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为法治中国首善之区建设提供更有力保障

访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朱雅频代表

2023-03-10 10:14:01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分享:
-标准+

图为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朱雅频代表。 资料图片

□ 本报记者 黄洁 张雪泓

“我们举纲张目推进新一轮检察改革,把握‘数字检察’驱动检察高质量发展关键变量、以依法能动履职推进个案办理促类案监督、助力溯源治理、系统治理等重点工作,以专项监督支撑提升监督效能,推进检察实践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效能。”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朱雅频近日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北京检察机关将在检察履职中增强识变应变求变意识,持续深化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检察发展、以首善标准创造一流工作业绩的实践,为首都现代化发展和法治中国首善之区建设提供更为有力的检察保障。

大数据赋能检察监督

一子落而全盘活。大数据赋能检察办案正成为北京检察机关提升检察监督质效的利器。

“我们要释放数字检察监督效能,发挥‘数字革命’牵引和带动新时代检察理念、方式、机制和实践创新的效能,以推动业务数据化向数据业务化转变,探索开辟检察高质量发展新领域新赛道。”朱雅频说。

2022年以来,依托“25+N”项数据赋能检察工作布局,北京市检察院建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75项,朝阳、丰台、房山、通州、顺义、大兴、昌平、怀柔等区院试点带动应用成品油涉税数据模型,以最低成本的法治约谈方式,督促124家加油站主动补缴税款等1.5亿余元。

“大数据赋能检察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数字检察对监督线索发现、监督案件办理的贡献率首度达到27.1%和33.6%,数字检察实践成为驱动法律监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关键变量。”朱雅频说。

朱雅频告诉记者,近年来,北京市检察机关不断强化法律监督职能,统筹把握检察履职的司法被动性和监督主动性,通过监督线索集约管理、重大监督事项案件化办理,促进法律监督由虚向实、由软向硬转变。2022年,全市检察机关靶向侦查、审判、执行等领域监督办案55494件,占全年办案总量的比重由2020年的25.1%上升至60.9%;审查逮捕、审查起诉等司法办案35615件,比重由74.9%下降至39.1%,两类案件比重首次实现逆转,检察行权的监督属性明显增强。

站稳为民检察立场

“要站稳为民检察立场,通过提升司法公正性增强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朱雅频透露,5年间,北京检察机关已有69件案件入选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导性案例和典型案例,两件案件入选2022年度十大法律监督案例,检察办案的代表性指向性明显增强。

朱雅频向记者展示了这样一组数据:5年来,全市检察机关共起诉杀人、抢劫、重伤害等严重暴力犯罪12506人,形成有力震慑,该类案件同比下降45%;起诉盗窃、诈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28595人,侵财型犯罪案件追赃挽损率提升到2022年的57.4%。“我们通过严惩危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公共安全等犯罪,助力实现首都群众安全感创历史最好水平。”朱雅频说。

在以法治方式稳企业保就业方面,北京检察机关把握经济发展内生法治需求,5年来依法起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15697人,妥善办理各类侵害企业产权与合法权益案件,监督撤销涉民营企业刑事诉讼“挂案”412件。坚持依法保障企业权益和促进守法合规经营并重,以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保市场主体,建立完善合规必要性审查、第三方监督评估等配套机制,出台知识产权、税收、证券等类案合规办案指引,推动法治元素成为企业发展要素。

助力超大城市治理

近年来,北京检察机关准确把握北京超大城市基层治理和法治中国首善之区建设的特殊需求,在司法监督办案中加快轻罪治理体系建设。朱雅频说,北京检察机关制定了《关于开展轻罪治理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针对高发轻罪案件,打通“个案办理—类案监督—系统治理”路径,加强溯源治理、系统治理。

“超市盗”是商超自助结账盗窃类案件,属于典型的轻罪案件,近年来伴随“无人值守自助结账”等新型经营模式而产生。北京市检察院为此组织专门力量,为全市1609件“超市盗”案件建立数据库,通过全面分析涉案主体基本情况、作案细节和各类量刑情节,就入罪标准、强制措施适用等问题制定捕诉指引,统一办案标准。同时,检察机关结合行政处罚、移转违法犯罪线索等后续处置情况,开展类案溯源治理调研工作并提出治理建议。

去年8月,北京市检察院向北京市商务局发出综合治理检察建议。同时,提供了规范自助结账超市防损工作的32条具体建议措施,推进治罪与治理相结合,2022年该类案件同比下降28.1%。

朱雅频介绍,北京检察机关发挥检察建议查漏补缺、完善制度体系的功能作用,5年已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4759件。

编辑:王晨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