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金华:精细化专业化司法厚植营商环境沃土

2023-02-16 16:40:22 来源:人民法院报
分享:
-标准+

八婺之地,通江达海,物流天下。金华市地处浙江中部,金华火腿远近闻名,“世界超市”义乌扬名海外,永康制造的五金畅销全国……多元产业“握指成拳”,打出浙中腾飞最强力道,市场跃迁呼唤最优营商环境。浙江省金华市两级法院精准聚焦经济发展的法治需求,厚植法治化营商环境沃土。

善意执行 助企纾困精细化

“没想到能一次性收回1.2亿元欠款。”

“公司股权终于解冻了,可以继续推动上市的步伐了。”

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办公室内,某银行代表和被执行人林某对执行结果都很满意。

2021年年底,某银行因林某等人未及时偿还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1.5亿余元债务,向金华中院申请强制执行。仲裁期间,银行申请保全林某所持的某公司股权。股权冻结后,某公司子公司上市计划搁浅长达两年,故林某心有不满,对执行存在抗拒心理,双方矛盾激化。

“眼下最重要的,是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既保障银行的胜诉权益兑现,也不阻碍公司发展的步伐,实现维护公正的法律效果和呵护营商环境的社会效果相统一。”该案执行承办人王晓伟说道。

经调查,林某所持的公司股权价值,可能远超过其应履行的债务1.5亿余元,机械办案、一“冻”了之显然非明智之举。为了变“两难”为“双赢”,金华中院执行局启用了“输氧玻璃罩”机制。该机制系金华中院的创新举措,融合府院联动、名录管理、债权人达成“一揽子”和解、第三方监管等执行措施,汇集企业信用、行业前景、资产负债和税收外贸等信息,在“玻璃罩”监管下实现执行松绑“输氧”,精准帮助诚信且有持续增长可能的企业有序恢复偿债和经营能力。

据该案相关证据材料显示,某公司子公司系当地纳税企业大户,经营状况良好,且正在上市流程申报中,而林某本人经法官释法说理后也表达了执行和解意愿,该案符合“输氧玻璃罩”机制适用情况。故法院秉承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在属地党委、政府支持下,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磋商。

加盖了“输氧玻璃罩”的林某和银行,最终达成执行和解协议。银行一次性收回1.2亿元执行款,向法院申请解除对林某及其财产采取的所有执行措施;某公司子公司已于2022年年底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申报稿),上市进程顺利。

“对于这类案件,执行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推动胜诉当事人权益保障和中小微企业纾困双赢,在有速度、有力度的前提下还要有温度,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市场活力,优化营商环境。”金华中院副院长黄忆江说。

除企业外,农民工等务工群体也是金华市两级法院在执行工作中重点关注的对象。金东区人民法院针对追索劳动报酬、追索农民工工资等涉民生执行案件,开通绿色通道,做到优先立案、优先执行、优先分配、优先发放执行款。据了解,2022年,金华市两级法院共执结涉民生执行案件4174件,执行到位金额1.55亿元;执结欠薪案件2941件,执行到位金额7086.67万元;平均执行结案用时减少16.8%,执行案款发放提速50.2%。

多方联动 破产审判专业化

“烂尾了这么多年,终于要看到希望了。”业主在现场管理人的引导、指示下陆续完成房产交易、不动产登记、款项清偿的各项手续后,不禁感叹道。

这是2022年11月浙中名品港奥特莱斯广场项目(以下简称名品港项目)重整计划的执行现场。在东阳市人民法院的统筹协调下,投资方、管理人以及房产交易中心、不动产登记中心、银行、税务等部门齐聚一堂,通过“部门联动+多跨协同”的“一站式签约履行”,让业主及各债权人“最多跑一次”,及时兑现重整权益,加速重整计划执行。

作为“烂尾”了8年的项目,名品港项目历经资金链断裂、企业自救失败,最终由东阳法院裁定受理重整,迎来破茧重生的希望。该案仅用时35天即批准重整计划,63天内完成第一次财产分配,包括职工债权100%实质分配。

金华150余万户的市场主体以中小企业为主,民营经济发达。“在企业破产处置过程中,根据不同案件负债规模、产业性质、处置风险等情况,我们建议市委、市政府牵头组建对应的工作专班,会同涉及的企业、民间组织,形成‘法院主导,政府保障,社会协助’的常态化机动化运作机制。”金华中院民四庭(破产审判庭)庭长黄玉强说。

