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Frida Paola Altamirano Jiménez:使用人工智能应确保有效的人工监督

2025-10-29 14:28:05 来源: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 -标准+

9月17日,2025中国仲裁高峰论坛暨中国-拉丁美洲国际仲裁论坛在京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贸仲)与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以下简称联合国贸法会)、环太平洋律师协会、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共同主办。

来自近30名仲裁法律界、公司实务界、学术界中外专家围绕“智联全球:共筑国际仲裁数智协作新格局”“智赋新章:规范国际仲裁数智辅助新边界”“智序未来:擘画国际仲裁数智治理新图景”三个议题发表演讲。来自52个国家和地区近500人现场参会,包括51家国际组织及国外主要争议解决机构共119名负责人和代表,全球103个国家和地区超过510万人次在线关注或收看。

在“智联全球:共筑国际仲裁数智协作新格局”第一个议题中,研讨嘉宾围绕数字革命与人工智能对国际仲裁生态的深刻影响展开深入探讨。

以下内容是墨西哥仲裁中心秘书长Frida Paola Altamirano Jiménez在“智联全球:共筑国际仲裁数智协作新格局”议题环节发表演讲内容节选:

讲三个有关的问题,有关人工智能,有关文件信息的共享,以及在拉美和亚洲之间的合作方面。

首先,人工智能在文件的检索、审阅还有转写以及归纳起草等方面都非常有用,但是另外一个风险就是偏见的问题,尤其是对于仲裁庭来讲,这个是非常的重要。我们在数据中可能会产生偏见,因此会在仲裁当中导致偏见或者歧视。

我们的建议,这也是涉及到我们共同行动方计划的第二个方面,也就是由贸仲所指出的仲裁机构可以提供有关拉美仲裁员的信息。另外有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仲裁机构将如何来去共享这样的信息,谁来去管理数据库?这就像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数据库,会带来更多的挑战。比如说数据库的管理、隐私保护等方面。

讲到正当程序,我们也知道各方的律师、专家不应该使用任何形式的人工智能,尤其是关于客户信息保密的方面,包括律师权利方面,要为当事人隐私数据考虑。

另外有关存储的政策,还有提示词使用的政策,以及保密信息的政策,如果说用了人工智能工具应该向当事人披露,我们在涉及到决策的时候,有一个叫做处理超小风险考虑的因素,这个需要考虑到仲裁裁决的可执行性,这也是仲裁员首要的职责之一,就是确保裁决具有可执行性。

有人强烈反对用人工智能起草裁决和法律推理部分,我们也知道人工智能有大量的数据可以支持仲裁员,但是并不应取代人类的推理,需要平衡不同的原则,包括比例性、善用性、公平性等等方面,它不应该是一个决策者,而是一个辅助工具,为什么人工智能的系统有可能会导致误差,也就是超级小的风险,因为它有可能导致不可执行性。

斯德哥尔摩商会仲裁院在瑞典进行了相关的问题解决,另外硅谷仲裁中心也出台了相关的指南,这些机构在人工智能使用方面制定的规则处于领先的地位,也就是用人工智能进行检索和分析的话,仲裁员应该是披露,另外应该让各方有权或者有机会去点评在程序当中使用人工智能的情况,比如说在墨西哥我们会用ChatGPT等,如果把同样的问题踢给不同的人工智能引擎,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人工智能能够帮助仲裁员去归纳事实,当然要下裁决,这是一个非常难的点,到底它推理的时候我只是用人工智能去归纳各方的意见事实,还是要让它推理,这个是需要把握的。

最后,我认为人工智能应该要加以有效的人工监督,同时确保从业者使用人工智能时不会导致他们的决策质量削弱。

我希望仲裁机构可以积极发挥作用,来确保仲裁界能够尽到这样的责任,同时提供相关的环境,让当事人可以信任这个制度和系统。我们去使用人工智能工具的时候,要避免它的不当使用。

编辑:武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