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首页>>
人大立法>>滚动图片>>
孙永春赴黄平县调研脱贫攻坚工作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贵州人大网发布时间:2020-01-07 14:20:21

原标题:

苗岭深处,幸福歌飞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孙永春赴黄平县调研脱贫攻坚工作侧记

“……千里迢迢万里行,不为金来不为财,不为金银八宝地,为我们脱贫你才来,看我们好了你心才落……”

三次起身告辞,三番依依挽留,三首涌自心泉的歌。在这大山深处的苗岭,在这普普通通的农家小屋里,有的是喝不完的留客茶,有的是唱不完的幸福歌。

“栀子打花嘛排打排,党为人民嘛送福来,一送男女嘛要平等,二送政策嘛手中来,三送发家嘛又致富……”伴随着拍子声、欢笑声,带着苗家风味的歌声悠扬地从一幢二层小楼中飘出,屋里欢声笑语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2019年11月20日,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孙永春到黔东南自治州黄平县宣讲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指导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调研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任务、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情况。

 

“党的扶贫政策遍地开花结果”

孙永春来到黄平县旧州镇,在寨碧村党群服务中心听取村支书、全国劳模王清华介绍村党支部开展主题教育有关情况,看到寨碧村开展主题教育有谋划、有创新、有成效,他指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我们党永恒的主题,党的初心和使命永远是为人民谋福利、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孙永春走进田间地头、深入农户家中,一路走一路看,细致查看村里还有没有危房、卫生状况怎么样、村民精神面貌如何;一路走一路问,详细询问群众享受了什么扶贫政策、有什么增收项目、还有什么实际困难。

在大碾房村,孙永春了解到,全村现有13个合作社,发展猕猴桃、紫薯、油茶等产业,每人每年大概能分800元左右,再加上每家都安排有‘1+n’帮扶干部(一名干部帮扶n户)帮他们找路子挣钱,原先共有184户贫困户,逐步脱贫了171户,还有13户,村民和村干部对今年全部实现脱贫充满信心。旧州镇所有贫困户已经完成了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全覆盖。针对25种大病、37种慢性病还落实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每个月都要入户去看看病人的健康情况、指导用药。15个行政村各有1个卫生室,边远的地方另外设立了两个医疗点,总共31个有资质的村医,基本能满足一般的病痛治疗了。孙永春高兴地说,老百姓日子越过越火,党的扶贫政策遍地开花结果!

 

“日子过得比橘子红火,比糖还甜”

在村民黎定怀、陈连忠家中,孙永春与群众亲切交谈。“是的,我们都有医保的,”陈连忠掰着指头算,“上次我老伴生病住院,给我们报了三千多,自己也没掏多少。

现在国家每年还给我们两个两千多的补贴,说是发放给60岁以上农民的基础养老金咧!”

“你家里有几口人,现在都有什么收入啊?”孙永春问。

“我两个儿子一个姑娘,现在跟小儿子过。我家自己烤酒卖,我老伴还帮人家做木工嘞。”

“还是技术活哈,做木工能赚多少钱啊?”

“政府喊我去帮搞危房改造,”相对女主人的活络,黎定怀要显得内向许多,不过说到自己的“专业”还是憋不住话,“像我家那么大的修补一层6000左右吧,还是有钱赚的。我家的好日子过了有5年了!”腼腆的笑容里掩不住的开心自得。

“那就是从2014年开始变好的咯,”孙永春算了算时间,“我们的扶贫干部是从2013年起进村入户,第二年起开始建档立卡的。以前家里情况咋样?”

“原先家里很穷,”陈连忠说,“老房子里我公公住半间我们住半间,窗子破了没有钱换,瓦被雹子(冰雹)打坏了也只能干看着漏雨,漏雨漏得床都没地方放,只能找张油纸(塑料纸)盖在上面,粮食也不够吃……”

村支书石正永介绍说,由于家庭收入过低,2014年黎定怀家被确认为贫困户。当地政府明确一名“1+n”干部帮扶,通过培训农业技术、帮助发展酿酒微企、特惠贷贴息5万元用于养猪以及安置其子黎家明在广东东莞务工等方式增加收入,2016年顺利实现脱贫。

“现在我家光是烤酒卖一年就得一万六,儿子一个月能找三千多块钱,村里的合作社每年还要分给我家一千多,生病国家也会管,哪样都不愁了。”

看到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孙永春高兴地说,跟着共产党走,日子过得比橘子红火,比糖还甜。 

  孙永春在黄平县旧州镇大碾房村村民黎定怀家入户走访。

 

“脱贫攻坚工作让党群关系又进一大步”

幸福的日子越过越甜,党和群众的心也越贴越近。“说来说去还是我们的党好政府好,我们家穷的时候村干部、驻村干部三天两头的跑来教这样教那样,还帮我们修房子(危房改造),都成了半个主人了。现在我们吃也有、穿也有、哪样都有了!”陈连忠的满足、幸福溢于言表。

陈连忠给大家的杯子里添上茶,“讲完我们就唱歌跳舞!我要唱我们村自己编的歌给我们的好领导听,感谢我们的党给我们送福气!”

在掌声的鼓励下,她的歌越唱越响,“……十送水管嘛自来开,十一送根嘛水泥路,十二坐车嘛不走路,感谢主席嘛感谢党,我们百姓嘛得享福……”

三次起身告辞,三番依依挽留,三首涌自心泉的歌。在这大山深处的苗岭,在这普普通通的农家小屋里,有的是喝不完的留客茶,有的是唱不完的幸福歌:“……千里迢迢万里行,不为金来不为财,不为金银八宝地,为我们脱贫你才来,看我们好了你心才落……”


责任编辑:张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