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法治副校长有话说】强化未成年人保护亟需“净网”“去污”

2023-07-03 09:22:06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分享:
-标准+

法治副校长有话说⑨

尹媛

“检察官,我发现有些同学喜欢看的网络小说,里面充斥着内容隐晦、打擦边球的描述。”这是我在担任法治副校长时,接到的一则求助,这也是我关注网络“污文化”的开始。最令人心痛的还有一起未成年人性侵幼女案件,犯罪诱因正是这些网络涉低俗色情信息内容,未成年人对于“性”信息的承受阈值低,色情信息的刺激容易致其自控力“离线”,甚至诱发犯罪。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互联网对未成年人的社会化影响持续加强,网络成为形塑青少年思维观念、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的重要场域。与此同时,网络“黄暴毒”信息屡禁不止、网络软色情“污文化”潜滋暗长,利用未成年人对性的懵懂、好奇,侵蚀未成年人的精神世界,未成年人受到不良信息诱导、遭受网络违法犯罪侵害的风险日益加剧。这敲响了系统开展未成年人网络环境专项治理工作、夯实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的警钟。

当然,我们也看到各个部门网络“护苗”的决心之强、力度之大。《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中强调,坚持对未成年人优先保护、特殊保护,构建有利于未成年人上网的良好环境。通过开展“护苗”、未成年人网络环境专项治理等行动,围绕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沉迷网络游戏、网络不良社交等问题进行重点整治,净化未成年人网络环境。加强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教育,依法惩处利用网络从事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动,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多方位保护合力,营造良好安全的未成年人网络环境。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抓在细处”,要坚持点面结合,形成网络保护合力。机制建设先行。2022年5月,在常州市新北区检察院的推动下,新北区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出台《防范和打击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十项机制”》,其中包括“建立网络巡查和舆情防控机制”,强调建立发现、阻断机制,强化网络性侵害预防和网络环境治理,清理网络平台少儿、动画动漫等频道涉“软色情”、拜金主义、攀比炫富等不良导向内容。因地制宜培育队伍。常州市新北区检察院还牵头建立了12家单位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联盟”,通过联合聘任、集中培训,组建200余人的未成年人成长观察员、强制报告吹哨人。延伸网络保护触角。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延伸至家庭教育,联合六家单位建立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机制,画好全区预防涉未成年人网络犯罪矩阵图。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要“督在严处”。加重“惩”的砝码。以惩治网络犯罪为重点,依法精准打击“隔空猥亵”等网络违法犯罪。要填补软色情相关法律规章空白,将商家利用互联网开展低俗营销行为纳入打击范围,强化打击力度。加大“督”的力度。根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网络法治工作的意见》要求,统筹运用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监督,推进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联合网信、公安机关、文化执法、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开展“网约房”、网络直播平台等专项检查行动,严格封堵网络传播色情内容的各种通道,常态化开展“净网”活动,同时对传播的视频、小说等进行分级。更要加强对各大网络平台的刚性约束,细化相关审查标准,从严要求加强内容把关,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守牢遏制“污文化”传播的第一道防线,推动网络平台主动参与网络治理。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要“落到实处”。打造“家校社联动”的特殊预防体系。法治副校长常态化地到学校开展法治讲座、法治咨询、座谈交流,掌握学生上网安全动态,一旦发现异常,即联合学校、家庭教育或心理咨询专家开展有针对性地帮扶。创建“有声有色”的一般预防体系。围绕“未成年直播打赏”“网络信息安全”“网络诈骗”等热点,常州市新北区人民检察院拍摄《未成年人防网络游戏诈骗》《熊孩子督促监护联盟》《陪伴,是最好的犯罪预防》系列等新媒体作品,推出15门“菜单式”精品课程供学校、社区“点单约课”;开办“互联网+”在线课堂,录制的11个小橘灯说法视频被教育部门作为学校《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链接资源,积极探索直播普法形式,7次直播活动观看人数近300万人次;连续3年开设“护苗”法治夏令营,加强未成年人文明、安全用网法治宣传,发布倡议书,扩大网络保护影响力。

未成年人是网络空间运用的重要主体。净化未成年人网络环境难以毕其功于一役,需要标本兼治、久久为功。也希望学校、家长、相关部门、网络平台等相关方面,集聚众智、汇聚众力,筑牢保护未成年人的网络堤坝,合力共建未成年人友好型网络空间。 

(作者系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部主任,常州市新北区新华实验小学法治副校长)

本文由法制日报社江苏记者站记者罗莎莎参与整理

编辑:邢国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