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七旬“老谭”调解成功率99%以上

2021-08-24 13:20:31 来源:法治日报 作者: -标准+

□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辉 文/图

“有事找老谭,找到老谭就没事。”井冈山脚下方圆十里八村,流传着这么一句口头禅。

村民口中的“老谭”,就是江西省永新县才丰乡人民调解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谭回昌。

“老谭”今年已经70岁了,自1996年从事调解工作以来,一直坚守乡村一线,热心矛盾纠纷化解。

25年来,他共排查矛盾纠纷线索3157条,调解矛盾纠纷2154件,调解成功率达99%以上,防止群体性事件11起910人,参与协调处理治安案件159起,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600余万元,被群众誉为“金牌调解员”。

从“门外汉”到“行家里手”

早年,谭回昌一直在乡镇文化站从事宣传工作。

1996年初到才丰乡时,谭回昌面对的是一个矛盾多、是非多的城郊山区乡。组织上在分配工作征求他意见时,希望他能牵头搞矛盾纠纷调处,谭回昌当场表示:“调解工作我没有干过,怕干不好,但是组织信任我,那我就试试。”

这一试,谭回昌就试了25年没停歇,从壮年干到古稀,从在职干到退休。

谭回昌深知“半路出家”做调解工作,必须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经过坚持不懈的刻苦钻研和长期实践,谭回昌将枯燥的法律条文编成通俗易懂的“五字歌”“七言律”,把外出务工常用法律编成《社会关爱手册》免费发放给群众,并总结出独特的“四勤、五心、六个一”调解法。经过不懈努力,老谭终于从门外汉变成行家里手。

“进门一声请坐、坐下一杯茶水、询问一向和气、记录一字不漏、解释一定满意、出门一句走好。”近日,《法治日报》记者走进“老谭工作室”,一眼就看见墙上张贴的“六个一”服务指南。

“很多纠纷,矛盾双方只是为了争一口气。”谭回昌告诉记者,调解中,只要客客气气接待,认认真真听当事人把话讲完,然后分析双方的不对之处,引导他们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就能够有效消除双方的怨气怒气。

“天下没有调解不了的纠纷”

“天下只有不认真调解的调解员,没有调解不了的纠纷。”这是谭回昌经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从事调解工作的人生信条。

谭回昌办公室的桌子底下,常年摆放着三双鞋:雨靴、皮鞋和凉鞋。这些年来,老谭有15个大年初一是在工作中度过,这3双鞋也见证了他的工作足迹。

“晴天主抓外业,雨天主抓内业,白天现场落实,夜晚总结得失。”这是老谭的常规工作法。但有时为了化解棘手的矛盾纠纷,他也会反其道而行之,出其不意,破解难题。

2011年农历腊月的一天,村民王某急匆匆地跑来向老谭求助。原来,他因为承包林地与邻村的肖家五兄弟发生纠纷,一直没有得到解决。谭回昌了解情况后立刻去找肖家,可去了好几次都吃了闭门羹。面都见不到还怎么调解?那几天谭回昌整日茶饭不思。

转眼到了腊月廿五,当晚下起了大雪,外面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前几次去找都被推说外出了,这样恶劣的天气肯定在家,马上春节了,一定要把纠纷解决好,让王某安心过年。”谭回昌动起了脑筋。

说干就干,谭回昌当即冒雪推车出门。肖家老大打开门的一瞬间不由得惊呆了,门外站着的是走了十几里山路,几乎被冻成雪人的谭回昌,起先的惊讶马上转化为感动落泪。

“什么都不用多说,您说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肖家老大当即表态。最终,肖家五兄弟作出让步,双方签署了调解协议。

据了解,这些年来,只要是谭回昌调解的案子,调一起了一起,无一起反弹、无一起民转刑。办事公道,调解有法,让谭回昌成了当地的一块金字招牌。

“只要干得动,我会一直干下去”

除调解工作外,老谭还有个身份:贺页朵誓词广场志愿讲解员。

贺页朵是永新县才丰乡北田村的农民,1927年满怀热情投身革命,把自家的榨油坊作为地下交通站,帮助红军搜集和传递情报。入党时,他把自己的名字和入党地点写在入党誓词上。中国共产党现存最早的入党誓词,即出自贺页朵之手。

“用生命守护入党誓词,终身坚守永不叛党。”谭回昌说,作为一名老党员,受红色基因的浸染,他也将誓词精神镌刻在骨子里。

即便2011年就已退休,谭回昌仍一心扑在调解工作和传播誓词精神上。“‘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只要干得动,我会一直干下去。”老谭说。

每当遇到矛盾纠纷调解僵持不下时,谭回昌就会把他的调解对象带到誓词广场参观学习。在英雄故事的感召下,在老谭的现场开导下,闹离婚的夫妻和好了、不孝的儿子回家了、剑拔弩张的邻居各让三分了。

经常有人问谭回昌:“老谭,您这么大年纪了还成天这么忙,累吗?”谭回昌总是笑着说:“不累,老百姓信任我、需要我,我干得开心。”

其实,谭回昌的家人更需要他,他的弟弟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他的老伴和孩子们均住在县城,条件优越,都希望他去北京或者回县城安享晚年。组织上也曾多次要调他回城,但都被他拒绝了。

在谭回昌的心中,老百姓的事大如天,再优越的生活条件都比不上乡亲们亲切呼唤他的那声“老谭”。

编辑:杜洋

审核: