主动放弃休息承担清扫工作任务。一天,在路段清扫的他突然发现一包东西,打开来一看,里面有现金和首饰等,他硬是在那等了两个多小时,直到失主来认领。当时失主想给他一个红包,怎么劝他也不肯收下。陈新宝说:“要是看在钱的份上,我就不会把东西还给你了,你还是把红包拿走吧,无论如何我也不会要的。”别人都说他傻,但只见他憨厚的一笑,挥舞着大扫帚继续他未完成的工作。2017年被中环协会评为“全国最美环卫人”、2018年荣获“江苏最美环卫工人”称号,先后获得了“江阴市环卫服务标兵”、“青阳镇先进职工”等称号。

勇于担当,为民发声。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是人大代表受人民委托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途径,十分珍惜这项权利。为提出高质量的意见建议,陈新宝积极听取群众意见,在单位,他经常询问同事,哪些是江阴、青阳的热点难点;在马路上督查卫生时,他倾听环卫工人和过往路人的心声;在广场和公园,他与群众认真交谈,了解他们最希望解决的问题……这些“第一手”资料,成为他提出建议的基础。对相关情况和问题进行认真总结分析,确保所提意见建议既切中时弊,又具操作性。针对建筑、生活和餐厨垃圾管理还不规范,处理能力还较为薄弱的问题,特别是乡镇、农村许多垃圾只能简单的直接填埋,基本没有进行科学的处理,且填埋地的选址非常困难,群众反响很大。同样,工业固废垃圾、建筑垃圾也是一堆了之,无综合利用的实质举措,也导致偷到乱到情况经常发生,群众多次上访反映此类问题,影响社会稳定。在江阴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他与薛洪权等代表一起提出了《关于对全市域垃圾规范管理和处理的建议》,受到市委市政府重视。

“要加快拆迁安置房建设进度,有些村民一直租住在外面,几年得不到安置,以后能不能先把安置房建好再拆迁?”“菜场改造项目在年初人代会已经确定为镇2018年民生实事项目,现在已经半年过去了,工程还没有进入施工阶段,请问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开工?” 这些弥漫着火药味的提问,语气中透露着少许不满,没有半点给镇分管领导留面子的意思。

“作为人民的代表,只有维护宪法和法律,维护人民的利益,敢于和善于代表人民发表意见,依法行使权力,才能得到人民的信赖,受到人民的拥护。”陈新宝说。(严利)


责任编辑:张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