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国内碳源头扫描

2023-08-10 15:05:57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分享:
-标准+

在关注全球碳排放的概况、区域、行业分布的基础上,我们再通过横向比较,不仅能大体看出中国“碳”在哪里,还能看到国内的减碳事业在不同行业、区域及路径选择上对碳市场建设的长期影响。

从区域角度看,中国目前是全球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

中国内地部分省(区、市)来看,以2021年为例,据研报《中国的“碳”都在哪里——迈开碳中和的脚步系列四》显示,山东、江苏、河北和内蒙古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最高;宁夏、内蒙古、新疆和山西的碳排放强度最高,宁夏和内蒙古碳排放年复合增速最高。后续受影响最大的省份,可能更多地取决于中央对各省的减排目标是控总量、控强度还是控碳排放增速,抑或三者都有。但大体而言,碳排放总量大、强度大、增速快的省份,或者产业结构过于依赖高耗能行业的省份,受政策影响可能会较大,碳市场活动比较活跃。

1.中国视角看碳排放来源

总体看未来十年,随着经济增速中枢继续下行,碳排放强度目标的逐步实现,碳排放增速中枢将进一步降低。第一,分行业看。我国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来源是高耗能行业,尤其是电热气水生产业,其中:

电热气水生产占比最高,2017年占总排放量的46.6%,较2000年占比还增加3.3个百分点,预计电热气水生产和供应业等高耗能行业最易受到政策影响;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2017年占比在18.9%,且较2000年占比增加了5.1个百分点;

其他四个高耗能行业排放在2017年合计占比是18.1%,较2000年占比降低了0.9个百分点。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2021年发布的《中国2060年前碳中和研究报告》,给出了更具体的减排测算,预计未来电力生产等能源活动将承担总减排量之比的81%。第二,分区域看。我们分析各省(区、市)的排放总量、排放强度(单位GDP排放量)、排放增速,“三高省市”(总量高、强度高和年复合增长率高)有内蒙古和新疆,“三低省市”(总量低、强度低和年复合增长率低)有北京,总量低、强度高和年复合增长率高的代表性省(区、市)有宁夏。

后续受影响最大的省份,可能更多地取决于中央对各省(区、市)的减排目标是控总量、控强度还是控碳排放增速,抑或三者都有。若是控强度为主,则工业尤其是高耗能行业依赖度较高的省份,会受政策影响较大。

2.未来十年碳排趋势

2020年12月21日,国新办发布《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中国2019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降低48.1%。根据《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0年比2019年单位GDP碳排放下降1%。

“十四五”期间的目标是下降18%,与“十三五”目标一致。这意味着2026年至2030年单位GDP碳排放也需要下降18%左右,才能完成2030年比2005年单位GDP碳排放下降65%以上。

分行业看,我国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来源是高耗能行业,尤其是电热气水生产业。以中国碳核算数据库(CEADs)进行分析,该数据库提供了中国国家层面以及省市和区县的二氧化碳碳排放数据。

数据分析显示,同比增速已经为负的产业包括纸和印刷业、电气设备和机械、普通机械、纺织品业、其他制造业、食品和烟草、运输设备、木材和家具、电子和电信设备、化学制品、非金属矿产品、批发零售业等;增速依然较高的是运输仓储邮电服务业、电热气水业、石油加工、焦化和采矿业等。

具体看六大高耗能行业,2015年至2017年,电热气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速平均为2%,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增速平均为-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近三年同比增速平均为-5%,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同比增速平均为-3%,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同比增速平均为-3%,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增速平均为-2%。

分区域看,全国范围内的电热气水生产和供应业等高耗能行业,可能会受到较大影响。从各省的碳排放总体情况来看,碳排放与工业乃至高耗能行业的发达程度存在一定正向相关关系,因此,那些碳排放总量、强度和增速本身较高,或对高耗能行业较为依赖的省市可能更容易受到碳中和等相关政策的影响。

