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2025中国仲裁高峰论坛暨中国-拉丁美洲国际仲裁论坛在京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CIETAC,以下简称贸仲)与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UNCITRAL,简称联合国贸法会)、环太平洋律师协会(IPB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ACLA)共同主办。
来自近30名仲裁法律界、公司实务界、学术界中外专家围绕“智联全球:共筑国际仲裁数智协作新格局”“智赋新章:规范国际仲裁数智辅助新边界”“智序未来:擘画国际仲裁数智治理新图景”三个议题发表演讲。来自52个国家和地区近500人现场参会,包括51家国际组织及国外主要争议解决机构共119名负责人和代表,全球103个国家和地区超过510万人次在线关注或收看。
以下内容是美国仲裁协会国际争议解决中心副主席Thara Gopalan在第二个议题“智赋新章:规范国际仲裁数智辅助新边界”中的发言节选。
美国仲裁协会国际争议解决中心(AAA-ICDR)是一个非营利组织,同时独立于任何政府部门,提供一体化的争议解决服务,包括仲裁和调解。我们的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就是为了拓宽司法渠道,提供优异的服务,能够实现一个协作性的争议解决流程。同时,我们用创新的方式打造公平并且更加高效的争议解决方式来便利世界各地的当事人。
在2026年,我们将庆祝AAA-ICDR建立一百周年。近一百年来,我们管理了超过900万件调解和仲裁案件。其中,2024年,AAA-ICDR收到的53万件新的提交的案件,共收881起国际案件,涉及加拿大、中国、英国、墨西哥等国家。面对跨境纠纷以及技术驱动型争议,我们始终以效率、专业和公平回应相关的需求。
AAA—ICDR同时长期拥抱技术,并运用于仲裁流程。其在线案管系统是2000年年初就开始使用了,向很多的NGO和世界其他组织提供争议解决线上服务,2023年开始引入人工智能。对我们来讲,规制人工智能并不是发明新的伦理规则,而是继承发扬我们已有的规则。AAA—ICDR商事仲裁仲裁员行为准则要求仲裁员长期保持公平、公正、独立和诚信。这些都是历久弥新的价值观,我们沿用在数智空间,同时细化指引。
我们首先构建了“人工智能助力替代性争议解决(AI for ADR)”框架。该框架于2023年发布,为机构运用人工智能搭建了护栏。其首要原则是以人为本的伦理价值观,即人工智能必须能够支持尊重所有的当事人的公平公正的结果,同时,让人能够去控制关键决策。对于机构来讲,这意味着把我们的偏见检测和监督嵌入系统,同时,仲裁裁决不能外包,避免人工智能扭曲仲裁观点和裁决。
其次,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基础是保密性。我们必须守护好敏感的数据,注重隐私和通信安全,加强存储管理,具体包括打造访问控制加密技术、使用安全平台,以确保机密信息不被泄露。
再次,人工智能的运用应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智能系统必须以事实为本,打造可信以及可验证的机制。管理者检测系统的可靠性之后才能够去部署,他们交叉检验人工智能引用的案例,以及他们做的这些摘要,也就是说要独立验证后才能够去用。
然后,关于透明度和责任划分,应该防止技术“黑箱”,管理者必须能够解释人工智能工具的运作方式以及对程序有何影响,必须确保技术能够整合到位。管理者确保能够向当事人披露和解释人工智能使用,律师也需要明确告知其提交的信息文件是否有人工智能辅助。另外,责任仍归于人。管理者必须有自己实施的系统,确保仲裁员为裁决承担责任,即使记录由人工智能组织;而且律师为他们的观点负责,即使内容由人工智能生成,这个责任不能够从人的身上转嫁出去。
最后,关于适应性问题,保密措施应与时俱进。管理者应定期审核和更新人工智能系统以及相应的政策,加强培训和意识的提升,学习最新人工智能工具,以一种非常公正的方式来应用人工智能,并且加强相应监管保证整个系统在AAA-ICDR中有效落地。
编辑:薛金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