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河南宝丰检察公益诉讼助力非遗保护

2022-11-09 16:33:47 来源:法治日报 作者: -标准+

□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红旗

“最近一个时期,前来拜师学艺的人多了起来,我更有信心把三弦书这门艺术传承下去了。咱们马街书会一定越办越好!”前不久,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周庄镇耿庄村,面对来访的宝丰县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102岁的三弦书传承老艺人余书习先生乐呵呵地说。

余书习是河南省资历最老、年龄最大的三弦书传承人,7岁开始学习三弦书,14岁便跟随老艺人到马街书会登台献艺,足迹遍及河南各地,以及湖北、山西、陕西、河北等省,被誉为河南省曲艺界的“活化石”。近几年,老先生渐渐停止外出演艺,在家中创办三弦书传习所,免费授徒,他75岁的大儿子余泮宏作为三弦书传承人协助他培养学徒。

2022年春天,宝丰县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谷英格带领公益诉讼团队走访余书习老先生时,他说了自己的担忧,“学艺是个苦活儿,现在学的人不多,我真担心有些演艺失传啊!”听了老先生的话,谷英格心里五味杂陈,回到院里,就向党组书记、检察长闻延菲谈及想法,“我们准备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进行摸底排查,然后向院党组提交公益诉讼助力非遗保护的方案。”

“宝丰县作为千年古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列入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代表性项目就有186项,检察机关要依法履职,守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闻延菲主持召开检委会进行专题研究。

宝丰马街书会绵延700多年而不衰,每年的正月十三,全国的说书艺人都负鼓携琴,会集于此,变着法子说书亮艺,被誉为“中国十大民俗”之一,宝丰县也因此被命名为“曲艺之乡”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宝丰县检察院通过走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面面临传承后继无人、社会公众缺乏保护意识、保护工作仅限于文化部门等问题,导致个别说唱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处于濒临失传状态,决定开展“公益诉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监督活动,用公益诉讼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我们通过办案,督促相关部门依法履行职责。”闻延菲说,检察机关加强与文旅部门、平顶山说唱文化(宝丰)生态保护发展中心的沟通,建立线索交流、线索移送反馈、信息共享协作机制,加强诉前沟通,通过磋商、听证会、圆桌会议、公开宣告等形式,推动问题解决,做到了案前共同排查线索,案中举行联席会议,案后监督后续整改,并持续跟进。

宝丰县还是“中国魔术之乡”,是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命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但由于个别表演项目困于“传男不传女”的旧习,愿意学的女性无法学艺,使得传承活动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一些年事已高的传承人面临无徒可授的状况。

宝丰县检察院通过检察建议的形式,建议相关职能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开展治理工作,帮助修改陈规陋习,协同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宣传活动,增强社会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感及传承发展民族文化的自觉性。

如今,在宝丰县赵庄镇,上至70岁老翁、下至6岁幼童,人人都能即兴表演一两套戏法。全国人大代表、赵庄镇大黄村党支部书记马豹子感叹道:“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有力保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了魔术的发展。目前,我们村以魔术演艺为主的文化产业在全国遍地开花,大大增加了村民收入,有力维护了乡村振兴取得的成果,实现了双赢多赢共赢。”

“公益诉讼是新时代检察工作发展的着力点,是一项为人民群众新时代更高水平、更丰富内涵的需求提供服务的检察业务。宝丰县检察院在公益诉讼中,坚持保护各类非遗项目之间的关联性、真实性,以及非遗项目生存、发展与展示的相关遗址、遗迹和文物等重要空间,同时保护好辖区内的自然环境,维护文化生态平衡的整体性,唤起了民众珍爱传统的文化自觉,使非遗文化得到有序传承。”平顶山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侯民义说。

编辑:杜洋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