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2025中国仲裁高峰论坛暨中国-拉丁美洲国际仲裁论坛在京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贸仲)与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以下简称联合国贸法会)、环太平洋律师协会、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共同主办。
来自近30名仲裁法律界、公司实务界、学术界中外专家围绕“智联全球:共筑国际仲裁数智协作新格局”“智赋新章:规范国际仲裁数智辅助新边界”“智序未来:擘画国际仲裁数智治理新图景”三个议题发表演讲。来自52个国家和地区近500人现场参会,包括51家国际组织及国外主要争议解决机构共119名负责人和代表,全球103个国家和地区超过510万人次在线关注或收看。
在“智序未来:擘画国际仲裁数智治理新图景”第三个议题中,研讨嘉宾聚焦金融科技、人工智能、跨境电商、电动汽车、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展开深入探讨。
以下内容是巴西-中国企业家委员会(CEBC)代表;Souto Correa 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贸仲仲裁员Luís Alberto SaltOn PERETTI在“智序未来:擘画国际仲裁数智治理新图景”议题环节发表演讲内容节选:

(巴西-中国企业家委员会(CEBC)代表;Souto Correa 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贸仲仲裁员Luís Alberto SaltOn PERETTI)
这是我第二次来参加高峰论坛,第一次是在2018年,所以,7年过去了,巴西与中国的经济关系更加紧密,更具活力,仲裁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很高兴来到北京发言。
我们今天讲了很多人工智能对于仲裁的影响,我想稍微偏一下我们的研讨重点,考虑一下,因为人工智能而使得企业在仲裁程序当中能够带来什么样的收益,这可以说是一个相互成就的过程,数智化对仲裁有用,仲裁对数智化也是有用的。我们这个话题是智序未来:擘画国际仲裁数智治理新图景,一方面如何利用仲裁促进人工智能,另外一方面,如何用人工智能促进高科技数据密集型企业发展,如何用人工智能提高仲裁的效率。
我想有一个共识存在,各位演讲者都讲到,人工智能不能取代仲裁员,让法务和商务之间能够架起桥梁,这是现状之下更好的描述,小米也好,其他的企业也好,也许能够弄一个机器人法官,同时能够具有理性和感性,也具有法律思维,就像任何的法官一样,但是现在我们再进一步讲一讲仲裁对于人工智能产业有些什么样的影响呢?
比如说是不是对人工智能企业来说是很有用的纠纷解决工具呢?是的,这些AI产业他们是数据密集型,同时也有秘密性,同时,他也是一个在仲裁当中的新的渠道,比如说周先生已经讲到的智能合约。另外企业之间的,也就是人工智能企业之间的合约。
我们看一下建筑业,建筑业文件非常多,而且它也进入一个新时代,建设工程项目,尤其是复杂的项目,正在迈向数字化。
多年来通过采用建筑信息模型系统,项目不只是按电子文件施工,而且会实时跟踪建筑进度,有没有拖延,有没有超支,当然这个会创造海量数据,需要使用者去组织数据,然后在仲裁当中提交哪些数据,如何更好地收集数据,也就是在全生命周期收集项目数据。
下面一个领域是智能合约,这些合约并不是在纸上白纸黑字写的,而是以代码形式记录,就像任何程序一样,代码未必是穷尽性的,不一定是完整,也就是这里头可以让仲裁员过来去判断说,有没有出现某一种情形,然后去看这个项目是不是可以继续进行,下面是将仲裁用于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所谓B2B企业之间的纠纷,现在已经是围绕AI制定了一些法律法规,比如巴西有人工智能框架法,中国和欧盟也有相关的立法,也就是人工智能产物,这些产品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这块我想讲两个案件,也就是巴西的公权力机关以及意大利公权力机关,他们判断说,人工智能相关企业不断收集生物识别信息数据,如果未能做到合约的话可能出现问题,这个时候责任的分配可能会考虑到用仲裁判断。
未来如何勾画呢?需要各方考虑自己的数据收集存储政策,如何提供给仲裁程序,在仲裁中可以采纳哪些证据,另外我们如何保持匿名性。
最后我们不需要从零起步,有些机构比如像贸仲委已经今年出台了指引,规制这方面问题,比如有嘉宾讲到说,数据的使用也可以在去年出台的项下进行规制。
编辑:刘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