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北京互联网法院打造互联网审判人才高地

2022-12-02 16:10:29 来源:法治日报 作者: -标准+

□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雪泓

近日,北京互联网法院获评北京法院系统“互联网审判特色人才高地”。北京互联网法院院长张雯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成立4年来,该院立足首都功能定位,持续探索互联网技术与审判工作深度融合新模式,形成互联网司法保障更高水平数字正义、服务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新动能,锤炼出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复合型互联网审判人才队伍。

从成立之日起,北京互联网法院便积极推进技术赋能案件执行,不断探索完善“全流程线上执行”新模式,推出的区块链智能合约“一键立案”、二维码缴纳执行案款、一键智能发还案款、全类型案件线上执行等8项数字执行创新举措,走在全国法院前列,为积极探索科技支撑、数字赋能执行新机制,有效破解“立案难”“执行难”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案。

创新的源泉在于人。北京互联网法院执行局法官熊志刚认为,执行工作创新的根本就在于拥有一支“能折腾”“善折腾”的法官队伍。

“北京互联网法院对年轻人来说是个大舞台,它的层级很少,组织架构扁平化,无论是科技创新还是平台建设,法官都能发挥出自己的作用。”熊志刚认为,互联网法院与传统法院一大不同点是,在新技术辅助办案层面,法官能提出想法和需求,扮演“技术产品经理”的角色,参与打造技术产品辅助办案。

2019年10月,在一起执行案件中,北京互联网法院依托司法区块链“天平链”,将智能合约编入链中,成功实现全国首例调解协议的自动执行立案,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真正实现落地。此外,该院还创造性地构建了“e版权诉源共治体系”,依托区块链技术,使司法力量提前介入到版权授权、转让阶段,实现版权流转的全流程上链存证留痕、可追溯和实时调取查询。该体系下搭建的非诉调解平台,可实现诉讼平台和非诉调解平台线上互联互通,当事人可一键进入在线非诉调解平台接受专业组织的云端调解,打通诉讼与非诉讼壁垒。2022年,该体系获得最高人民法院首届“人民法院改革创新奖”。

作为全市法院执行法官人数最少的执行局,北京互联网法院执行局仅有4名执行法官和7名辅助人员,法官人均结案数却连续两年位列全市第一,案款发还平均时长仅2.81天,不断刷新全市案款发还时长最短纪录。

互联网领域的案件因互联网技术的前沿性、复杂性、迭代性,在裁判规则上还存在诸多模糊地带。

为及时研讨问题、交流经验,北京互联网法院成立了跨审判庭的知产、民事、商事、程序4个专业法官会议,不定期开会讨论疑难复杂案件、学习优秀裁判文书、挖掘典型案件规则点、研究裁判规则库入库规则等。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管办(研究室)副主任李文超告诉记者,法官会议强调法官自愿选择加入,每周不固定时间、不固定频次,只要有议题就会召开。

法官们通过总结审判实践经验,打造出了个人信息保护、知识产权保护、规范互联网商业竞争秩序、界定网络平台责任、打击网络黑灰产、划定新技术应用保护边界、涵养互联网新业态七大裁判规则体系,建立了民事、商事、知产、程序四大裁判规则库,目前已完成39条规则入库工作。

北京互联网法院政治部副主任郝莉告诉记者,在思想建设方面,该院始终重视法官队伍政治思想的淬炼,致力于打造一支忠诚纯洁可靠的法官队伍。依托线上、线下平台资源,创新推出了“暮鼓晨钟早晚课”“党课一刻钟”等灵活新颖的学习途径,让法官充分利用起碎片化时间,开展沉浸式学习,让理论学习自然融入法官日常工作和生活中。

自建院以来,北京互联网法院累计接待国内15413人以及来自48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1676人交流访问,并与德国国际合作机构、多米尼加最高法院、泰国最高法院等进行连线交流,充分展现和传播互联网法治的中国思想、中国主张,相关司法实践得到了国内外来宾的高度认可和一致好评。

编辑:杜洋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