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首页>>
人大立法>>要闻>>
生态补偿机制背后的政协力量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人民政协网发布时间:2019-12-06 15:29:30

如黛青山间,蜿蜒的江水波光潋滟,如诗如画。

12月5日,全国政协“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双周协商座谈会上,播放了一段名为《大美新安江》的视频,镜头中的美景令人赞叹。

这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自2012年正式启动以来,新安江流域走出了一条上下游互利共赢的绿色发展之路,形成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新安江模式”。为了给会议作准备,今年5月,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调研组曾到安徽浙江两省,对新安江流域的生态补偿试点具体实施情况进行调研,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他们也把调研中看到的成绩、发现的困难和问题带到了会上。

其实,这并不是全国政协第一次把关注的目光投向新安江。作为“新安江模式”的亲历者和推动者,全国政协已为此进行了持续近十年的“接力跑”。安徽境内的新安江与浙江境内的千岛湖互为上下游,本世纪初,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大量污水和垃圾通过新安江流向千岛湖,让后者的水质呈现出缓慢恶化趋势。而千岛湖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生态屏障,属于深水型水库,一旦污染,后果不堪设想。

2010年,全国政协“千岛湖水资源保护”调研组赴浙江调研,在新安江的皖浙交界处乘船时,委员们看着眼前一湖碧水,忧心忡忡地说:“千岛湖保护涉及上下游的利益平衡问题,必须建立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补偿的主体、标准和费用需要从国家层面确定”……

生态补偿是要追求“绿水青山”保护者与“金山银山”受益者间的利益平衡,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必然选择。课题意义重大,国家有需要,地方很欢迎,但涉及利益方众多,跨区域、跨部门协调难度大,此时,由人才荟萃且立场相对超脱的政协来发挥作用,可谓恰逢其时。这次调研形成了《关于千岛湖水资源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和重要批示,有关部门也高度重视,着手研究报告反映的情况和提出的建议。

新安江“一江跨两省”,一边是富庶的浙江,一边是相对落后的安徽。一方说,谁污染,谁治理,另一方说,谁受益,谁补偿,要建立“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生态补偿机制,并不容易。好在,协调各方利益,化解矛盾分歧,凝聚思想共识,是政协的优势所在。为此,全国政协人资环委组织召开“千岛湖水资源保护对口协商会”。会上,安徽、浙江和国家部委相关部门把多年悬而未决的问题摆上桌面,一一探讨,最终达成了兼顾各方利益的解决方法。

在全国政协和各方共同推动下,2011年底,财政部会同原环境保护部出台涉及浙江、安徽两省的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试点实施方案,国家正式启动千岛湖及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2014年底,3年试点期满,皖浙两省联合检测数据表明,新安江安徽出境断面水质达到试点考核要求,并带动了千岛湖水质与上游来水的同步改善,试点工作交出了满意答卷。

2014年,全国政协人资环委再次调研千岛湖及新安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这一次,他们把调研的重点放在了推动生态补偿机制常态化、长效化上,期望进一步提炼和推广试点经验。

一年接一年地调研,一届接一届地协商,全国政协上下对课题的关注热度从没有丝毫减退,大家明白,生态补偿机制建设非一日之功。

此次双周协商座谈会上,委员与相关部委负责同志展开了热烈交流,如何立法,如何完善标准体系,如何推进市场化生态补偿……在频繁的互动中,部委负责同志听到了不少真知灼见,委员们也加深了对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情况的了解,大家都对推进这一工作有了更多信心和期待。

在协商中广谋良策、凝聚共识,为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生态补偿机制厚植民意基础,全国政协作出了积极探索。显然,对于发挥好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把人民政协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这是一个很好的示范。(谢靓

责任编辑:张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