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延续21年的主题帮教 |
【我要纠错】 | 【字体:大 默认 小】【打印】【关闭】 | ||
|
法制网记者 丁国锋 “从1999年第一次‘妈妈看望孩子’开始,每年一次一直未断,我们都在坚守一颗初心,为了失足孩子走出人生泥沼,尽快获得新生。”9月12日上午,江苏省未成年犯管教所教学楼大礼堂中秋主题帮教活动现场,在“张妈妈”带有浓重口音的亲切话语中,每个人都经历了一场大爱洗礼。
“张妈妈”是1999年时任江苏省副省长、今年已68岁的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张连珍。
“1999年中秋节,在张连珍同志的倡导带领下,第一次管教所主题帮教活动开展起来。此后她始终如一、持之以恒地坚守诠释了‘大爱妈妈’的担当与伟大,以躬亲力行、身先垂范的行动,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楷模与榜样。她用谆谆教诲、拳拳之心,教化、感化、转化着失足青少年,为他们走向新生导航护航。”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张苏军表达了对张连珍的由衷敬意。
张苏军说:“21年来,中秋主题帮教活动不断升华,意义深远,成效斐然,已成为全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具有影响力的重大品牌。作为活动的倡导者、践行者、推动者,张连珍同志垂范表率,影响和带动了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投入到失足青少年教育挽救工作中来。”
临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由江苏省妇联、省司法厅、省政协社会法制委主办,省政府妇儿工委办公室、省监狱局承办的此次主题帮教活动,主题定为“爱国爱家、前行希望”,获得了大家的高度共鸣。
“我服刑了5年,也参加了5次‘张妈妈’帮教活动,这是我一生中最刻骨铭心的记忆,我下决心和过去决裂,更学会了感恩!”走上讲台的回归社会典型代表小宇(化名)深情地讲述了自己从迷茫无助,到一步步鼓起勇气走向新生的心路历程。
如今,她不仅有了一个美满的家庭,还凭借服刑期间掌握的西点烘焙技能,从摆摊卖早点做起,成功注册了餐饮公司,有了19家连锁加盟店。令人欣慰的是,成功后她不忘回馈社会,还照顾着社区8名孤寡老人的生活。她的经历感染了全场,增添了大家对主题帮教活动的赞许。
“21年来,张连珍同志始终不渝坚守初心,以慈母情怀真情温暖失足青少年迷茫的心灵,对孩子们循循善诱,谆谆教诲,教育促成他们爱国意识、爱家情怀的养成,引导他们树立遵纪守法、走向新生的信心。”江苏省司法厅厅长、党委副书记兼省监狱管理局第一政委柳玉祥说。
江苏省监狱管理局局长、党委书记兼省司法厅副厅长、党委委员张晓伟在汇报全省监狱“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服刑人员工作情况时介绍,在领导同志和社会各界关爱下,失足青少年们看到前行的希望,弃旧图新,21年来服刑人员守法守规率保持在98%以上,有15402人依法获得减刑假释,提前回归社会,8995人获得实用技能证书,1857人取得初中毕业证书,他们在回归社会后,自食其力,勤劳致富,成为了对社会有用的人。
据介绍,近年来,江苏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建成了暨南文化学校、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和文化艺术中心,服刑人员改造环境明显改善,教育改造社会化、科学化水平和改造质量显著提升,管教所多次获得省厅局表彰,并被团中央命名为“全国青少年犯罪研究基地”“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
活动现场举行了政治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和全省监狱罪犯思想政治教育讲师特聘仪式,刚刚被法院裁定获得减刑假释的未成年犯与前来相见的父母共同登台,张连珍上前一个个和他们握手、拥抱和嘱咐。
主题帮教会后,江苏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组织的“爱国爱家、前行希望”主题汇演展现了爱国爱家情怀,体现了未成年服刑人员踏实改造、诚实做人、走向新生的决心。
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周继业,省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李明朝,省妇联主席、省政府妇儿工委副主任张彤,江苏省政协副秘书长郝星辰等出席主题帮教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