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Marianella Ventura Silva:人工智能的使用对仲裁机构的影响

2025-10-29 14:28:14 来源: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 -标准+

9月17日,2025中国仲裁高峰论坛暨中国-拉丁美洲国际仲裁论坛在京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贸仲)与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以下简称联合国贸法会)、环太平洋律师协会、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共同主办。

来自近30名仲裁法律界、公司实务界、学术界中外专家围绕“智联全球:共筑国际仲裁数智协作新格局”“智赋新章:规范国际仲裁数智辅助新边界”“智序未来:擘画国际仲裁数智治理新图景”三个议题发表演讲。来自52个国家和地区近500人现场参会,包括51家国际组织及国外主要争议解决机构共119名负责人和代表,全球103个国家和地区超过510万人次在线关注或收看。

在“智联全球:共筑国际仲裁数智协作新格局”第一个议题中,研讨嘉宾围绕数字革命与人工智能对国际仲裁生态的深刻影响展开深入探讨。

以下内容是利马商会国家和国际仲裁中心秘书长Marianella Ventura Silva在“智联全球:共筑国际仲裁数智协作新格局”议题环节发表演讲内容节选:

利马商会仲裁中心(CCL)是拉丁美洲领先的一个仲裁机构。我们总是能够采纳非常创新的解决方案,包括使用最新的软件和数字工具,目标是提高效率,透明度,降低成本,我们在合适的时候也热衷于使用人工智能。

数字革命,尤其是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转变了国际仲裁的生态系统,当我们使用这些工具的时候,要考虑到法律文化和各个国家不同技术方面的差距和区别,因此我们要尽可能找到共同点,加强合作,确保科技增强国际仲裁的公信力。人工智能的使用和对仲裁机构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

第一个,涉及对人工智能的监督,甚至是监管。如果人工智能引用在具体的仲裁,不管是仲裁员、律师还是其他人,那么仲裁机构如何去监督人工智能在仲裁中的使用,特别是有律师或者当事人在起草仲裁的文件或者进行证据审查的时候,要确保这样的使用是保证程序的保密性,要确保敏感的数据不会泄露,要确保不应该对人工智能未经核实的输出结果过于依赖。最主要的是涉及到仲裁员,仲裁员是裁决者,而不是由机器作出裁决,所以意味着人工智能是可以协助做研究,甚至是起草某些裁决的部分,但是最终的决策功能绝对不能委托给人工智能,这是第一个层面。它带来很大的挑战,刚才说的保证保密度、数据的安全性,要避免算法的不透明度会影响到整个流程,避免当事人之间的能力不平等,有人可能会使用人工智能的资源,有人却无法使用等。

第二个层面,我们在仲裁机构层面会使用人工智能来完成一些行政性的功能,考虑到仲裁机构如何将人工智能使用到日常行政管理和运营中,包括案件管理系统的潜在应用,能够完成一些预测性的分析、自动化的排期、资源分配和智能的数字表格来监控案件量、案件的时间表等,还可以去用人工智能的方式选择仲裁员,包括创建相关的仲裁员的数据库等。

将人工智能应用在仲裁的程序中,会带来一定的风险,比如说隐私、算法的偏见,还有数字安全漏洞、过于依赖等,但是也要将人工智能的优势和带来的风险进行平衡,我们要以一种合作的方式和合作的心态找到共识,比如说什么样的信息应该共享和披露,作为国际仲裁机构的我们应该制定怎样的相关规定等。

国际仲裁的未来,取决于我们是否有能力将效率、公正、创新和公信力平衡起来,我们要以负责任的方式拥抱新的科技,能够加强跨境的合作,建立智能连接,从而确保人工智能仍然保持高效的特点,保持保密性,值得信赖,保持合法性,并展望未来建立一个更好的全球纠纷解决机制。

编辑:武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