①排放总量:山东、江苏、河北和内蒙古,是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最高的四个省(区)。

②排放强度:即单位GDP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宁夏、内蒙古、新疆和山西的碳排放强度较高;北京、广东、上海和福建等东部省市碳排放强度最低。

③排放年复合增长率:宁夏和内蒙古是二氧化碳、人均二氧化碳年复合增长率最高的两个省份;而北京碳减排效果显著,二氧化碳、人均二氧化碳年复合增长率均是最低的,分别为2%和-1.2%。

3.省域碳排的影响因素

通过比较碳源数据可以看出,一省的碳排放强度可能与工业发达程度和高耗能行业发达程度相关。通常来说,工业部门越发达(二产占比越高),则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越大;高耗能行业工业总产值增速越高,则碳排放增速也越高。

①工业部门越发达,则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越大。内蒙古、新疆、宁夏和山西等是2017年碳排放强度最高的省(区),其二产占比也较高。

②高耗能行业工业总产值增速越高,则碳排放增速也越高。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等相关政策的推进,未来承接较多高耗能行业的内蒙古和新疆等省(区、市),以及高耗能行业工业总产值较大的江苏、山东等,可能受到政策影响较大。

内蒙古和新疆承接较多高耗能行业,可能会受到影响。根据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的《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关于部分省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责任落实情况座谈会精神和下一步工作措施意见建议的报告》,内蒙古自治区落实政策要求,参与全国产业布局分工,承接了一批高水平煤电、现代煤化工、钢铁、电解铝等项目,客观上造成碳排放刚性增长。同时,一批煤化工、电解铝、铁合金等项目投产,使得能源消费需求刚性增加,推动碳排放量过快增长。

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2020年发布的《能源发展成效斐然,资源转换能力提升》报告,新疆是我国煤炭生产力西移的重要承接区,能源工业步入发展快车道。相关行业的发展,将给新疆带来较大的减排压力。

江苏、山东高耗能行业工业总产值较大,可能受到影响。

如果要求各省控制碳排放强度,那么宁夏、内蒙古和新疆等省(区、市)可能受到较大影响。

宁夏和内蒙古是二氧化碳、人均二氧化碳年复合增长率最高的两个自治区,如果单独要求各省控制碳排放增速,那么宁夏和内蒙古等省(区、市)可能受到较大影响。

4.零碳电力或是关键

碳排放源头是化石能源的大量开发和使用,实现碳中和的关键或在于零碳电力,这是转变能源发展方式的关键之举。而建设中国能源互联网,加快推进“两个替代”是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根本途径。

“两个替代”即能源开发清洁替代和能源消费电能替代。其中,清洁替代就是在能源生产环节以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发电,加快形成清洁能源为主的能源供应体系,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用能需求。电能替代就是在能源消费环节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以电代气、以电代柴,用的是清洁发电,加快形成以电为中心的能源消费体系,让能源使用更绿色、更高效、更经济。

如何实现零碳电力?《电力增长零碳化(2020—2030):中国实现碳中和的必经之路》提出了四项可行的政策。

第一,通过明确的量化指标与政策,确保“所有新建发电装机都来自零碳来源”的目标的完成。为了确保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增长,可以通过多样的采购形式,继续为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的大部分发电量提供长期稳定的价格保障。

第二,通过市场和电网改革来支持灵活性电力供应。可以推进实时能源批发市场建设,向所有参与者公平开放电力能量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等。

第三,优化电力规划流程以支持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开发。电力公司或电网应进行精细的电力负荷分布和预测,确保电网规划与可再生能源装机增长协调发展。

第四,支持电网瞬时平衡管理的技术方法和市场机制。要在2030年实现非水可再生能源比例远高于28%,技术上显然也是可行的。例如可以优化非水可再生能源出力预测、对风电出力实施更加严格的规定等。

(张美娟 艾红娣:《物权数字化——与碳金时代》专著编委、武汉物权数字化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成员,本文来自该书第六章第二节)。

编辑:武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