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李亚丽:十四年值守指挥室应对繁杂警情

2023-03-23 14:09:04 来源:法治日报
分享:
-标准+

□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雪泓

20平方米的小屋,3个电台两部电话一部手机,承载着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交通大队管界近25平方公里的突发事件、警情处置、群众救助、拥堵咨询以及安保工作。

在这个指挥室里,李亚丽已来来回回走了14年。

李亚丽,北京市公安交管局朝阳交通支队呼家楼大队指挥室负责人,一级警长。指挥室的工作不简单,李亚丽要承担管界内所有交通事故、群众反映、求助的接布警工作——平均每天处理事故报警近200起,群众报警380余起,受理群众咨询电话100余个……

一大早,《法治日报》记者来到呼家楼大队指挥室,见到了已经到岗的李亚丽,而此时,李亚丽已经开始检查有没有遗漏的警情,再查看视频监控中有没有突发事件和拥堵点段,确定大队民警出勤岗位安排。

呼家楼大队管界呈四方形,北至工体南路、南至劲松路、西至东二环、东至东四环,含多个商圈及关键桥区,早晚高峰时期三环路、建外大街等主要通道车流量极大。其中,位于东三环和长安街延长线交叉口的国贸桥是贯穿南北、东西的大动脉,早晚潮汐车流情况明显。早晚高峰,事故、拥堵相关警情迅猛上升,瞬时增加的警情给指挥调度带来极大挑战。

早7点半开始,国贸桥、京广桥、双井桥周边交通压力增大,车辆行驶缓慢。8点左右,对讲机开启了频繁而嘈杂的呼叫:“SKP辅路红绿灯数字不显示了”“国贸桥东南角麻烦来拖个车”“麻烦看下工体周围的交通通行状况”……呼叫指挥室的声音此起彼伏,李亚丽镇定自若,盯着屏幕,拿着电台实时沟通和调度着。

直到警情高峰过去,抽个空档,她向记者讲述了一起较为“惊险”的群众求助警情。

去年6月的一个晚高峰,李亚丽接到122报警,一位父亲从辽宁开了一夜的车到北京,带腿伤的孩子紧急转院至新街口骨科医院就医,被堵在路上。

李亚丽迅速联系到了这位父亲,指挥他将车辆开往附近某大厦北侧等待民警,同时通知路面民警保持行驶缓慢的永安里路口、建华路口、日坛路口的红绿灯常绿。路面民警带着这位父亲一路畅通驶出管界后,李亚丽又迅速联系东城区交警接应,孩子最终顺利就医。

原本40分钟的路程只用了18分钟。手术成功了,大夫也松了口气:“再晚来10分钟孩子的腿就要锯掉了。”

两天后,这位父亲带着“首都交警神速护佑 排忧解难人民英雄”的锦旗来到呼家楼交通大队,向李亚丽表示由衷的感谢。

对李亚丽来说,类似的求助警情每天都在发生。车辆遗撒、事故拥堵、事故救援……突发事件考验着她的应变能力,能够做到泰然自若、有条不紊,是多年历练的结果。

说起来,李亚丽还是首都第一代女骑警。

2008年,北京市公安交管局组建了一支奥运会警车带路队,承担着奥运赛事带道及交通巡逻等任务。11名经过选拔的女交警首次加入带路队,李亚丽就是其中一员。交警铁骑,说起来是特别潇洒威风。可戴上沉重的头盔,穿着厚重的带各种护具的训练服,滋味就没有那么好受了。

炎炎烈日下,李亚丽她们一练就是8个小时。摔倒了,爬起来,骑上车,再摔,再爬起来……一次次的汗水加泪水,技术越来越娴熟,直至圆满完成任务。

从首都第一代女骑警到北京最繁华区域的交通指挥长,25年的从警路,摸爬滚打练就了李亚丽的细心细致,也练就了她汉子般的雷厉风行。李亚丽和无数个交警队伍中的“她”,是警营中的铿锵玫瑰,在不断地为民服务中绽放芳华。

编辑:杜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