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2025中国仲裁高峰论坛暨中国-拉丁美洲国际仲裁论坛在京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贸仲)与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以下简称联合国贸法会)、环太平洋律师协会、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共同主办。
来自近30名仲裁法律界、公司实务界、学术界中外专家围绕“智联全球:共筑国际仲裁数智协作新格局”“智赋新章:规范国际仲裁数智辅助新边界”“智序未来:擘画国际仲裁数智治理新图景”三个议题发表演讲。来自52个国家和地区近500人现场参会,包括51家国际组织及国外主要争议解决机构共119名负责人和代表,全球103个国家和地区超过510万人次在线关注或收看。
在“智序未来:擘画国际仲裁数智治理新图景”第三个议题中,研讨嘉宾聚焦金融科技、人工智能、跨境电商、电动汽车、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展开深入探讨。
以下内容是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合规总监、法律合规部负责人周佳兴在“智序未来:擘画国际仲裁数智治理新图景”议题环节发表演讲内容节选: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合规总监、法律合规部负责人周佳兴)
人工智能从辅助已经到了关键决策基础设施,会改变人的命运未来,Web3.0将改变金融的未来。人工智能和Web3.0正在瑞和创造一个更加智能分散的数字生态。根据一些预测,到2030年,将会看到市场交易额达到30万亿美元。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CICC)做的AI和Web3.0会发生一些争议,比如智能合约违约还有欺诈。还有一些新型的争议,比如说人工智能模型责任,还有治理纠纷及NFT(“Non-Fungible Token”译为非同质化通证或非同质化代币,本质是区块链网络里具有唯一性特点的可信数字权益凭证,是一种可在区块链上记录和处理多维、复杂属性的数据对象,其与传统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同质化代币的区别在于唯一的数字标识和公共账户的可验证性和透明性。),还有版权归属纠纷等等。人工智能涉及一些传统争议解决的元素可能会导致缺位,比如说主体、合同基础等等这些方面。还有财权,如果加密资产或者智能合约的话,可能难以确定它的管辖权所在,形成争议。另外,它代码是嵌入法律合同代码当中,也许没有约束力,常见跟Web3.0争议相关的问题,包括参数,叠加监管要求还有消保等等争议,也许被认为属于公法范围,不具备仲裁性。还有证据可解释性。隐私保密往往并不愿意揭示自己的身份,该怎样满足KYC(“Know Your Customer”即“了解你的客户”规则)以及反垄断ML的这些要求。
技术使人类社会不断前进,人们会形成一些非常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案,比如在证据方面,会想安全审查基础设施。比如受限层、不同的加密、数据分类、存储分离等等这些机制提供隐私保护,必须有法律的认可。
在应对纠纷的时候,仲裁有独特的优势,可以跨境执行。在执行在线裁决时必须到域外,就会涉及一些技术的专长。此时就需要既懂技术又懂法律的人士参与到国际仲裁中去。
目前,法律要跟上科技的发展,需要将链上和链下的纠纷解决融合起来。另外要不断更新纽约公约的解释,在Web3.0上的纠纷可以得到纽约公约项下的承认和保护。
编辑:刘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