有一件“硬骨头”案便是在这样的多方联动机制下顺利化解的。婺城区“五百滩”项目位于金华三江交汇处,是金华最核心地段之一,但烂尾六载,涉及购房户近千人,社会关注度极高。婺城区人民法院受理该案后,建立了府院联动工作专班,邀请地产行业和经济行业相关人才参与重整工作,根据债权人人员构成,对小额债权采用阶梯式精准保护,952名债权人中全额受偿人高达735人。案件承办人应岚被评为“全国法院办案标兵”。面对这份荣誉,应岚笑着说道:“其实每一个破产案件顺利结束的背后,都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除了法院,还需要政府和社会多方力量的共同支持。”

共享赋能 矛盾解纷多元化

“2019年,我和叶某一起合作运营电商,我出资100万元、提供货物价值70万元,他出资30万元。后来我发现他还在经营自己的网店,现在我不想继续合伙了,他也不来和我对账。”义乌市国际商贸城四区经营户李某打电话向设立在四区的“共享法庭”(市场服务站)寻求帮助。

初步了解情况后,四区“共享法庭”庭务主任黄元超请双方当事人来到“共享法庭”面对面调解,引导双方分别陈述出资情况、合作以来的盈利亏损,协助记录每笔进账、出账,一同进行结算。一番调解后,双方达成合意,签订调解协议,握手言和。

被誉为“世界小商品之都”的义乌,市场治理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日益高涨,义乌市人民法院协同义乌商城集团等单位,共同在国际商贸城、国际生产资料市场等地建立16家特设“共享法庭”,为市场主体提供“家门口的司法服务”,实现“市场纠纷不出市场”。其中,位于国际商贸城四区的“知识产权共享法庭”更是成为保护知识产权的“前哨”与“基站”,为助力“诚”市发展保驾护航。

来自杭州的小楼因店铺内销售的一款陀螺玩具涉及外观设计专利侵权,被义乌某玩具制造公司起诉。案件进入“知识产权共享法庭”诉前调解阶段,被告对玩具是否构成侵权提出疑问,调解员立即通过“共享法庭”连线义乌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法官答疑解惑。在法官分析利弊并列举相关案例后,原、被告双方就赔偿数额达成一致意见并和解,原告递交撤诉申请。

为了实现知识产权纠纷一站式化解,义乌国际商贸城四区“知识产权共享法庭”配备了专业指导法官1名,庭务主任2名,行业专家、资深律师等专业调解员57名,随时提供法律咨询和指导,打造全方位、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促进市场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

“全市共有3000余家‘共享法庭’,每个点位都是经过前期周密的考察评估后设立的,为的就是打造法治乡村、法治基层的最小单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解决问题。”金华中院副院长鲍大兵告诉记者,金华市两级法院与市商会、行业协会、工业园区等协同建立商事“共享法庭”近百家,指导调解5600余次,化解纠纷案件5300余件,开展普法宣传200余场次,组织调解专项培训97场次,接受法律咨询1300余人次,有效助力商事纠纷化解,发挥了矛盾“降压阀”和纠纷“过滤器”的作用。

送法入企 普法宣传特色化

2022年12月,永康市人民法院芝英人民法庭助企服务团抓住国家宪法日这一时间点,前往当地的方岩风景名胜区,为景区内商户开展专题性普法讲座。

“景区内的商户大多是一些‘夫妻店’,有些甚至算不上店,只是一个流动摊位,这类经营者的特点是对法律知识了解较少,对违法后果承受能力较弱,因此我们定期会给他们开展普法讲座,帮助景区构造和谐的经商环境。”芝英法庭庭长黄颖解释道。

为响应浙江省委部署要求的“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金华市两级法院已陆续建立助企服务团,有针对性地成立行业协会、商会、企业等专属网格,建立法律咨询辅导机制和在线工作联络机制,对辖区内企业实行网格化精准服务。其中,兰溪市人民法院、浦江县人民法院院长带队与企业家代表召开“法官与企业家面对面”座谈会;磐安县人民法院围绕中药材、休闲旅游等地方支柱产业设立普法讲堂,提供法律指导和法治服务;武义县人民法院助企服务团走进浙江田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诺维雅工贸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企业开展法律讲座。

“法院助企服务团的到来,让公司员工对法律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对员工来说,法官现身说法比我们内部开展的普法活动更有说服力,让他们在工作中也多了一份踏实,公司的工作氛围也更团结和睦。”诺维雅公司负责人胡晨曦在参加了法律讲座后说道。

进行司法服务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人民群众多元需求,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公平正义,让民营企业家在法治的前提下敢为、善为、能为,是金华市两级法院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根本指向。金华中院院长叶向阳表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我们将拿出更大的工作决心和改革勇气,立足法院职能,在工作中贯穿创新创造、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为民利民等深层逻辑,久久为功、善作善成,为浙江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保驾护航。”(余建华 胡珮婷 刘丹妮)

编辑:张守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