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在化解积案中深悟群众感情

2023-12-27 16:10:00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 刘文洁

2022年5月1日,《信访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条例》指出,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化解信访积案的一些亲身经历让我深刻感悟到,只有心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真心为民解难,才能把群众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一天早晨,我接待了一位年近七旬、来自偏远街镇的老人。老人略显激动地告诉我,问题十多年都没解决,今天天没亮就出发来这里了。我直觉可能不是小事,安抚老人之后开始询问详情。老人的方言听来有点吃力,语言表达也不是很清晰,经过梳理后才渐渐了解清楚其反映的问题:2008年,老人的1亩承包地被村里改为14间宅基地,其中12间被其他人强占建房,至今没有说法。

我当即调出信访信息系统中办理单位上传的办结报告,报告称:2008年某村实施“村湾改造”,以每亩1.8万元“征收”了部分农户临近街镇繁华地带的承包地,将其转变成数十间宅基地后,按每间(约35平方米)1.5万元配售给村民。信访人当年已领取0.87亩承包地的“征收款”,但将村委会分配5间中的3间“自行转让”给了其亲戚,因后来地价上涨而反悔,因此信访人反映的问题“实际上属于亲戚之间的内部纠纷”。

在我当面将报告的关键内容读出来后,老人情绪激动地表示,不知道自己的地被卖了,也没听说过什么征收款。进一步比对后发现,老人是文盲,该报告所附的一纸“征收协议”上的签名显然不是老人自己所签。

由于疑问重重,接访时长延长到了两个多小时。送走老人后,我和同事全面分析了有关资料,赶赴现场查看,并找经办干部核实,最终发现问题根源所在:该亲戚以“代理办理征收事宜”为名,自行向村委会购买了原属信访人承包地上的3间宅基地,而此前负责核查的干部误将此3间算到信访人头上,遂成“亲戚内部纠纷”之说。

面对这一复杂事项,我们耐心细致给信访人做思想疏导工作,又多次与基层沟通交流,最终达成了一个比较稳妥的解决方案。事后,信访人送来锦旗,并向我们表达了感谢,而我也从这一声声感谢中体悟到,还原真相并不难,难的是真心耐心倾听群众呼声,难的是把信访人当家人、把百姓事当家事。

还有一次,一位信访人非常焦虑地告诉我:2002年,她购得一栋联排别墅,建筑面积241平方米,因别墅屋顶的“阳光房”(约12平方米)年久失修,遂于2022年4月将其拆除后重新改造。在即将完工之际,城管部门称有群众举报其违建,然后将重建后的阳光房全部强拆。

这是一起行政执法争议问题。为了避免刺激她的情绪,我暂时没有询问其是否扩大面积的问题,微笑着对她说:“我们会通知责任单位查明事实,然后再与您沟通处理意见。”见到我当面电话沟通协调此事,她的情绪从激动到平静,进而放心地离开了。

事后进一步了解得知,信访人的确改变了原建筑的高度,但执法方式也存在简单化的不足。经过认真研判,我们认为,上策是通过调解打开信访人的心结,避免可能的诉累与访累。按照这样的思路,我们协调基层干部主动开展释法明理工作,各方很快达成一致意见,信访人承诺不扩大面积,一起原本可能升级的矛盾纠纷得到了及时化解。

这一信访事项处理后,我时常思考,怎样带着深厚的群众感情做好信访工作?化解积案的工作实践让我深刻感悟到,归根到底就是要落实《条例》明确规定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原则。遵循这一原则,作为信访干部的我们要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真心真意为民解难,切实把群众工作做细做实做好,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信访局)

编辑:武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