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贸仲)、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和北京市律师协会联合主办的2025中国青年仲裁论坛暨第十三届“中伦杯”国际商事仲裁征文大赛颁奖仪式在北京成功举行。
论坛设置了专题讨论环节。第三个专题讨论围绕“‘双循环’育人格局下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这一主题进行。
以下内容是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法律事务部资深高级经理徐芊芊的发言节选。

我现在的工作更多体现在实践端,每天都在做涉外法律工作的实践。每次谈到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这个话题的时候,谈到这个具体的标准或者是路径的时候,我都会参考一个普遍适用的标准,就是我们司法队伍建设过程中提到的“四化”的标准,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和职业化。在我们企业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这“四化”也是具有原则性的指导意义的。我越来越觉得革命化这个方面的塑造和加强是非常必要的,我觉得最大的自信来自背后强大的祖国,来自我们有强大的司法解决的渠道,包括贸仲在内的具有国际化的仲裁机构。
我个人的理解的正规化就是要更多营造正规化的外部氛围,再就是专业化和职业化。我们在处理涉外纠纷的过程中,需要自己不断在实践中始终坚持贯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对于这个企业法律人员如何更好在“双循环”下加强在涉外法治方面的培养,打造专业化、职业化的队伍,实际上在制度上已经有了很多的保障,也需要我们每一个具体工作人员从自身的成长角度找到更适合自己的路径,以此更好完成工作,能够更好实现自己职业化的发展路径方向。
编辑:武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