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法治副校长有话说】多措并举加强未成年人网络领域综合司法保护

2023-06-07 09:29:03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分享:
-标准+

法治副校长有话说②

柴晓琳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及智能化信息设备逐渐普及,未成年人“触网”越来越便捷,这当中有利有弊,需要辩证分析。如何顺势而变调整工作方向,是我们法治副校长刻不容缓的新命题。近年来,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检察院聚焦未成年人网络领域综合司法保护,勇立潮头、推陈出新,在互联网新领域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环境。

在一次普法进校园时,学校校长的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刻:现在中学生都喜欢新鲜事物,法治课对他们的吸引力不如从前,希望柴老师能设计一些有趣的普法环节,让学生积极起来。

带着校长的这个建议,我们开始了新一轮“四叶草”未检品牌子项目的研发工作。其中,与团区委共同打造“微光剧场”项目,通过沉浸式普法教育,让青少年转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辨,切实提高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针对当下青少年普法教育形式单一、简单,学生学习兴趣缺乏等普遍现象,海珠区检察院与团区委敲定“微光”项目,联动社工等社会各方力量的“普法联盟”志愿者队伍,以“小剧场+”的形式让多元主体参与到未成年预防犯罪教育当中,探索“沉浸式”普法教育的打开方式。微光剧场依托数字艺术、观演互动、智能演艺等领域的研发创新应用,围绕“教育戏剧”个性化、复合型、体验型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从多个维度打造有影响力的青少年普法文化新IP。作为价值增值环节,在剧情演绎的过程中加入检察官普法,感悟当事人及家长对于报案的两难思考,介绍一站式取证的工作方式,并强调落实学校、医院和社会组织的强制报告责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青少年发散思考,采用正确的方式应对被侵害,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在1年多的创作过程中,海珠区检察院结合真实案例,多次从未成年人犯罪情况特点提供专业意见。目前,以预防性侵为主题,以正确处理网络暴力为辅的教育戏剧《晓之春》已成功开演,涉未成年人网络犯罪和未成年人遭受网络犯罪侵害的案例改编也已提上日程,准备下一场好戏上演。

当然,宣讲始终是主要的普法形式。所以我们在线上线下同时发力,形成全方位的普法宣讲模式。通过线上网络直播“带课”、视频网课“录播”,线下情景模拟游戏、法律知识答题等方式,有效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治宣传教育及司法保护。

在暑期来临前,与南方都市报联合推出《谈典说法60秒》关爱未成年人暑期特辑,帮助未成年人轻松掌握法律知识,避免遭受侵害或步入歧途,为未成年人保驾护航。考虑到暑期青少年时间安排不统一,可以观看普法视频的时间比较零碎,我们特别录制了3分钟左右的普法课程在线上平台播放,可以随时回看。

在开学季,为中小学生送上“童年‘网’事”法治教育第一课,通过一堂生动的网络犯罪预防法治课,带领学生正确辨识网络风险和陷阱,提高网络素养和自我保护能力。在直播课上,我邀请了3名学生以“骗子”的身份,进行了一次网络诈骗的情景演绎。通过模拟还原案件,我和学生们总结出了“3+X”诈骗话术套路关键词,分别是:万能话术“网络故障”“听不懂”高大上词汇、“安抚式”心理暗示、 延伸的“X”种可能。课后,一名学生跑过来和我说:“检察官我知道了,只要有陌生人让我转钱,不管什么理由,我一定要说‘不’”。

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之际,前往“赵广军生命热线”YY直播间,举办“温情检爱 四叶草长”的网络直播宣传活动,在案例剖析的基础上重点解读未保法中关于强制报告制度、预防网络沉迷等内容,号召全社会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共同努力。此次直播得到了广大网友的热烈反响,在线观看人数达到23.5万人。

未成年人“触网”与家庭教育环境及教育方式密不可分,作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同行者,海珠区检察院携手名师工作室,开展团队式指导教育。联合海珠区首批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肖丽琼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将“四叶草”未检团队专业力量与名师工作室师资力量紧密结合,发挥团队作战的优势,打造家庭教育共同体,指导家长合法合理开展家庭教育;依托名师工作室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线上视频教学,引导家长正确对待未成年人上网,履行好家长的监护职责;在网络领域加强对祖国花朵的综合司法保护。

(作者系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部副主任,海珠区昌岗东路小学等中小学法治副校长)

本文由法制日报社广东记者站记者邓君参与整理

编辑:刘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